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6-17 浏览次数:8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河南特产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洛阳剪纸制作 B . 南阳玉石雕刻 C . 灵宝苹果酿醋 D . 开封汴绣装裱
  • 2.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 侯德榜为“制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 . 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D .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 3.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不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NO3 B . CO(NH22 C . NH4H2PO4 D . K2HPO4
  • 4. 学好化学可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B . 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 C . 用霉变的花生榨油 D . 用地坑腌制老坛酸菜
  • 5. 据报道,正在研制的新型铝离子电池比现今电动汽车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性能更好。如图是锂、铝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 B .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C . 锂、铝都是非金属元素 D . 相对原子质量铝比锂多20.039g
  • 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水储量很大,可随便使用 B .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C . 蒸馏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 D . 通过吸附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 7. (2021九上·息县期末)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闻气体气味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的pH
  • 8.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B . “牡丹花开全城飘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不可再分 D . 水银体温计可以测定体温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隔发生变化
  • 9. 实验考试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操作:称量氯化钠固体应该放在天平的左盘 B .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C . 实验仪器:量取水应该选择50mL的量筒 D . 误差分析: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2%
  • 10.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参加反应甲、乙的微粒个数比为2:1 C . 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 D . 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11. 暴雨过后常用漂白粉对环境进行消毒,制取漂白粉的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是(   )
    A . H2O2 B . CaCl2 C . HCl D . CaO
  • 12. 下列鉴别所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A . 白酒和白醋:观察颜色 B . 苏打与小苏打:滴加醋酸观察现象 C . 棉线和蚕丝:点燃闻气味 D . 纯净水与柠檬水:滴加无色酚酞
  • 13. 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 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同样汽油去油污的原理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所以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 14. 将一定质量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并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中铁的质量是(   )
    A . 5.6g B . 8.0g C . 11.2g D . 16.8g
二、填空题
  • 15.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由毛绒熊猫和硅胶外壳两部分组装而成,毛绒熊猫内充物材料为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硅胶外壳的主要成分为硅的+4价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 16.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 (1) 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2. (2) 天然气是我国实现能源清洁转型的重要途径,请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实现交通“零排放”,其原因是。阻碍氢燃料电池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17. 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 (1) 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相等”或“不相等”)。
    2. (2) 60℃时,将5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g。
  • 18. 三星堆遗址青铜面具亮相2022年央视春晚。

    1. (1) 与纯铜相比,青铜(铜锡合金)的优良性能有(写一种即可)。
    2. (2) 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主要成分为硫酸铜)能化铁为铜”,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O2、H2O及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 19. 2022年冬奥会中国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以实现CO2循环利用。
    1. (1) 请写出固态CO2用做制冷剂的原理
    2. (2) 科学家成功利用CO2和氢气合成乙醇和另一种常见液态物质,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计算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
三、综合题
  • 20.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溶液呈黄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物质的类别为。(填“单质”、“酸”“碱”、“盐”或“氧化物”)
    2. (2) B→A的实验现象为
    3. (3) 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根据该实验现象能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 22. 将一定质量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 Al(NO3)3、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 (1)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写出滤液中的阳离子。
    2. (2) 若反应结束后滤出的固体质量和原来锌的质量相等,请写出使固体质量减小的化学方程式。
  • 23. 某兴趣小组运用数字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得到如下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 (2) 写出实验中pH值逐渐变大的原因。
    3. (3) 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 24. 某粗盐水中含有 、K+等杂质,某兴趣小组用该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1. (1) 写出操作①的名称。
    2. (2) 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晶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请说明其原因。
  • 25. 氧元素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接近一半。
    1. (1) 请将右边虚线框内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补充完整。

    2. (2) 臭氧发生器可以将氧气转化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O2和O3的性质相同                                b.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e.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不会污染空气          d.相同分子数的O2和O3质量相等

    3. (3) 不同装置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可能不同。

      【实验室制取氧气】甲组同学用图1装置收集氧气。

      ①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可采用B装置收集O2 , 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O2 , 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

    4. (4) 【潜水艇制取氧气】乙组同学用图2装置,模拟潜水艇,利用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取氧气,已知:

      ③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④乙组同学取少量E装置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静置,向上层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结论:E 中氢氧化钠仍有剩余。

      ⑤甲组认为乙组方案不正确,在乙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案,最终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已完全反应”的结论,请写出改进后的实验方案

    5. (5) 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4.8g氧气,请计算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