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绿谷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联...

更新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奔向太空。下列情况中神舟十三号一定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 估算飞船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的时间 B . 使用推进器使飞船转弯时 C . 飞船与空间站进行对接时 D . 宇航员进入飞船时
  • 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 . 弹力、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C . 摩擦力、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D . 位移、质量、时间、加速度
  • 3. 将一小球从离地面1m高处竖直向下扔出,撞地后弹起,在离地面1.4m高处被接住,该球运动过程一直在竖直方向上。选择小球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则小球从抛出到接住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A . 1.4m, B . 2.4m,1.4m C . 1.4m,0.4m D . 2.4m,
  • 4. 为了传递信息,周朝形成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急进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投递,“金牌”一昼夜行500里(1里=500米),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那么“金牌”传递的快慢(   )
    A . 与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相当 B . 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 C . 与一般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相当 D . 与动车的速度相当
  • 5. A,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运动方向相同 B . A物体沿折线运动,B物体沿直线运动 C . 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B出发点40m处相遇 D . A物体在2s~6s时间内做匀速运动
  • 6. (2020高二下·浙江期末) 如图所示,一攀岩者单手抓住岩石静止悬在空中,此时该攀岩者受到的作用力有(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重力 B . 重力、空气阻力 C . 重力、人对岩石的作用力 D . 重力、岩石对人的作用力
  • 7. 根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跳远起跳时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的作用力 B . 乙图中背越式跳高过栏杆时人体的重心可能低于杆的高度 C . 丙图中铅球被抛出后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仅受重力和冲力的作用 D . 丁图中大桥的引桥造得很长,是为了减小汽车对桥面的压力
  • 8. (2020高一上·浦东月考) 如图所示,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的两个分力方向分别是图中的(   )

    A . 1和4 B . 2和4 C . 3和4 D . 3和2
  • 9. (2021·湖北) 2019年,我国运动员陈芋汐获得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某轮比赛中,陈芋汐在跳台上倒立静止,然后下落,前5 m完成技术动作,随后5 m完成姿态调整。假设整个下落过程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 , 则她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   )
    A . 0.2 s B . 0.4s C . 1.0 s D . 1.4s
  • 10. (2021高一下·衢州月考) 拉力器是一种很好的健身器材,由脚环、两根相同的弹性绳、把手等组成。如图所示,女子用 的力拉开拉力器,使其比原长伸长了 ,假设弹性绳的弹力与伸长量遵循胡克定律,且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

    A . 每根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 B . 每根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 C . 若对拉力器的拉力增大,则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也增大 D . 若对拉力器的拉力减为 ,则弹性绳长度变为
  • 11.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 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B . t3段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C . 火箭上升过程的最大加速度为 D . 火箭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表示为
  • 12. 小陶、小盛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走向教室,如图所示,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m,两人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都成θ角,大小都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θ为30°时,F=mg B . 当θ=45°时,最省力F=mg C . 当θ越小时,人对水桶的作用力就越大 D . 不管θ为何值,两人提总比一人提省力
  • 13. 在某试验场地的水平路面上,甲、乙两车在相邻平行直车道上行驶。当甲、乙两车并排行驶的瞬间,同时开始刹车,刹车过程中两车速度的二次方v2随刹车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车刹车运动时间之比为3:4 B . 甲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5m/s2 C . 从开始刹车起经 , 两车相距最远 D . 从开始刹车起经 , 两车再次恰好并排相遇
二、多选题
  • 14. 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B .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放大法 C . 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法 D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 15. 总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450m高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 . 开启降落伞后运动员立即减速 B . 开启降落伞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 C . 在t=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约为8m/s2 D . 运动员下落20s时离地面的高度约为258m
  • 16. 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0.5m,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一直缓慢向右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 B . 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C . 整个过程中,C的位移大小为 D . A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三、实验题
  • 17.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 . 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B . 连接槽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 . 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
    2. (2) 图1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算出计数点2的速度大小为m/s,并在图2标出(其余计数点1,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大小在图2中已标)(第2、3两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 (3) 作图并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 18.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
    1. (1) 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 (2) 实验时的橡皮筋和细绳套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结点”应该选择(填“O”或“O′”)。

    3. (3) 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4. (4) 下列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
      A . 图1中两细绳必需等长 B . 两个分力的夹角尽量大于150° C . 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D . 确定拉力方向时,在细绳正下方描出的两个点要适当远些
四、填空题
  • 19. 一重力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N;木箱所受到滑动摩擦力为N;木箱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如果用32N的水平推力推这个静止的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五、解答题
  • 20. 火车以v=15m/s的速度匀速前进,当经过A站时需临时停车t0=60s。进站时加速度大小为a1=0.30m/s2 , 出站时加速度为a2=0.50m/s2 , 出站后仍要以v=15m/s的速度前进。求:
    1. (1) 火车从开始减速进站到停止运动经历的时间t1
    2. (2) 火车出站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5m/s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x;
    3. (3) 火车因为临时停车所耽误的时间
  • 21. 如图所示,光滑金属球的质量G=36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为53°的斜面体上,已知斜面体处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 , 求:

    1. (1) 金属球对墙壁和斜面体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2. (2)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22. 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空坠物事件时有发生。如图所示,某高楼距地面高H=47m的阳台上的花盆因受扰动而掉落,掉落过程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花盆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辆长L1=8m、高h=2m的货车,正以v0=9m/s的速度驶向阳台正下方的通道。花盆刚开始掉落时,货车车头距花盆的水平距离为L2=24m,由于道路限制,汽车只能直行通过阳台的正下方的通道。

    1. (1) 若司机没有发现花盆掉落,货车保持v0=9m/s的速度匀速直行,通过计算说明货车是否会被花盆砸到?
    2. (2) 若司机发现花盆开始掉落,采取制动的方式来避险,货车最大加速为4.5m/s2 , 使货车在花盆砸落点前停下,求货车司机允许反应的最长时间;
    3. (3) 若司机发现花盆开始掉落,司机反应时间 , 则司机采取什么方式可以避险(货车加速减速可视为匀变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