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五莲县、岚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

更新时间:2022-06-28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做质点。这段话包含的物理方法是(   )
    A . 微元法 B . 极限法 C . 理想化模型法 D . 类比法
  • 2. 初中我们学过,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作用。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一切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都相同 B . 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C . 一个物体,只有重心受到重力作用 D .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时,物体必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3. 下列计时的数据中,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
    A . 首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办,1986年4月6日下午3时宣布开幕 B .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 C . 东京奥运会男子100m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了9.83s的成绩,刷新了亚洲记录 D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4. 一列动车加速行驶离开车站,在90s的时间内,速度由36增加到144 , 则动车加速行驶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约为(   )
    A . 0.23 B . 0.33 C . 1.08 D . 1.21
  • 5. 科学家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发现一个带电粒子从A点经过半径为R的半圆到达B点,又经过一个半圆到达C点,运动轨迹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其中C点为的中点。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正确的是(   )

    A . 大小为R,方向水平向右 B . 大小为 , 方向水平向左 C . 大小为 , 方向水平向右 D . 大小为 , 方向水平向左
  • 6. 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B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C . 绳子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D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7.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的时间内和的时间内,汽车的(   )

    A . 运动方向相同 B . 位移相同 C . 平均速度相同 D . 加速度相同
  • 8.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在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第2、4、5跳全部满分,夺得第33枚金牌,被赞拥有“水花消失术”。全红婵在进入水中的过程中(   )
    A . 全红婵对水的作用力是由于水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 B . 全红婵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全红婵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C . 全红婵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全红婵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水对全红婵的作用力和全红婵本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9. 如图所示,光滑的小球静止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θ的斜面之间,小球对竖直挡板的压力大小为 , 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 则等于(   )

    A . B . C . D .
  • 10. 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全程的总位移为x。已知前的平均速度为 , 则后的平均速度为(   )
    A . B . C . D .
  • 11.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弹簧的原长为 B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C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D .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二、多选题
  • 12. 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定参考系。下列参考系的选取正确的是(   )
    A . “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诗句中均以桥作为参考系 B .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行驶的船作为参考系的 C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作为参考系的 D .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以诗人自己作为参考系的
  • 13.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 加速度 B . 速率 C . 时间 D . 位移
  • 14. 图中的木箱分别与地面、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木箱一定受到摩擦力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将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拉着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 B . 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 C . 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 D . 地面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大于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
  • 16. 如图所示,一个冰壶在冰面上滑行,依次通过A、B、C三点,最后停在O点。冰壶通过的时间为t,通过的时间为 , 已知。认为冰壶在冰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 B . 冰壶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 C . 之间的距离为 D . 冰壶从C点运动到O点所用时间为
三、实验题
  • 17.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实验。

    1. (1) 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 (2) 实验中,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每两个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则B点的瞬时速度 , 小车的加速度(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8.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桌面上平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方木板上。

    ②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的一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有绳套。

    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④记下橡皮条伸长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⑤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拉到步骤④的长度,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同时记下细绳的方向。

    完成下列问题:

    1. (1) 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
    2. (2) 纠正错误后,重新规范完成实验,取下白纸,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实验者按照一定的标度做出两个力的图示,如图甲,请你在答题卡上以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并做出对角线
    3. (3)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乙所示,N,实验者做出F的图示,与比较,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4. (4) 关于实验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____
      A .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两细绳间的夹角尽量大一些 C . 实验操作时,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 . 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尽量大一些
四、解答题
  • 19. 在某封闭区域进行实验时,一物体自高楼顶端由静止开始下落,测得物体落地前的瞬间速度为40。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求:
    1. (1) 楼顶到地面的高度H;
    2. (2) 物体落地前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
    3. (3) 物体下落过程中,最初3s内的位移与最后3s内的位移之比。
  • 20. 如图所示,光滑的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跨过滑轮的细线一端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B相连,另一端与小球A相连。放手后,小球A静止悬挂在空中,木箱B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 , 木箱B的质量 , 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重力加速度 , 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 (1) 画出木箱B的受力分析图,并标出各个力的名称;
    2. (2) 求木箱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3) 求地面对木箱B的作用力。
  • 21. 若小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刹车后行驶900m的距离停下来。在平直公路上,小汽车正以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处有一货车正以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

    1. (1) 小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 (2) 小汽车司机发现大货车时立即刹车(不计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要求有完整的判断过程)

      ①若不会发生撞车事故,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近?最近是多少?相距最近时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②若会发生撞车事故,经过多长时间相撞?若小汽车司机发现大货车时立即鸣笛,提示大货车加速,大货车立即加速,加速度至少为多大,可以避免撞车事故发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