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4.4 免疫学的应...

更新时间:2022-06-24 浏览次数:15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浙江) 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某种传染病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多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促进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属于被动免疫 B . 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属于被动免疫 C . 促进致敏B细胞克隆分化出更多数量的记忆细胞,属于主动免疫 D . 促进浆细胞分泌出更多抗体以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属于主动免疫
  • 2. (2022·绍兴模拟) 新冠病毒基因组编码多种蛋白质。在制备阻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治疗性抗体时,适合作为抗原的是(       )
    A . 负责结合病毒RNA的核心蛋白质 B . 负责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接触的蛋白质 C . 负责病毒遗传物质复制的RNA聚合酶 D . 负责切除病毒复制时出错基因片段的核酸外切酶
  • 3. (2022·杭州模拟) 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与入侵细胞有关,人体能产生对抗S蛋白的抗体,从而阻止病毒入侵。人群已普遍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疫苗①)。现利用基因工程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和腺病毒重组形成腺病毒载体疫苗(疫苗②),疫苗②可使人体细胞高效表达出S蛋白,能长时间反复刺激免疫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种疫苗均需多次接种,因为单次接种无法产生大量记忆细胞 B . 机体接种疫苗②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减弱疫苗的免疫效果 C . 机体分别接种疫苗①和疫苗②后,产生的抗体种类完全相同 D . 机体分别接种疫苗①和疫苗②后,体内都只发生体液免疫过程
  • 4. (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 . 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 .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吞噬细胞
    C .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 . 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 5. (2022高三下·揭阳月考) 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下分布有约50%的淋巴组织,组成了人体黏膜免疫系统(MIS)。鼻喷式疫苗模拟呼吸道病毒侵染,鼻喷式流感减毒活疫苗是我国首个只需要在鼻孔里喷一喷就能预防流感的新型疫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属于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 . 鼻喷式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 . 鼻喷式疫苗也可以是重组蛋白疫苗或灭活病毒疫苗 D . 与注射疫苗相比,接种鼻喷式疫苗可避免触痛、骚痒等不良反应
  • 6. (2022高二下·哈尔滨开学考)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
    A .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B . 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 .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疫苗后不再患百日咳 D .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 7. (2022·兴城模拟) 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原因不包括(   )
    A . 人体不会对它们产生免疫反应 B . 它们可能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C . 它们可能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D . 人类从没接触过它们,这可能让大批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
  • 8. (2022高二上·虎林期末) 免疫学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科,有关免疫学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 疫苗通常是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 .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以产生相应的抗原 C . 免疫抑制剂可以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D . 免疫学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 9. (2022高二下·大庆开学考) 下列关于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接种天花疫苗使机体获得抵抗天花病毒感染的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B .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用于疾病的临床检测 C . 用有关抗体检测肿瘤标志物和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分别属于免疫检测和免疫治疗 D .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B细胞和T细胞
  • 10.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被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即研制“糖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作出了重要贡献,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该“糖丸”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 B . 该疫苗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C . 当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发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 . 当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先进行细胞免疫
  • 11. (2021高二上·嫩江期末)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B细胞介导的免疫只针对流感病毒表面蛋白HA和NA起作用;而T细胞介导的免疫可针对流感病毒的抗原X起作用。HA和NA极易变异,而抗原X不易变异。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 注射以HA制备的疫苗后,人体吞噬细胞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 . 注射以NA制备的疫苗后,人体可产生与该病毒结合的浆细胞 C . 注射以NA制备的疫苗后,记忆细胞可帮助人体长期预防流感 D . 注射以X制备的疫苗后,有望对流感病毒变异株起到预防作用
  • 12. (2021高二上·龙江期末) 当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已有多款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有关新冠病毒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用减毒或灭活的新冠病毒制作疫苗 B . 接种疫苗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 C . 效应B细胞能够识别疫苗并产生抗体 D . 病毒变异可能会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
  • 13.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生病的对象主要是7岁以下的孩子,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在昆明的山里挖洞、建房建立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进行自主疫苗研制,减毒疫苗——“糖丸”研发生产之后,历经4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被阻断。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
    A . 该疫苗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B . “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 C . 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发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D . 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治疗
  • 14. (2021高二上·黄浦期末) 一般而言,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接种疫苗是比较有效的策略。疫苗的制备通常需要培养病毒,下列最适合培养丙肝病毒的是(   )
    A . 鸡胚胎组织 B . 动物细胞培养基 C . 肝细胞 D . 噬菌体
  • 15.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研究发现,大鼠肝移植后,腹腔细菌感染会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对受体动物而言,外来器官相当于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B . 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接受外来器官 C . 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D . 注射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二、综合题
  • 16. (2022·广东) 迄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图中a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此外,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过程。
    2. (2) 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前提。目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
    3. (3)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图b示一些志愿受试者完成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各种新冠病毒毒株中和作用的情况。据图分析,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17. (2022高二下·兴宁期中) 下图1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下图中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a~c表示物质。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新增了两种类型的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下图2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图中细胞⑤与被病毒感染的肺组织细胞密切接触后,能激活组织细胞内中的酶,从而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该过程属于(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细胞⑤活化后分裂并分化为
    2. (2) 图2中的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由细胞(填序号)释放,咽拭子检测(填“能”或“不能”)检测出抗体的存在。由图2可知,抗体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而抗体阳性可提示感染时间较长的既往感染。
    3. (3) 注射第一针灭活疫苗后,至少间隔21天才能注射第二针疫苗。过早接种第二针疫苗并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当中的原理是
  • 18.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依据其发病机制,分为细胞免疫排斥反应和体液免疫排斥反应两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器官移植过程通常让受体动物吸入一定剂量的全身麻醉药物异氟烷,异氟烷通过运输与神经元烟碱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该受体功能,痛觉消失。痛觉信号在神经元间依赖结构进行传递。
    2. (2) 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作为会诱导受体动物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供体细胞,产生(填“细胞免疫排斥反应”或“体液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器官死亡。为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期,给受体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可以使的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
    3. (3) 免疫排斥反应体现受体动物免疫系统的功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