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2-05-23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用“正确”“错误”表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A . 宪法是其他所有法律的总和 B .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C .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严格 D .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问题
  • 8. (2022八下·大埔期中) 2021年11月29日全国“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这是我国第四次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活动的开展可以(    )

    ①让公民了解宪法,行使行政权

    ②提高公民法律素养,践行宪法

    ③促进宪法实施,推进依宪治国

    ④普及宪法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出台这部宪法时,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发动和组织全民讨论。经过历时4个月的意见汇总、修订完善,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宪法的上述出台过程表明(    )
    A .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 .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 宪法内容具有广泛民意基础,集中体现人民意志 D . 宪法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制定的
  • 10.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第七个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增强宪法意识   
    ②自觉践行宪法精神   

    ③不断修改完善宪法   
    ④坚持宪法至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1.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
    A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C .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D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12. 宪法保障公民的(    ),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A . 利益 B . 基本义务 C . 基本权利 D . 责任
  • 13. 小明在12月4日宪法日这一天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做宪法宣传,以下是他拟定的发言提纲,正确的有(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②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规范公民权利运行以保障国家权力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权力既是一份责任,又是一种担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权力时,必须做到(    )

    ①既要规范行使,又要敢于超越法律   

    ②依法行使,履行职责

    ③法律没有授权的只能灵活为之   

    ④严格按照法定途径和方法行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宪法的重要作用,“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等,凸显了党中央对宪法的重视。之所以强调重视对宪法的作用,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公民权力的保证书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6. 小烨父子俩喜欢徒步,假期两人约上几个人到一处尚未开发的景区旅游,拍了好多照片。回家后发现有些照片很特别,怀疑是我国的军事基地。父亲是一个军事迷,想保留这些照片,并打算发到朋友圈炫耀一下。小烨坚决反对,并要求父亲删除照片……对小烨的做法,你的认识是(    )

    ①有很强的国家安全意识,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②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小烨有很强的义务观念。

    ③小烨是小题大做,国家机密怎么能让普通人了解呢。

    ④小烨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7.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下列属于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A . 政治权利和自由 B . 人身自由 C . 社会经济权利 D . 文化教育权利
  • 18. 下列选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   )

    ①受教育    ②劳动      ③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④赡养扶助父母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9. 初中生小张经常关注社会要闻,并进行分析。下列新闻解读错误的是(    )
    选项 新闻内容 新闻解读
    A 农民工通过人社部门追回拖欠工资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 钱七虎院士为患癌儿童捐赠救助款 关爱他人生命
    C 央视3·15晚会曝光某App违规收集用户信息 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D 香港市民拥护全国人大“爱国者治港”的决定 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基本义务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2020年1月24日晚20时许,保定市徐水区网民陈某某在微博上发表内容为“保定市徐水区翟庄村已经出现三粒(例)感染者,已经封村”的不实言论。经查,陈某某道听途说,在未见到官方疫情通报的情况下,在个人微博中发布不实言论,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稳定。1月25日,违法嫌疑人陈某某被行政拘留他的行为属于(    )

    ①一般违法    ②民事违法    ③行政违法    ④刑事违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21. 王某在专卖店买的手机不到一星期九出现了故障,他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但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将该专卖店告上法庭。王某的维权手段依次是(    )
    A . 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B . 非诉讼手段、民事诉讼 C . 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D . 非诉讼手段、行政诉讼
  • 2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有(  )

    ①李某在超市被保安强行搜身检查

    ②王某因在网上举报政府不作为被工作人员带到乡政府接受教育

    ③肖某因欠张某的钱被张某关在屋内要求还钱

    ④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拘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3. “权利与义务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 因见义勇为而受伤可以获得赔偿 B . 在班级微信群里任意发表观点 C . 某进城务工人员跳楼讨薪导致交通混乱 D . 为不打扰同学,戴上耳机听英语
  • 24.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以下哪些选项中的做法属于公民履行基本义务(    )

    ①小辉年满十八周岁了,按照法律的规定,他参加了当地县人大的选举。

    ②晓兰认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③小月的父母定期会探望乡下的小月的爷爷、奶奶,并留足了生活费用。

    ④小豪的父亲是一个小企业主,他总是主动到当地的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25题8分,26题12分,27题14分,共34分)
  • 25. 判断题: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国务院任命的29个部门和单位的3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宣誓后,李克强希望大家以责履誓、以行践诺。有的同学认为,“宪法宣誓说明了宪法只是国家公职人员的根本活动准则,与其他公民无关。

    判断:

    理由: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律名称

    法律条款

    施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018年3月11日修正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1年6月1日施行

    材料二: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近年来,人民法院组织法官走进校园、走上讲台,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和校外法治辅导员,用生动的案例帮助青少年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关系。
    2. (2)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伟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在部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人。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人的好评,被村民选为乡人大代表。

    材料二:微信让人感觉到便捷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到头痛,一些人借助微信传播谣言,微信成了“危信”。下面是两位同学的看法:

    同学甲:微信就是言论自由的乐园,在微信上,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我的言论自由……

    同学乙:正如享受多大的权利,都要承担对应的义务一样,言论自由也有着相应的边界,那就是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绝对的言论自由从来就不存在。

    1. (1) 依据上述材料一简要回答:

      小伟依法行使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权利:

      义务:

    2. (2) 根据材料二,你赞成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你运用“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3. (3) 为了不让微信变为“危信”,我们在平时使用网络社交媒体时应该怎么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