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永康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

更新时间:2022-08-12 浏览次数:7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 1.  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饼子像锅盖”,是关中(陕西)人的传统美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     )
      A . 青藏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南方地区 D . 北方地区
    2. (2) 该场景所在区域(     )
      A . 是我国著名的天然林区 B . 特有畜种是牦牛 C . 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D . 耕地多为水田
  • 2.  2021年8月初,松花江干流哈尔滨站水位连日持续上涨,8月7日水位为118.01米,比8月6日上涨0.02米。结合东北地区山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图中甲山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B . 东西两侧分别是平原和高原 C . 和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D . 西侧降水少于东侧,且草场广布
    2. (2) 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沈阳所在的省区简称“辽”②小兴安岭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③黑龙江是中俄分界线④长白山脉位于第三级阶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3) 下列有关松花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漫长的结冰期 B . 以含沙量大著称 C . 有春汛和夏汛 D . 年径流量大于黄河
  • 3.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方。如图为顺义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属于(  )
      A . 高原 B . 山地 C . 丘陵 D . 平原
    2. (2) 与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相符合的是(  )
      A . 无结冰期 B . 汛期短 C . 含沙量大 D . 流速快
  • 4.  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及“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该区域河湖密布,盛产水稻。其发展农业的气候有利条件是(    )
      A . 夏季温和少雨 B . 终年高温多雨 C . 全年温和湿润 D . 雨热同期
    2. (2) 我们家乡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是中国古代四大米市之一。家乡芜湖的耕地类型是(    )
      A . 水田 B . 旱地 C . 草地 D . 林地
  • 5.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下列省区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 . 浙江 B . 江苏 C . 上海 D . 安徽
    2.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
      A . 扬州 B . 上海 C . 杭州 D . 南京
    3. (3) 图中城市②是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该区的经济发展优势不包括(   )
      A . 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消费市场 B . 矿产资源丰富 C . 外向型经济特色显著 D . 科技力量雄厚
  • 6.  香港与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结合珠江三角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香港和澳门与我国哪个省相邻(   )
      A . 福建省 B . 云南省 C . 广东省
    2. (2)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地)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主要原因是香港(   )
      A . 人多地狭 B . 地广人稀 C . 平原多,山地少
    3. (3)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扮演“店”的角色的是(   )
      A . 祖国内地 B . 港澳地区 C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7.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 塔里木盆地 B . 准噶尔盆地 C . 华北平原 D . 云贵高原
    2. (2)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       )
      A . 增加 B . 不变 C . 减少 D . 先减少后增加
  • 8.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 . 紧邻沙漠和盐沼泽 B . 分布于地势低平的盆地内部 C . 沿山麓地带和河流分布 D . 分布于气候湿润的谷地
    2. (2) 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如图分布的原因是(     )
      A . 太阳能丰富,电力充足 B . 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C . 航运价值高,交通便利 D . 水源充足,满足生活生产需求
  • 9.  2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穿衣指南地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 . 从北向南递减 B . 南北温差大 C . 从西向东递减 D . 东西部气温相同
    2. (2) 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类型 D . 人类活动
    3. (3) “寒意仍浓,棉服护身”和“昼暖夜寒,衣服叠穿”的分界线大致接近我国(     )
      A . 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B . 400mm等降水量线 C .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D . 一月0〫C等温线
  • 10.  《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读“黄河流域简图”和“桥上桥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材料推断,“桥上桥”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2. (2) “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壳变动 B . 过度开垦 C . 水土流失 D . 围河造田
    3. (3)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 . 在甲地建水电站,开发水能 B . 在乙地修建水库蓄水 C . 在丙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 . 在丁地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0分,第29小题14分,满分50分)
  • 1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下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 (1)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 (2) 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3. (3) 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采取了很多治理措施,如等。
    4. (4) 图中R河为河,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量最大的河流。
    5. (5) 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中所示的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 12. 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界线以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2. (2) 图中甲地区的油料作物是,乙地区的熟制是一年熟。
    3. (3)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属于京广线的是。(填序号)京广铁路连接了我国北方的工业基地和南方的工业基地。(填工业基地名称)
    4. (4) 重庆的刘帅在包头工作,单位派其坐火车去北京拿材料,然后去上海学习,刘帅应先搭乘图中铁路线(填序号)到北京,然后乘线(填铁路线名称)到达上海。
    5. (5) 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 甲——以发展淡水渔业为主 B . 乙——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C . 丙——以发展林业为主 D . 丁——开辟梯田,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6. (6) 下列由秦皇岛港运往海口的货物,不可能的是(     )
      A . 小麦 B . 苹果 C . 甘蔗 D . 煤炭
  • 13.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写地理事物名称:城市①海洋A
    2. (2) 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同时为区域间的联系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3. (3) 图中城市②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气候。
    4. (4) 连接城市②③的铁路线名称是。近年来,②市不少企业向“长三角”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这说明②市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作用是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C.提供大量劳动力   D.带来污染

    5. (5)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一例具有水乡风貌的古镇
  • 14.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里在网络上的“旅游天地”聊天室里与网友们互谈暑假旅游见闻。阿里说:我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风景。小明说:我乘坐的火车行驶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上,跨越“世界屋脊”,尽情领略着“雪域高原”的神奇。贝贝说:我品尝到正宗甜美的哈密瓜,欣赏“大漠孤烟直”的景观。奇奇说:我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杭”里游览着祖国的江南美景。丽丽说:我到山区去寻找革命的足迹,见识了革命老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如图)

    1. (1) 阿里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是我国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2. (2) 小明领略的“雪域高原”是图中地区,其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3. (3) 贝贝的旅游地能见到的景象还有如右图中的(填数码)。
    4. (4) 奇奇游览了“苏杭”时见到的民居是如右图中的其中省(填字母)在农历八月十八日,还能见到钱塘江大潮。
    5. (5) 丽丽在山区中碰到了自然灾害常见的有(至少写两种)开发利用山区会碰到的不利条件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