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焦作市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5-30 浏览次数:40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坚持就要不懈奋斗。坚持不是轻轻松松地按①__________就班,更不是日复一日样照旧。坚持离不开永不言弃的毅力,离不开一往无前的奋斗。坚持意味着,有时要咬紧牙,坚挺梁渡难关;有时要砥砺金②__________钻,突破瓶颈登高峰;有时要站上风口浪尖,不畏高处寒,手把红旗旗不湿;有时要上前沿前线,不怕世路险,浑身是胆永向前。山西右玉县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先让局部绿起来,再把风沙锁起来,如今退耕还林连片栽、山川遍地起来,年年出成绩,坚持创辉③__________。坚持,不是简单地“复制和粘贴”,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要创新向前,改变在前,不断取得有口皆碑的落实效果。

    1. (1) 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模mú     脊jī 靓jìng B . 模mó    脊jī     靓liàng C . 模mú    脊jǐ    靓liàng D . 模mó     脊jǐ 靓jìng
    2. (2) 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步  ②刚  ③皇 B . ①部  ②刚  ③煌 C . ①部  ②钢 ③煌 D . ①步  ②钢  ③皇
  • 2. 古诗文默写。
    1. (1)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2) 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3. (3) 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描写了战争形势的紧迫(李贺《雁门太守行》);“”表现了战争激烈残酷和旷日持久(《木兰诗》);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通过“”做实地考察,才下令追逐齐军,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战略思想(《曹刿论战》)。
  • 3. 名著阅读。
    1. (1) 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或文学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作者通过访谈与对话,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 . 《儒林外史》一书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 . 《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流落孤岛,他用野山羊的油加上麻搓成的灯芯,做成灯照明。他凭借聪明和毅力,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处境。 D . 《格列佛游记》用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讲述游历故事,极大地刺激了读者的感官和想象力。
    2. (2)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曾经有三次打死过老虎,一次是武松赤手空拳打虎,一次是李逵用刀杀虎,一次是登州猎虎解珍、解宝用药箭射虎。都是打虎英雄,但凡提到打虎,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武松,即使是对《水浒传》不熟悉的人,也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而李逵打虎就相对没有什么知名度了。解珍和解宝打虎,对《水浒传》不熟悉的人几乎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比李逵打虎更加少人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A_______________,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B_______________,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C_______________,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D_______________。

    1. (1)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文中A、B、C横线上的内容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②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③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A . ②①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①② D . ③②①
    2. (2) 在文中D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洗手液作为一种可以清洁手部的护肤清洁液,现已成为居家必备物品。饭前饭后做好手部清洗消毒有益于人们的健康,减少细菌的滋生。哪一种类型的洗手液最适合我们?

    据介绍,普通洗手液的主要作用是去污清洁,还有一类洗手液除了去污清洁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以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即属于这一类。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分辨洗手液究竟有没有杀菌作用,即识别“卫消证字”和“卫妆准字”。

    研究指出,一旦洗手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60%,杀菌消毒效果就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但是在使用洗手液后为保护手部皮肤,要及时使用护手霜,否则可能会有刺痛感。

    其次,现今市场上的洗手液质量良莠不齐,一定要购买带“消”字的消毒杀菌型洗手液,而非带“妆”字的隶属于化妆品范畴的洗手液;一定要到正规商场购买,看标志是否齐全,有无厂名、厂址等。

    在外出和水洗不方便的场合中,免洗洗手液确实更加方便,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般都推荐使用普通洗手液。专家指出,“环境中都会存在微生物,在普通人(非医务人员)的生活中,使用普通洗手液已经能够满足平时的去污需求。大部分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是乙醇,主要用于手部杀菌消毒,过多使用可能会刺激皮肤屏障并使其受损,导致手部湿疹的发生。因此不建议频繁使用免洗洗手液。”当然,在特殊情况下,除了普通洗手液外,也应常备一瓶免洗洗手液,起消毒杀菌之效。

    材料二  七步洗手法

    1. (1) 下列对洗手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洗手液有普通洗手液和免洗洗手液之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专家推荐使用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免洗洗手液。 B . “研究指出,一旦洗手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60%,杀菌消毒效果就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一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免洗洗手酒精含量不能大于60%。 C . 现今市场上的洗手液质量良莠不齐,一定要到正规商场购买购带“妆”字的洗手液。 D . 材料一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介绍洗手液的。
    2. (2) 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洗手,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请根据材料二判定揉搓步骤七字口决是(    )
      A . 内—外—夹—弓—大—弯—腕 B . 内—外—上—下—大—立—腕 C . 内—外—夹—弓—大—立—腕 D . 内—外—左—右—大—立—腕
    3. (3) 学习者常用的做笔记的方法之一:摘要法。做摘要是对文本核心信息的进一步提取概括。学习者通过信息提取,使关键知识凸显出来;通过概括,把文本上的知识进行语言转化,使之更为简明清晰。请运用摘要法,给材料一主要内容做摘要。80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 6.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那些被馈赠的时刻

    ①从小到大,从故乡到北京,从上学到工作,从单身到拥有家庭,人生说起来也有种种际遇与辗转,一刻不停地处于变动之中,但止步静思,读书却始终像一根不变的丝线,将这许多散落的年月串起来。

    ②小时候,我似乎天性中就是个嗜读的孩子,父母也不太管我看“闲书”,每逢假日,便趴在家里床上,对着一本小书从晨至昏,如掉进爱丽丝的兔子洞,面前展开一个个秘密世界,那是其他小朋友都不知道的;读大学时,我念的是中文系,读书从业余活动成了必修课,也是老师们最为督促之事。学校图书馆二楼最尽头的文学阅览室是我的“奶与蜜之地”,至今仍清晰记得在一排排无人书架间徘徊、遍数年代久远的黑皮书脊上一个个名字时的澎湃心情;毕业后,做了阅读编辑,读书从课程又变成了工作,除了寻找和撰写一本本书后的人和故事,更多的时候,依然是坐或卧在沙发上看书,只是比起以前触角更加伸展;后来有了孩子,家里塞满花花绿绿的绘本,最日常的亲子活动,便是和女儿一起钻进暖暖的被窝里,向每一个动物会说话、蔬菜会打仗的奇想国度进发,仿佛故地重游我童年时的那些秘密世界。

    ③因缘巧合,我一直没有从“读书”这件事中毕业,它组成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不低于生活,也不高于生活。旁人乍听来,也许会美慕,称颂为“理想的生活”,但其实也是一种浪漫化的想象。首先读书并不是轻松的休闲,而常常是严肃的甚至累人的思维运动,其次,和大多数人在时代中滚滚向前的生活方式比,读书(当然是说纯粹的阅读)仿佛显出某种静止感,在时间之外,在现场之外,在各种风口和潮流之外,很难给人外在的加持。就像我,即便拥有多年读书的经历,最后也只是长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人而已。而且随着成年也越来越发现,在面对真实的问题和苦难时,书本也常常显得无力。于是我常常也会想,为什么要一直读书呢?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④不错,笼统地说,读书是让我看到更大的新鲜的世界。从儿时的兔子洞,到成年后的广阔现实与纵深历史,甚至未来与宇宙空间,以及人类思维和心灵的深处,哪样我不是从书籍中了解到的呢?一尤其在疫情中,这一切也成为难得的虚拟远游。但书籍本身是静默的,它向人们呈现的这些,孤立地来看,只是一些“知识”和“故事”而已,虽深浅有别,却大都与平常生活无关,表面看来,不拥有它们似乎也并不妨碍生活,而拥有它们,好像也没什么太突出的“好处”,难道是写文章时可以多引些典故、与人交谈时可以多些谈资吗?但这显然与读书作为一件私人活动的特征背道而驰,而且性价比太低了。在今天,想获取“知识”和“故事”,有无数比读书更便捷的手段,短视频、付费课程、播客、脱口秀、“五分钟带你了解××”,哪一个不比读书来得轻松高效?包括我自己,也是这些内容的交叉体验者:打开视频,顷刻间,仿佛世间风云在眼。

    ⑤然而多数时候,每当风云散去的那刻,语言的繁荣便随之荡然无存。回溯记忆,生命刻度上留存最牢固的印记往往都是私语形式的,呈现为一些我与文本交互对话的时刻,细微而难以为外人道。记得大学时,在阳光热烈的夏日读《包法利夫人》,突然袭来了手脚冰凉的真实生理感觉,是爱玛的遭际让彼时性别意识尚模模糊糊的我第一次认识到了作为女性的困境与不安;前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封闭在家中读加缪的《鼠疫》,看得我热泪盈眶,为那一种人类团结敬业的高尚精神;疫情持续,战争频仍,世界处于各种各样的分裂中,令人长期徘徊于低气压,不知明夕何夕何以自处,读到黄晓丹的诗评《诗人十四个》,是那里面描绘的从陶渊明到苏轼的超越此刻、此岸的理想世界,让我得到莫大的宽慰,并起身寻找罥绕自己时间之丝的“线轴”……它们与具体的“知识”无关,也并非是何种“真理”,而只是属于我自己的一些由共情而入顿悟的时刻,好像在那些个瞬间突然明白了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应该相信什么,以及我可以做什么。就像我非常喜爱的小说《斯通纳》中,出自农家的主人公从莎士比亚诗歌中获得的顿悟一样。也因此,阅读看似是静止、超逸的活动,但它并非自绝于现实生活,而是与人类智识和心灵的成长平行,与现实的问题及诉求共存。当然,它不会给出任何实操性的答案,但会在个体的心灵上,写下另一种草蛇灰线的解法。

    ⑥【甲】我珍视这些被馈赠的时刻,也愿意为这些时刻继续以阅读为志业和生活。【乙】书籍依旧静默无言,只是在与我的相互映照中,让我默默交换到了我所需要的东西,一些建造更好、更有力量和信心的自我世界所需要的材料。【丙】如果这个更好的自我世界能够有助于建造更好的现实周遭世界,那更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1.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第①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读书在我人生际遇与辗转中的地位。 B . 第②段介绍了自己小时候、大学时期、毕业后、有了孩子后等不同时期的阅读经历,照应开头。 C . 第③段记述了读书存在“严肃的甚至累人的思维活动”“很难给人外在的加持”等问题,表现了作者对“读书”这一活动的反思和否定。 D . 文章第④⑤段通过对比,让我们明白了作者读书的原因:读书可以看到更大的新鲜的世界,阅读是与人类智识和心灵的成长平行,与现实的问题及诉求共存,在个体的心灵上产生共鸣。 E . 本文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体,旨在告诉我们只有读书才能有收获。
    2. (2) 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3. (3) 本文第⑥段共三句话引【甲】【乙】【丙】,将作者对“读书”的态度和在未来对“读书”这件事的打算娓娓道来。请你任选两句,任选一角度为其做批注。
    4. (4)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何以“那些被馈赠的时刻”为标题。
  • 7.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熟知的一些传统词语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流量,原义是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流经通道的量,比如车流量、水流量等。而与互联网的结合,使“流量”一词催生出新的含义,即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包括网站独立用户数量、总用户数量、页面浏览数量、用户平均停留时间等多个层级的统计指标。

    ②伴随互联网蓬勃发展,互联网平台、产品日趋多样。流量不只适用于网站,还泛指包括电商、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等各类网络平台、产品的人气数据。在互联网世界,每一个“节点”都有相应的流量数据,一位名人有多少热度、一个话题有多少关注,皆可统计。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介与互联网接轨,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交织越来越紧密,“流量”的意义更为宽泛,被用来指称各类线下线上事物、人物的热度。于是,“流量”成为数字时代通用的量化评价指数。

    ③数据向来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码洋之于出版物、收视率之于电视剧、票房之于电影,在互联网时代,则是流量。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用户需求。从流量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用户对什么类型的内容感兴趣,研判传播的广度和效果,了解当前文化流行趋势,并据此调整产品与内容,使之与用户需求更加匹配。

    ④但需要明确的是,流量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其一,流量与价值并非“正相关”,一些低俗、“打擦边球”的内容也可能获得高流量,这样获得的流量自当弃之如敝屣。其二,流量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共同制造了流量。虽有互联网传播规律可循,但因为互联网舆情瞬息万变、多种因素纷繁复杂,流量或多或少地存在偶然性。流量反映的,往往只是事物的一个侧面,不能被用于评价事物的全部。

    ⑤互联网自有其评价机制,但艺术规律、道德准则、法律准绳等,并不会因流量多寡而随之变化。对待流量的正确方式,是挤去泡沫,把真实的流量作为客观评价标准之一,同时结合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美誉度等更多元的衡量维度,全面评价事物。

    ⑥流量只有符合人类的理性常识和价值坚守,才会迸发出更为持久的生命力。互联网平台上,热搜不断、网红辈出,大量如飞絮般飘过的明星八卦、话题炒作只能短暂地占据人们的注意力,最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有底蕴、有积极作为的“流量”。我们最终记住的,不是流量的多少,而是流量背后的优秀作品以及美好的人和事物。

    ⑦同时,流量中所蕴含的巨大效能,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用价值规范流量的基础之上,用流量创造更大价值。正能量代表着人们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与渴望。从这个角度来说,正能量和大流量天然契合,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有助于在互联网时代凝聚共识,让网络空间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⑧互联网时代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伦理问题,如何看待流量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政府监管、舆论监督、平台自律,挤去了不少流量泡沫,人们对流量的认知也越来越理性。流量是流动的、变化的,有其峰值,也有其生命周期。凭借品质和价值的支撑,流量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承载着正向价值的流量,才值得被不断涵养和传播。流量向善,方能长流。

    1. (1)     请为本文拟写一个能概括文章中心论点的题目。
    2. (2)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本文语言极富特色,请结合下面句子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互联网平台上,热搜不断、网红辈出,大量如飞絮般飘过的明星八卦、话题炒作只能短暂地占据人们的注意力,最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有底蕴、有积极作为的“流量”。

    4. (4) 结合文本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正能量偶像”应当是怎样的?

      【链接材料一】河南一县领导每晚7点至深夜12,点直播带货走红,一场直播卖出了茶农一年的销售额;卖大米,2小时卖了1000个订单。

      【链接材料二】河南豫剧院让演员有戏演、观众有戏看,举办“梆声豫韵唱起来”线上系列演出活动,李树建等豫剧名家新秀每天晚上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直播,在线观众达到126万多人次。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 8.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获有所闻                   皆夜惊恐              士多为用者 B . 俞恭,礼俞至               未尝稍降辞            征与 , 发于声 C . 以还                     是更定矣              夕欲颓,沉鳞竞跃 D . 谓余勉乡人学者             君之力                是众议举宠为督
    2. (2)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 (3)     第一段中两处提到“不敢”,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品质或态度?
    4. (4) 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哪些启示?

      【链接材料】顾欢贫,乡中有学舍,无以受业。欢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而读,或燃糠自照。刘峻自课读书,常燎麻炬 , 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鬓发,乃觉复读。闻有异书,必往祈借。崔慰祖谓之书淫。吴生曰:囊萤、映雪、刺股、凿壁,古人贫而勤学,皆此类也。余所最旨者,王休泰贫而好学,尝三日绝粮,执卷不辍。家人诮之曰:“困穷如此,何不耕?”王徐答曰:“我尝目耕耳。”读书者当观此。

      【注释】①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教授或学习。②燎麻炬:点燃用麻制的火把。③爇(ruò):点燃。④书淫:旧时称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⑤吴生:吴与箕,明末著名诗人、学者。⑥旨:意图,意向,此指推崇。⑦诮(qiào):讥讽。

  • 9.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2. (2) 在本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四、作文(50分)
  • 10.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①纷繁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总有或幸福、或愉快、或烦恼的感受。

    请以“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②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下面的三棵树,哪一棵树最能触动你的心灵?

    第一棵树:长在乱石堆,树根粗大有力,深深扎进石缝里。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一个劲儿向上长,枝繁叶茂。

    第二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树冠很大,撑起一大片绿荫。烈日下,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

    第三棵树:长在公园里,歪斜难看。从来无人理睬,却快活地生长,树枝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