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居...

更新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4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1. (2020八下·仪征期中)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    )
    A . 黄继光 B . 邱少云 C . 罗盛教 D . 杨根思
  • 3. (2019八下·鹿邑期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慷慨奉献,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   )
    A . “威武之师” B . “钢铁长城” C . “和平卫士” D . “最可爱的人”
  • 4.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是在(    )
    A . 南京参议院会议上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D . 中共八大上
  • 5. (2016八下·湘潭期末)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6. (2020八下·德保期中) “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7.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九一三事件 B . "四五运动" C . 二月抗争 D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 8.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的种种罪名,为其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括号处应填(    )
    A .   刘少奇 B . 贺龙 C . 陈毅 D . 朱德
  • 9.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 中共二大的召开
  • 10.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
    A .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 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 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归纳列举题(共8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26分)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材料三: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 (1) 材料一、二、三所指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 (2) 除了上述事件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利于祖国统一的事件是什么?
    3. (3) 这些历史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 (1) 材料一这一时期取得很多成就,请列举出工业和交通方面成就各一例。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后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怎样的“严重失误”?
    3. (3) 针对材料二“严重失误”的出现,你得出了怎样的启示?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1. (1) 你知道上面的两则材料出自谁之口吗?
    2. (2)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改革最先从哪开始?
    3. (3) 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
四、综合探究题
  • 17.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炼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请回答:

    1. (1) 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 (2)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两个100年分别是到哪一年?
    3. (3) 根据所学知识说一下如何实现"中国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