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4.2 特异性免疫

更新时间:2022-06-24 浏览次数:4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榕城期中)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以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制备得到的血清中抗蛇毒毒素成分分别是(       )
    A . 特异性免疫     抗体 B . 非特异性免疫     抗体 C . 特异性免疫     抗原 D . 非特异性免疫     抗原
  • 2. (2022·柯桥模拟) 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及体液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及处理抗原的过程均与其溶酶体有关 B . 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过程中能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 C . 效应B细胞的形成依赖于被相应抗原-MHC复合体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D . 胃液能杀菌抑菌,胃液的杀菌抑菌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 3. (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
    A . 形成浆细胞 B . 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C . 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 D .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 4. (2022高三上·丹东期末) 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Th)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Th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B . Th被激活后分泌细胞因子调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 . Th和吞噬细胞的功能是相似的,具有清除抗原的作用 D . Th分泌的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组成中的免疫活性物质
  • 5. (2022高二下·浙江月考) 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a~e表示免疫细胞,f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是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后可能产生多种抗原-MHC复合体 B . b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c增殖分化 C . c、d、e细胞表面都有针对同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受体 D . f是免疫球蛋白,其两臂上各有一个相同的抗原分子结合位点
  • 6. (2022高三下·昆明月考) B细胞和T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在生物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有关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B . 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 C . 受到抗原刺激后,B细胞可形成记忆细胞,T细胞不能形成记忆细胞 D . B细胞和T细胞都可存在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 7. (2022高二下·长春月考) 下列有关细胞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是抗原被Th细胞识别的前提 B . 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只能分裂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C . 部分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 部分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这一功能属于细胞免疫功能
  • 8. (2022高二下·哈尔滨开学考) 以下关于特异性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可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二个信号 B . 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抗体的本质均为蛋白质 C .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D . 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
  • 9. (2022高二下·哈尔滨开学考) 低热可以增强免疫功能,T细胞和B细胞可在发热的状态下被激活。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低热时,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B . 低热时,B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C . 在一定的发热刺激下,T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来增强免疫 D . 由B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
  • 10. (2022高二上·松原期末)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御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参与。下列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具有识别抗原的受体的是(  )
    A . 浆细胞 B . B细胞 C . 辅助性T细胞 D . 记忆细胞
  • 11.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 它们都有特异性 B . 受刺激后,都可以经历活化、增殖过程 C . 它们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里成熟 D . 它们的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
  • 12. (2022高二下·龙江开学考)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B .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C . 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T细胞发挥的作用相同 D . 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最终消灭抗原的是吞噬细胞
  • 13. (2022高二下·扬州开学考) 下图表示机体通过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免疫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 . 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 . 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 .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免疫
  • 14.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可通过飞沫、气溶胶和密切接触等方式在人群中传播,引起人体发热、肺部严重感染、呼吸困难等症状,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病毒通过接触传播时,皮肤、黏膜可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B . 该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免疫调节即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 . 机体抵抗该病毒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 D . 记忆细胞、B细胞都能识别该病毒抗原
  • 15. (2021高二上·绥化期末)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通常情况下,一种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性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B . B细胞活化后,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小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C . 靠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作战”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D . 病原体首次进入机体时,浆细胞发挥作用,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
二、综合题
  • 16. (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 如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 (1) HIV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细胞,图示① ② 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
    2. (2) A、B的名称分别是
    3. (3) B细胞受到抗原、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在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细胞。
    4. (4) 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IV,还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填字母)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5. (5) 图中无识别能力的细胞是
    6. (6) 免疫系统的功能
  • 17. (2022高二下·扬州开学考)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 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图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 (1) DC细胞能通过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此方式发生的结构基础。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 (2) 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表面具有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
    3. (3) 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既可以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也可以由通过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免疫。
    4. (4) 根据树突状细胞功能推测该类细胞应由分化而成 。
  • 18. (2021高三上·密山月考)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产热增加。该过程是通过调节来实现的。
    2. (2) 从图中可看出,抗体A和(填物质名称)对甲状腺起相同的生理作用。
    3. (3) 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及细胞Y的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三、实验探究题
  • 19. (2022高二下·浙江期中) 接种新冠疫苗是阻断新冠病毒流行的主要手段之一。经研究表明,在接种第二针疫苗6个月之后,抗体浓度逐渐降低至保护浓度之下,应及时接种加强针。若提早或者延迟接种加强针,都会降低疫苗的效果。若以血清抗体浓度作为疫苗效果的检测指标,为了验证上述观点,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材料和试剂:若干完成第二针疫苗注射的相同日龄和性别的健康小白鼠,新冠疫苗加强针,生理盐,水饲料。

    (要求与说明:抗体浓度检测具体方法不做要求;不考虑注射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完善实验思路:

      ①将完成第二针疫苗注射的相同日龄和性别的健康小白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编号A-D,

      ②实验分组设计(可提前或延迟3个月注射加强针)。

      A组:健康小白鼠+第6个月注射生理盐水;

      B组:

      C组:健康小白鼠+第6个月注射新冠疫苗加强针;

      D组:

      ③每隔一段时间跟踪测定各组的血清抗体浓度变化。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2) 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3. (3) 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 (填“能”或“不能”)增殖,原因是
    4. (4) 分析与讨论:

      ①抗体浓度通常以抗体滴度表示。抗体滴度用来衡量某种抗体识别特定抗原决定部位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也即最大稀释度):将免疫后血清按不同倍数稀释,能够有效中和抗原的抗体最高稀释倍数就是抗体滴度。如检出的抗体滴度为100,则表示只要血清的稀释度不超过1/100(1份比例的血清和99份比例的稀释液),就能得到阳性结果。据此原理,抗体滴度值越大,血清中抗体的浓度

      ②注射加强针对抗体滴度的提升效果十分明显,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