当前位置: 小学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07-14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草裙舞和花环属于哪个地区的特征?(  )
    A . 拉丁美洲 B . 夏威夷 C . 苏格兰 D . 中国西南地区
  • 2. 尊重差异,学习宽容,是人生的必修课。同学们对于“宽容”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 B . 不是所有事情都有对错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种看法 C . 自己的观点总是正确的,对于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同学,我不会理睬他们 D . 每个人的观点可能会有局限性,只有综合大家的观点,看法才能更加全面
  • 3.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
    A . 宪法 B . 社会法 C . 刑法 D . 经济法
  • 4. 人人生而平等,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下面的各种观点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我们要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B . 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科学家们很值得我们尊重 C . 每天在街上捡垃圾卖钱的周奶奶不值得我们尊重 D . 在冬奥会上赢得奖牌,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值得我们尊重
  • 5. 每年的4月22日是(  )
    A . 世界湿地日 B . 世界睡眠日 C . 世界环境日 D . 世界地球日
  • 6.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小强参加过下列社区组织的活动,其中属于公益活动的是(  )

    ①迎新年篮球赛

    ②为灾区捐款

    ③保护生态环境志愿活动

    ④听防诈骗讲座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②③
  • 7. 下面关于反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思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 B . 反思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它总能帮我们总结过去,但不能帮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 C . 反思时时都能进行,它能让我们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 D . 我喜欢完成作业后,把当天的事情在眼前“过电影”,这时候反思正合适
  • 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学习防灾避险知识,具备自救自护的能力。当遭遇以下突发自然灾害时,下列紧急避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在郊外游玩时,突然雷雨交加,要赶快跑到大树下避雨 B . 当地震来临时,如果在操场或室外,就躲在教学楼等建筑物墙脚、屋檐下,或马上回到教室去 C . 在山区遭遇泥石流,要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 . 遇到山火,如果是山腰着火,就往山上跑
  • 9. 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先进,但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下面各情景中,属于善用智能手机的一项是(  )
    A . 购物时使用数字人民币 B . 每天长时间刷手机,看小视频 C . 收到中奖信息,马上点开链接领取奖品 D . 觉得好玩,在聊天群随意转发不实信息
  • 10. 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
    A . 世界贸易组织 B . 联合国 C . 上海合作组织 D . 二十国集团
  • 1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_____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A . 袁隆平 B . 毛泽东 C . 林则徐 D . 孙中山
  • 12.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理解和体会家人的爱的是(  )
    A . 品味父母对我的夸奖 B . 观察父母的以身作则 C . 多做家务感受辛劳 D . 反感批评故意作对
  • 13. 同学们,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力量传播文明风尚。做文明风尚的小小传播者,我们不应该弘扬的是(  )
    A . 助人为乐 B . 见义勇为 C . 自私自利 D . 诚信友善
  • 14. 下列不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
    A . 人民银行 B . 国务院 C . 监察委员会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15.      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二、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是否正确。(每小题2分,共2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