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物理2022年 物态变化和大气压强针对性训练

更新时间:2022-05-19 浏览次数:5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永城一模) 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粘”在身上,如图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

    A . 图﹣1,向漏斗下方吹气,乒乓球“粘”在漏斗上 B . 图﹣2,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C . 图﹣3,纸屑“粘”在梳过头发的梳子上 D . 图﹣4,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
  • 2. (2022八下·介休期中)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 B . 拔火罐 C . 用高压锅煮饭 D . 吸盘吸在墙上
  • 3. (2022八下·连江期中) 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削苹果器刀刃很锋利 B . 过路涵洞 C . 纸托水杯 D . 注射器注射药液
  • 4. (2022八下·玉林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情景都与压强有关,其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 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 B . 风吹风车转动 C . 穿着雪橇的人没有陷入雪地 D . 悬空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流出
  • 5. (2022·大渡口二模) 2021年10月16日凌晨,如图,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气主要通过做功使周围的气体内能增大 B . 火箭喷出燃气后周围气体分子运动减缓 C .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 火箭发射时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
  • 6. (2022·江阳模拟) 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于北京时间2月6日晚拉开战幕,中国女足在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奋力拼搏,最终以3︰2逆转韩国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下列对赛场上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弧旋球的形成”是因为空气流动速度较快的地方压强会较低而形成的 B . “运动员绊倒时前倾”是因为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C . “球在空中向前飞”时,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 D . “喷雾疗伤”是利用瓶中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氯乙烷)液化吸热来“冷疗”的
  • 7. (2022八下·通州期中)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冬天,向手上“哈气”可以使手变湿,同时觉得变暖和,这是液化放热的结果 B . 零下30oC的环境里,空气中不存在水蒸气 C . 寺庙里焚香产生的“烟雾袅袅”和深秋江面上的“烟雾袅袅”形成是同样的物态变化 D . 冰棍冒的“白气”和热水冒的“白气”,它们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物态变化
  • 8. (2022八下·通州期中) 冬天,家住北方的小强发现:早上起来,家里窗户玻璃上有时是“水雾”,有时却是冰花。关于该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这是由于室内环境温度不同造成的 B . 这是由于室外环境温度不同造成的 C . 这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多少不同造成的 D . 这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多少不同造成的
  • 9. (2022·三水模拟) 如图所示,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打气一段时间,瓶塞跳出,在瓶塞跳出的过程中(   )

    A . 瓶口出现白雾,是一种汽化现象 B . 瓶口出现白雾说明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C . 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D . 瓶内水蒸气对瓶塞做功,瓶塞的机械能减小
  • 10. (2022·三门峡一模) 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自动感应洗手装置前洗手消毒,洗手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倒在手中一下子“消失不见”了,这是(   )

    A . 熔化现象 B . 汽化现象 C . 升华现象 D . 凝华现象
  • 11. (2022·开封模拟) 下列有关几种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露是草叶上的小冰晶升华而成的 B .  霜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C .  湖面上的雾是湖水蒸发而成的 D .  冰挂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 12. (2022·永城一模) 霜打以后的黄心菜是河南信阳地区的冬季美味。霜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 . 汽化 B . 升华 C . 液化 D . 凝华
  • 13. (2022·北海一模) 海鲜粉是北海的一种美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煮粉前,锅中已沸腾的汤水温度一直升高 B . 煮粉时,通过做功改变了海鲜粉的内能 C . 海鲜粉冒的“白气”是由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D . 海鲜粉香味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14. (2021八上·灌阳期末) “农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农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二、填空题
  • 15. (2022·南岸模拟)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桶装水压水器,其原理是(选填“增大”或“减小”)水面上方空气压强,从而将水压至出水口,若水桶不慎破损,则压水器将不能工作。某次使用时,水面与管口高度差为30cm,则水面上方空气压强至少为pa(大气压取1.0×105pa)。

  • 16. (2022·大渡口二模) 为建立全民免疫,国家给3~12岁的孩子免费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前,医生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部,这样做是为了利用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如图所示,对吸管吹气,管中的水会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选填“大”或“小”)。

  • 17. (2022八下·通辽期中) 物理学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实验: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用大量的实验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8. (2022九下·武功月考) 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吸”字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如用吸管“吸”饮料, 饮料是在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用吸尘器“吸”灰尘,是利用空气流速越大,压强,从而将灰尘“吸”入吸尘器的,两块削的很光滑的铅块紧密接触后能紧紧地“吸”在一起,靠的是
  • 19. (2021八下·封开期末) 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茶文化就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为常见的茶壶。壶嘴与壶身相通而且等高,是利用原理制成的。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如果没有这个小孔,盖上茶壶盖倒茶时,茶水会因为的作用而流不出来。开茶叶罐,我们就可以闻到茶叶散发的清香,说明分子在运动。

  • 20. (2022·济宁一模) 预防新冠肺炎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如图所示,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便于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前,医生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部,这样做是为了利用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眼睛近视的同学带上口罩后镜片经常变得模糊,这“雾气”是(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 21. (2022·金乡县模拟) 预防新冠肺炎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如图所示,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便于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前,医生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部,这样做是为了利用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

  • 22. 一杯质量为1kg、温度为24℃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沸腾,温度如下图所示,则此时水温为℃,外界气压(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若不考虑水的蒸发,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J。[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 23. (2018九上·武宣月考) 如图,小明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停止加热,迅速倒置后用冷水浇瓶底,发现,这说明

     

     

  • 24. (2021·十堰) 如图甲为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 ,这是由于 的作用。该壶的设计遵循了 原理。

  • 25. (2021八下·贺州期末) 在我国青藏高原的边防哨所,战士们用高压锅做饭,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沸点的原理。
  • 26. (2022·惠州一模) 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现自主快速交会灯接。对接过程运用北斗系统完成远距离自主快速测定轨,期间信息的传递是依靠实现的。因为要把重物运送到太空经常需要用火箭等高速航天器,所以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材料应具有密度(填“大”或“小”)、熔点(填“低”或“高”)的特性。
  • 27. (2022·汝阳模拟)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其中很多谚语也蕴含着物理知识。如∶“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其中“河封住”是现象,“小寒暖,立春雪”,其中雪的形成是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28. (2022·郑州月考) 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新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将液态二氧化碳打入地板管道,二氧化碳迅速汽化热,使地板温度骤降,在地板上洒水即可冻成冰面;压缩机再将管道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填物态变化)循环使用,排出的余热用于生活用水、融冰池融冰等。
  • 29. (2022·娄底模拟) 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通过加热翻炒使采摘的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过程中的“杀青”,这是通过的方法改变茶叶内能的。
  • 30. (2022九下·恩阳月考) 许强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了小雨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