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08 浏览次数: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运用(12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éng)    蓄(zhù)    迷(wǎng)    滋暗长(qián) B . (nì)    养(juàn)    赋(yǔ)    伤痕累(lěi) C . 绊(jī)    古(gèn)    闭(sè)    锐不可(dāng) D . (tiē)    腐(yū)    确(záo)    锋芒毕(lòu)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战粟  渡难关  既往不咎  言简意贼 B . 天骄  倒计时  首屈一指  不胫而走 C . 龙统  编辑部  金榜题名  出其不意 D . 濡养  逆行者  色厉内荏  谈笑风声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考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道理。 B . 只要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起来就能战胜势如破竹的疫情 C . 现在学生用手机阅读的现象已蔚然成风 , 专家呼吁让纸质阅读回归生活。 D . 广大冬奥建设者发扬工匠精神,打造了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济南市市公安机关将组织开展“亮剑2022·黄河生态保护”“昆仑2022”等专项行动。 B . 青年需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跟党走、听党话。 C . 随着神舟十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 . 全国新冠疫苗的接种率最起码要达到70%以上,才能实现更好的群体免疫。
  • 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的语句,最恰当一项是(    )

    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深知,尽管成就辉煌,但前方还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我们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跋山涉水,战胜风险挑战、创造美好未来。

    A . 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  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 B . 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  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 C . 一道道难题需要克服  一个个困难需要解决 D . 一个个困难需要解决  一道道难题需要克服
  • 6.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干戈”在诗中的意思是指古代两种作战用的兵器。 B . “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指采食野菜,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C . 中华是礼仪之邦,在交往中常用敬辞,如用于询问别人在什么地方工作说“高就”。 D .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驱五毒等习俗。
二、古代诗文(25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当涂掌事    当涂:当权,当道 B . 治经为博士    博士:有学问的人 C . 往事耳    见:了解 D . 以军中多务    辞:推辞
    2.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大兄何见事晚乎        当求于上流 B .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不足外人道也 C . 始就学        悟前狼假寐 D . 结友别        学时习之
    3. (3)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B .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 C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正面烘托出吕蒙读书的功效今非昔比,告诫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 . 本文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人各自的神态和心理。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 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节选自《史记·勾践灭吴》)

    【注释】①爪牙之士:勇敢的将士②栖:退守

    1.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有 能 助 寡 人 谋 而 退 吴 者 吾 与 之 共 知 越 国 之 政。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3. (3) 本文在劝谏中运用了类比说理,请结合劝谏内容说说劝谏所讲的道理。
  • 9.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燎沉香,消溽暑”从嗅觉和触觉的角度写夏日焚香去暑的情景,渲染了清静闲适的气氛。 B . “鸟雀呼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暗示了雨后放晴,又写出了此时的鸟鸣清脆悦耳。 C . “久作长安旅”中“久”字体现了作者对旅居生活的喜爱,表现了豁达乐观的态度。 D . 这首词上片写景,主要描绘了荷花绰约姿态;下片触景生情,结构层次分明,构思精巧。
    2. (2)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妙处。
  • 10.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 (1) ,道阻且长。(《蒹葭》)
    2. (2)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4)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 (5) 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6. (6)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三、名著阅读(7分)
  • 11. 阅读名著,要注意读思结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也经过多个黑暗的人生驿站,突破困境,不断成长。按照提示,概括保尔·柯察金人生驿站中历经的主要故事。

      人生驿站

      驿站一

      驿站二

      驿站三

      驿站四

      退学

      参军

      筑路

      著书

      旅途故事

      三次死里逃生: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在骑兵部队战斗中,炸弹使他的头部受了重伤;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

      筑路过程中,中枢神经受损,最终瘫痪失明。

    2. (2) 《朝花夕拾》有温馨的回忆,更有理性的批判:有孩提时的天真烂漫,更有青少年时代的觉醒奋起,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请列举文中“探求真理”的一个具体故事,并说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现代文阅读(共26分)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惊蛰,春雷萌动万象新

    ①“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今年惊蛰交节是在3月5日22时43分34秒,这一时刻,太阳正好运行到黄经345°。

    ②“惊蛰”这个名字,表现的是生物对季节变化反应的一种物候现象。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惊蛰时间一般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所以便称这天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昆虫类的小动物是听不到雷声的,天气变暖才是它们结束冬眠的原因。惊蛰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汉代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为“惊蛰”,这个名字更为响亮生动,一直流传下来。

    ③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始华”即桃花开放,惊蛰时节,蔷薇科的植物如苹果花、桃花、蔷薇、樱花等纷纷盛开,其中桃花和樱花是最明艳的存在。“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惊蛰后五日,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鸟出而鸣啼,春暖花开之庆也。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与惊蛰三候对应,在二十四花信风中,惊蛰期的花信风是一候桃花、二候棠棣、三候蔷薇。

    ④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作春耕的开始。农谚称:“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今年惊蛰的前一天是“春龙节”,即“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中国北方有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古人认为,龙在天上主管云雨,龙一抬头,雨水就多了起来,这时不能误了农时,要及时播种,才能在秋后“大仓满,小仓流”。

    ⑤惊蛰这天,各地有一些独特的民俗活动。有些地方会举行除虫仪式,在害虫刚出来的时候就将其清除,以保庄稼丰收。在一些地区,全家会聚在一起吃“炒虫”,寓意消灭害虫、人畜安康,“炒虫”并不是炒真的虫,而是玉米、黄豆等。

    ⑥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的习俗。

    ⑦旧时惊蛰还有吃梨的习俗,“梨”谐音“离”,吃梨象征着远离虫害。惊蛰节气,乍暖还寒,空气比较干,人容易口干舌燥,梨水分充足,有助于去火、润肺、止咳,因此惊蛰吃梨也符合养生之道。

    ⑧惊蛰过后宜养生。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⑨惊蛰这一天,千百年间共此时:仰望星汉灿烂,俯瞰蛰虫始振。雷霆万钧中,一个新的春天,正破土而出!

    1. (1)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题“惊蛰,春雷萌动万象新”点明了写作对象,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称为“蛰”;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冬眠的动物,所以称“惊蛰”。 C . 惊蛰“一候桃始华”是指到了春光灿烂、百花盛开的时节,百鸟归来,布谷鸟开始催促农民耕种。 D . 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惊蛰名字的由来、三候现象,以及农民对这一节气的重视、各地习俗等。
    2. (2) 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惊蛰时间一般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所以便称这天为“惊蛰”。

    3. (3)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开往春天的列车

    谭文骞

    ①1978年下放到户的土地,成了农民的宝贝。日子如水一般,淌过“玉米、洋芋、红苕”三部曲,流转成我们的恣意生长。

    ②有一天,父亲叫上我们兄妹四人,去村外长江边的粮站买大米。那时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像极了一个出征的将军。到了粮站,父亲从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掏出粮食折子(这是国家正式职工购买平价米面粮油的凭证),笑眯眯地递给粮站的工作人员。开票,交钱,过秤,装袋,洁白细腻的米粒欢快地跳跃着,急不可耐地躲进我们带来的口袋。我们颤抖着把大大小小的米袋子搬到粮站的场院里码好,这可是父亲积存了大半年的购买指标才换来的大米啊!

    ③我们扛着米袋子,趾高气扬地爬上长江边上高高耸立的石山,看江水如牛马一般向东边滚去。父亲手指着远处长江隐没的地方,以一个小学教师并不宽远的视界,为我们猜想长江的走向。我们脚下滚滚东去的长江黄流,仿佛一列隆隆向前的火车,父亲站在车头,迎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曙光,看春意开始在枝头萌动,荆条树吐露出第一撮新绿。他额头晶莹的汗珠子,幸福成一道道流光,游走于加减乘除和柴米油盐之间。

    ④18岁,我离家去圆大学梦。开往宜昌的轮船拉响了离岸的汽笛,父亲站在老城的码头上向我挥手。他的身后,拆迁中的老县城正在苍凉中酝酿新生,再过几年,随着三峡蓄水,这里将彻底沉入水底,新的县城将搬迁到上游二十多公里远的地方。我站在船头,看轮船像一柄锋利的犁,深深翻起肥沃的土地。我不知道,远方的世界,会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呈现在我眼前。我在宜昌这座“世界水电之都”,用最短的时间,累积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资本。每天都兴奋地畅想着教书育人的新征途,如同当时正走在如火如荼的改革征途中的很多人一样。

    ⑤三年之后,我再次乘船归来,父亲站在新县城的码头上,用他略显佝偻的身躯和满面荣光迎接我,我站在船头,像一名火车司机,稳稳地将车停在父亲身旁。只是父亲不会知道,多年前那辆临春的火车,将一路向东,驶进奔流不息的洪流。

    ⑥此后,我开始了持续近二十年的奔跑,和晨光一起,同星月一道,和学生们一起朗读《论语》,一起品析《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起歌唱《红旗飘飘》……几年前,当我从市长手中接过“恩施名师”的荣誉证书时,我同时接过了更多信任、嘱托和希冀。

    ⑦一天,一个龙马的学生跑来问我,大学里有没有乡镇管理的专业。她说,老师,我毕业后要回乡当村官。她把“村官”两个字说得特别响亮。说完这些,她满面羞涩地跑开了。我读着她留给我的字条:“春天里,杨柳依依,春水潺潺,我走在家乡干净宽敞的街道上,身旁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远处,游人躺在松软的草坡上晒太阳。我走着,脚步被阳光紧紧追赶,我听得见大地舒缓明快的心跳。我决定了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做一个村官,把龙马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我还要引进一条铁路,让龙马和世界更便捷地连通……”希望,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坚持会让它和未来握手,奋斗会让它和胜利签约。我完全能够想象,当动车开进龙马,车身定会插满春枝,因为她的梦想正如中国这辆快速奔跑的列车一样,不会停辍脚步。

    ⑧今年国庆放假,我们驱车去岳父母家,行驶在宽阔的金龙大道上,煦暖的阳光从车窗照进来,映在妻儿如花的脸上;高楼如雨后春笋,在白玉兰撩人的花香里,竞相生长;白庙铁路桥上,“复兴号”疾驰而过,这一列列动车就像这个时代,在抖落一身的辛苦和酸楚之后,正一路高歌猛进,勇往直前。

    ⑨我们坐在岳父家的院子里吃新摘的板栗和核桃,十月的阳光从坡上漫下来,笼着田野里大片大片粗壮的板栗树,地里的大叔们在阳光里跳舞,把丰收的板栗梳成一颗颗黑亮的珍珠。岳父在手机上预算着今年的收入,岳母则安排我们带她去县城的医院体检。岳母反复地说,现在政策那么好,什么都有保障,就是要保养好身体,多活几年,多享点国家的福。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话语间的踏实和满足。

    ⑩四十年来,贫穷已然逃遁,复兴正在光宏。我们和这个伟大的时代一起成长,和昂首的祖国一起强壮。在开往未来的列车上,我们坚持做故事的主角。唯有亲历,才能强化我们的身份识别;唯有参与,才能获求生命的价值认同。历史不会抛掷任何一个为之绘色的人,我们,正驱动这列开往春天的列车。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围绕“时代发展”讲述的故事及感受。

      ①父亲带领我们去买大米,感受到改革后带来的幸福。

      ②                                           

      ③我获得“恩施名师”荣誉称号,感受到信任与嘱托。

      ④                                          

      ⑤岳父母享受国家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感到踏实和满足。

    2.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的加点词语。

      我们扛着米袋子,趾高气扬地爬上长江边上高高耸立的石山,看江水如牛马一般向东边滚去。

      ②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中的画线句。

      地里的大叔们在阳光里跳舞,把丰收的板栗梳成一颗颗黑亮的珍珠。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 , 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

      唯有亲历,才能强化我们的身份识别;唯有参与,才能获求生命的价值认同。

    4. (4) 文章多次写到“春天的列车”,请说说它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五、作文(50分)
  • 14. 请以“乘风破浪等你来”为题目 , 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