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13 浏览次数:83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雷响起,生灵们(mò)然掀开暖暖的棉被,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风雨中洗漱梳妆。 B . 夏日,蜻蜓们身着五彩斑谰的外衣,宛若仙子一般翩(xiān)起舞,自由而灵动。 C . 秋风习习,绚丽的红色(qīn)透了深秋的湛蓝 , 枫叶上写满了诗韵,飘逸而洒脱。 D . 过冬的候鸟在湖面上或逍遥地游(yè),或冲天而起,浪漫的舞蹈撩拨着人的心绪。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 二十年前,我来过一次敦煌。虽然时间仓促,只能浮光掠影 , 却被她的美深深震撼。 B . 进入莫高窟,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那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入了千年前。 C . 遥想当年,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 ,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 D . 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中亚文化和西亚文化摩肩接踵 , 不断传播到敦煌,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 3.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设低碳城市,不仅要答好“技术题”,更要答好“治理题”。

    ②城市是绿色发展的主战场,低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

    ③未来,支柱产业不同的城市,要因地制宜设计减碳方案,细化激励机制与约束办法。

    ④家庭排放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构成,需要疏堵结合,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⑤自2010年开始,我国先后开展多批次低碳城市试点,各地探索出不少创新举措。

    A . ④①②⑤③ B . ⑤③②①④ C . ②①⑤③④ D . ①②④③⑤
  • 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古代,“方”可计量面积,“石”可计量容积,“寻”可计量长度,“更”可用作夜间计时。 B .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初唐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体例。 C . 《乡愁》《回延安》《我爱这土地》的作者分别是余光中、贺敬之、艾青。 D . 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都是俄国作家,其中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自由颂》,契诃夫的代表作有《万尼亚舅舅》。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B . 重视不重视、落实不落实,决定了道法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 C . 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地领土面积的18%左右。 D . 神舟十四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赴苍穹。
  • 6. 综合性学习

    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三地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思源学校为此开展“共享美好,创文有我"主题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 (1) [建言献策有我]九1班开展了家长问卷调查,请你提取下表中的关键信息,并据此向市政府提出两点建议。

      九1班学生家长参加“创文"活动情况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经常参加(%)

      有时参加(%)

      没有参加(%)

      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创文宣传

      60

      30

      8

      2

      志愿服务

      58

      12

      25

      5

      全民阅读

      18

      38

      40

      4

      文体活动

      75

      20

      5

      0

      爱绿、护绿

      10

      25

      36

      29

    2. (2) [文明出行有我]有位老爷爷红灯时欲过马路,你作为志愿者怎样劝说他?
  • 7. 古诗文默写
    1. (1) ,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 (2)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3) 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4. (4) 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5)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运用典故,正面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6. (6) 春天来了,公园里小草萌动,花儿次第开放,这真是“”(请从《钱塘湖春行》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
二、阅读(48分)
  • 8. 古诗赏析

    秋霁寄远

    杜牧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②平芜:平旷原野。

    1. (1) 本诗写“烟"着一“横”字,《使至塞上》写“烟"着一“直”字。请简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 (2)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9. 文言文阅读

    张养浩传

    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②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

    ③及为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 , 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④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

    [注释]①平章:官职名。②掾(yuàn): 属官,副职,助手。③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废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的规定。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遇人有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B . 壁立     野有麦场 C . 人已去      真无马邪 D . 荐入御史台     当立者公子扶苏
    2.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B .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C .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D .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焦遂听说张养浩“幼有行义"“读书不辍”,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 B . 对有盗窃前科的百姓和祸害乡民、暴虐残忍的土匪,张养浩宽严有别。 C . 张养浩遣散了家里所有的人,轻车简从去陕西任行台中丞。 D . 选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出张养浩清廉爱民、嫉恶如仇的品质。
    4.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10. 名著阅读

    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放上一些草,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和几只蜗牛也放了进去。蜗牛个头儿正合适,不大不小,正在等待变形,正符合萤火虫的口味。我寸步不离地监视着玻璃瓶中的情况,因为萤火虫攻击猎物是瞬间的事情,不高度集中精力,必然会错过观察的机会。我终于发现是什么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似乎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服,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实施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

    (节选自《昆虫记》)

    1. (1) 你班开展《昆虫记》阅读分享活动,请你参与:

       [我来复述]阅读选文,梳理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完成复述提纲。

       →打开工具→→观察效果→动嘴进食

    2. (2) [趣说绰号]林耀东同学给萤火虫拟了一个绰号,请你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为其拟写绰号并简述理由。

      ①螳螂

      ②红蚂蚁

      ③大头黑布甲

      昆虫:萤火虫

      绰号:麻醉专家

      理由: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

    3. (3) [探究分享]通过阅读探究,你们小组发现《昆虫记》和《西游记》都很有“趣”。请结合作品,分享你们的发现。
  • 11. 说明文阅读

    为什么一拍照,我们就不会“笑”了?

    ①你看过照片中微笑的自己吗?是不是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好像一拍照,所有人都变成了“假笑男孩(女孩)”,笑容尴尬而不失礼貌,看起来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

    ②为什么一拍照,我们就不会“笑”了呢?

    ③早在十九世纪,神经学家纪尧姆.杜兴就研究了这个问题。我们脸上的所有表情变化,其实都是面部肌肉的收缩和拉伸。杜兴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当 我们真正开心大笑的时候,脸上哪几块肌肉动了?

    ④杜兴研究表明,当我们产生真实微笑的时候,脸上有两块肌肉起了重要作用:颧骨大肌和眼轮匝肌。颧骨大肌位于脸颊,它会在你微笑的时候将嘴角往上拉。而眼轮匝肌则是眼周的肌肉,它会让你在笑的时候眯起眼睛,挤出眼角的鱼尾纹。这样真诚的微笑也被人称为“杜兴微笑”。它的重点就在于,微笑时不只是嘴角动,眼睛也会动起来。而我们拍照时,往往只有嘴角的上扬,看起来就会有点怪怪的。

    ⑤眼睛是真笑的关键,这一点也被AI (人工智能)识别出来。

    ⑥2019年,科学家试图用AI识别一个人是真笑还是假笑。它们使用一种算法来测量人们微笑时眼睛、脸颊和嘴角的变化,将收集到的真笑和假笑做了对比。结果发现,真笑和假笑时,每个地方的肌肉收缩差异都很大,而最明显的还是眼睛周围的肌肉。真笑时,眼部周围的肌肉运动要比假笑大约多10%。

    ⑦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真笑和假笑不同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我们的情绪。毕竟露出“杜兴微笑”的我们,大多是真快乐,这会激活大脑中负责处理情绪的区域。当你假笑时,大脑左侧活动的通路和真笑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大脑的不同活动,导致了不同的肌肉活动,进而产生了不同的面部表情。当你拍照时,说“茄子”或者“cheese"可能只是帮你调动了脸部部分肌肉运动,但真诚的“杜兴微笑”,其脸部肌肉运动可能更为复杂。

    ⑧那么,能否通过练习让假笑也看起来好看和真诚呢?.

    ⑨研究者得到了3组有趣的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有31%的人能发自内心地露出“社兴微笑”:当听到了不好的消息,只剩24%的人能够露出“杜兴微笑”;但当研究者让所有人参与练习,先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快乐的事情,再来模仿“杜兴微笑”的时候,有71%的人都成功了。所以,想要在相机前笑得好看和真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想点儿开心的事情,发自内心地微笑。

    ⑩但如果心情不好,可能再怎么笑也不像真的。另一项研究就发现,当一个人情绪很差或者压力很大时,是很难伪装出“杜兴微笑”的。

    ⑪总而言之,当你快乐时,笑容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学会假装“杜兴微笑”,只是让你在照片里显得更真诚。经常牵强地微笑,可能会产生情绪疲劳,所以不高兴的时候也没必要假装微笑。

    (选自2022年6月《读者》,有删改)

    1. (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颧骨大肌和眼轮匝肌是脸上的两块肌肉,在我们“真笑"时起了重要作用。 B . 真笑和假笑时,相比脸颊和嘴角的肌肉,眼睛周围的肌肉收缩差异最大。 C . 当一个人情绪很差或者压力很大时,是不能够伪装出“杜兴微笑”的。 D . 选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揭示了“杜兴微笑"的本质。
    2. (2) 第①段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理由。
    3. (3) 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12. 议论文阅读

    让中华文化焕发新活力

    康岩

    ①近日,第58届“亚广联奖”评选揭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电视娱乐节目奖”。这档节目能获此殊荣,在于它挖掘古籍中蕴含的精神财富,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提炼、展示,为古籍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了范例。

    ②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从古老的甲骨卜辞、钟鼎金文、简册帛书,到手抄印刷的书籍手卷、线装书册,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承载着中华儿女丰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养分,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和心灵寄托。

    ③古籍从历史深处走来,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为人处世之道。比如“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讲述的是,从政为宫要心系百姓安危冷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比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号召干事创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彰显担当。

    ④推动古籍保护传承,不仅可以保存历史记忆、赓续中华文脉,更能让古之精华为今所用,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注入新元素、开拓新境界。我们要细化措施,运用科技手段,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促进中华文化焕发新活力。

    ⑤推动古籍保护传承,要细化古籍保护措施,提升古籍整理研究能力。首先,要开展古籍普查,摸清古籍资源状况。2020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评选并公布了第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13026部,命名20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次,要改善古籍保存条件,确保古籍资源安全。再次,要提升古籍修复能力,对濒危古籍更要抢救性修复。另外,要根据不同类型古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防止低水平重复。

    ⑥推动古籍保护传承,还要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采用智能化古籍脱酸增强装置对整本古书进行脱酸加固处理,让面临风化消失风险的古籍“重获新生”。江苏省以“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为基础,统筹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把各种古籍文化展览从线下搬到线上,让读者在“云端”就能感受中华古籍之美。

    ⑦推动古籍保护传承,更要挖掘古籍时代价值。实现“古为今用”。准确把握古籍文化内涵,在古今之间实现“搭桥”“联心”“融通”,将古典价值融入当代表达,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从《典籍里的中国》到《国家宝藏》,从《上新了!故宫》到《唐宫夜宴》……这些“活”起来、“动"起来、会“说话”的古籍,‘既能迸发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又能带给人们精神给养和智慧启迪,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思想动能。

    ⑧留存在中华大地上的古籍,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成为我们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把古籍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选自2022年5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若为选文第③段添加论据,下面哪一句合适?为什么?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 (2) 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请简析选文第④~⑦段的论证思路。
  • 13. 记叙文阅读

    一粒米的旅行

    王太生

    ①这注定是一条年复一年的经典线路,关于一粒米的旅行。

    ②五月,若隐若现的布谷声中,秧苗出落得青翠欲滴。农人挑着箩筐,担子跌落着亮晶晶的水滴。秧苗端坐在农人晃悠悠的箩筐上,一路挤闪路边的野草,以一个季节成人礼的方式,走向天光云影的秧田。

    ③一粒米就这样开始旅行。它一出门,就迎面遭遇一场兜头雨。一场雨在天地间泼泼地下着,秧田翻着气泡,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秧田需要汩汩的水,小河的水,沿着水渠哗哗流淌。这时候,有一尾鱼,“泼剌”一声,游入秧田。

    ④一粒米在旅途上,雨热同期。高温在秧棵间恣肆蔓延。只有这样氤氳的高温,一粒米才开始抽穗。三伏天,农人在水田劳作的姿势,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画在以秧田为背景的天空。那些秧苗在咕噜咕噜地喝水,农人在拔草的间隙,坐在树荫下,也咕嘟咕嘟地喝水。随身携带的水壶里,有一层厚厚的水垢。

    ⑤田埂上,迎面走来的水牛,一对大眼睛怯生生的。农人谚语:鹅眼看人时小,牛眼看人时大。牛的双眸,闪烁的是对土地的敬畏。

    ⑥一粒米邂逅爱情。这时候,稻田里有蛙鼓虫鸣。感情越炽热,温度越高,一粒米在稻壳紧紧包裹的子宫内灌浆发育。灌浆中的一粒米,阳光下,放在掌心,用手轻轻一搓,是迸裂的、嫩嫩的、青中带玉的包浆。不远处,邻家女孩儿,坐在树下,静静地读着书。

    ⑦湿热相伴,汗水同行。宋代诗人戴复古在《大热》中描述,“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天太热了!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瓷窑,在酷暑的六月燃烧。何必埋怨天热呢,你看秋天的硕果,其实是在这炎热的夏天孕育。在这样的天气耕耘,田里热得可怕,稻田的水,滚烫、滚烫,像是沸腾了一般,农夫背上的汗,如同被泼了一盆水上去,湿漉漉的……

    ⑧等到暑热消去,凉风起,农人额头汗珠渐渐风干,秋天到了,梦中稻田,逐渐干涸,大地一片金黄。一粒米,等待收割。就这样,-粒米在时光的旅行中,戛然而止。

    ⑨告别了稻田,一粒米,脱去薄薄的稻壳,变成晶莹的一粒,又开始了它的另一种旅行,从乡村流入城市。

    ⑩那时候,父亲在粮店上班。一袋一袋的米包垒成粮垛,高高的。我躺在粮垛上,一堆米在身下,有秩序地缓缓游动。趴在粮垛上玩耍的日子,我曾看到装满无数粒米的麻包,上面盖了章,有的还标有印记。有一只麻包,上面写着“新河大队张”。我猜想,这一定是卖这一包米的那个农民留下的,他舍不得经历了一个苦夏所收获的这一包米?抑或是让淘米做饭的城里人,晓得这一包米,是乡下一个姓张的人种的?彼此之间,有种缘分。

    ⑪儿时餐桌上,我经常将一碗饭,吃剩一半。外婆见状,不时提醒说,一粒米,七斤四两水。浪费粮食,响雷打头。我吓得赶紧扒拉干净,故意发出响声,碗底照见人影。

    ⑫一粒米,喂养了乡村和城市。

    (选自2022年5月5日《长江日报》,有删改)

    1. (1) 按时空的变换,选文主要写了“一粒米”的哪两段旅行?
    2. (2) 秧苗端坐在农人晃悠悠的箩筐上,一路挤闪路边的野草,以一个季节成人礼的方式,走向天光云影的秧田。(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
    3. (3) 三伏天,农人在水田劳作的姿势,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画在以秧田为背景的天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4. (4) 选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的?
    5. (5) 请从“粒米”的角度,谈谈它在“旅行”中的感悟。
三、写作(50分)
  • 14. 作文

    明天,总是令人无比期待、无限憧憬。你希望明天的自己有哪些改变?渴盼自己的家庭有什么新气象?对日新月异的祖国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你又有着怎样的祝福和热望?……

    请以“把           写进明天”为题写一篇文 章。

    温馨提示: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④文章不得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⑤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