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

更新时间:2022-06-28 浏览次数:1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烧烤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组装烧烤炉及支架 B . 切碎食材 C . 用竹签串上食材 D . 引燃烧烤木炭
  • 2. 下列气体中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是(   )
    A . CO2 B . O3 C . N2 D . CH4
  • 3. 下列废弃物分类投放错误的是(   )
    A . 可乐瓶 B . 医用口罩 C . 手机电池 D . 香蕉皮
  • 4. 《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五禽”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 蛋白质 B . 糖类 C . 维生素 D . 无机盐
  • 5. 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如下:

    作物

    马铃薯

    草莓

    薄荷

    pH

    4.8~5.5

    5~7.5

    7~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薄荷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 B . 草莓只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 C . 马铃薯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D . 以上作物都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 6. 高锰酸钾(KMnO4)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药品。KMnO4属于(   )
    A . 氧化物 B . C . D .
  • 7. 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镝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镝原子的质子数是66 C . 镝原子的中子数是66 D . 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2.5g
  • 8.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回家。飞船上的组件或用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棉织物——航天员的内衣舒适层 B . 铝合金——轨道舱壳外体 C . 耐低温陶瓷——舱与舱间对接轴承 D . 合成橡胶——应急用氧气袋包装
  • 9. 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石灰浆粉刷图书馆墙壁

    石灰浆与CO2反应

    B

    用食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

    醋可与碳酸钙等沉淀反应

    C

    用天然气燃烧炒菜

    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

    D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时,酒精灯需要加网罩 C . CO还原氧化铁时,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D . 在一定条件下,CO2与CO可以互相转化
  • 11.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B .  探究某化肥是铵态氮肥 C . 探究水的组成 D . 探究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 12. 下列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步骤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B . 溶解时,若所加粗盐未充分溶解,不会影响精盐的产率 C . 过滤时,若所得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D . 蒸发时,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13.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氨气(NH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N2 B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 . 参加反应的N2与生成的O2质量比为7:8 D . 参加反应的N2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3
  • 14. 如图是Ca(OH)2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30℃时,向50g水中加入0.15gCa(OH)2后充分搅拌,可得到50.15g溶液 B . 将a点的溶液从30℃升温到7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 . 将b点的溶液从70℃降温到30℃,有固体析出 D . 70℃时,饱和石灰水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0.1:100
  • 15. 检验、除杂、鉴别、制备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加入足量稀盐酸

    B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镁

    加入适量氢氧化钾溶液

    C

    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剂

    D

    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

    加入稀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6.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
    1. (1) 冬奥会所用的冰壶材质是花岗岩。花岗岩中含有的钠铝硅酸盐(化学式为NaAlSi3O8),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冰丝带”中的不锈钢制冷管总长度达到120km,体现了金属的导热性和性;“冰丝带”采用干冰直冷制冰技术的原理是
    3. (3) “飞扬”火炬燃烧前,要将储存在“氢芯”里的氢气减压到常压状态。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氢芯”由铝合金制成,铝耐腐蚀的原因是
    4. (4) 张家口市有一座碲化镉玻璃太阳能发电站,其中镉元素是人体的(填“必需”或“有害”)元素。
三、综合题
  • 17. 《天工开物》记载:“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攫拾取者(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巨竹凿去中节”使竹子整体贯通,此竹筒相当于实验室中的(填仪器名称)。
    2. (2) “毒气灼人”,煤矿中的“毒气”俗名叫瓦斯。它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是。挖煤时“毒气”遇火会发生爆炸,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现代工业为了综合利用煤,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煤焦油和煤气。
    4. (4) 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填序号)。
      A . 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 . 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 . 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 . 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 18.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的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仅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该调节的螺丝是(填“a”、“b”或“c”)。

      ②实验室用D、E组合制取氧气,注射器里的药品名称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选择(填字母序号)组装成一个可“控制反应停止和发生”的气体发生装置。

    2. (2)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某小组用图2进行实验,在水中插入pH计,打开活塞后测得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②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已发生反应的证据是

      ③t2-t3时间段内,溶液pH不变的原因是

  •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铁的化学性质。
    1.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
    2. (2) 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溶液慢慢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 (3) 少量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久置后,发现溶液有变色的异常现象。
    4. (4) 【提出问题】除了硫酸外,变色的溶液中还含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①酸性的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易变成硫酸铁,硫酸铁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②含Fe3+的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含Fe2+的溶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提出假设】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H2SO4外,可能还含有:

      猜想Ⅰ:FeSO4 猜想Ⅱ:Fe2(SO43 猜想Ⅲ:

    5. (5)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猜想Ⅲ成立

      实验2

      另取少量上述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往其中滴入几滴

      溶液褪色

    6. (6) 【分析讨论】①含有稀硫酸的硫酸亚铁溶液久置空气中生成硫酸铁,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为了防止硫酸亚铁溶液变成硫酸铁,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20. 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或水中缓慢放出氧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如图是以大理石(含Al2O3及其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为原料制取CaO2的流程图:

    1. (1) 操作b、c的名称都是,溶液A中的溶质有HCl、(填化学式)。
    2. (2) 步骤②加入适量氨水的目的是。从溶液D中可回收的副产品是(填名称)。
    3. (3) “系列操作”包括蒸发结晶、脱水等操作,其中蒸发结晶用到的仪器包括: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和等仪器,蒸发到停止加热。
    4. (4) 步骤④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21. 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科学家正在致力于解决氢气的生产、运输、贮存等问题。
    1. (1) 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请写1点)。
    2. (2) 实验室用100g稀硫酸恰好与6.5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 (3) 目前,部分化石能源制氢的相关数据如图:

      ①你认为图中哪种方法较好并说明理由?

      ②天然气制氢的总反应是 , 某天然气中甲烷含量为90%,若制氢转化率为80%,100kg的该天然气可以制得氢气的质量为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