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02...

更新时间:2022-05-12 浏览次数:3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下·威远期中) 小明同学经常牙龈出血,医生说他患了坏血病,建议他多吃(  )
    A . 鸡蛋、猪肝 B . 糙米、小麦全粉 C . 蔬菜、水果 D . 玉米、胡萝卜
  • 2. (2022七下·威远期中)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B . 由肝脏、胃和小肠组成 C . 由唾液腺、肝脏和胰腺组成 D . 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 3. (2022七下·威远期中) 下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功能不相关的是(  )
    A . 小肠的绒毛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 . 小肠的内有环行的皱襞 C . 小肠内的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D . 小肠内集中有多种消化液
  • 4. (2022七下·江津期中) 下列几种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 . 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C . 小肠长5-6米 D . 小肠可以消化蛋白质
  • 5. (2022七下·江津期中) 下面所列物质与对应缺乏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B . 维生素C—贫血症 C . 维生素A—夜盲症 D . 维生素D—佝偻病
  • 6. (2022七下·江津期中) 2021年5月20日是第3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下图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一日三餐食谱营养配比,你认为配比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2七下·江津期中) 如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X、Y、Z表示营养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A开始被消化 B . 在消化道C中有胰腺分泌的胆汁 C . 消化道D是小肠  D . Y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 8. (2022七下·高州期中) 在下列实验中会用到碘液,其中与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滴加碘液目的相同的是(   )
    A .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B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 . 验证玉米的胚乳储存淀粉 D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 9. (2022七下·高州期中) 高州菜主要以农家菜为主,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和鲜明的乡村特色,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煎、炖、焖、煲、酿等见长,是咸香型的菜系。高州菜里面的盐焗鸡、酿豆腐、酿苦瓜、梅菜扣肉等菜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米饭中的淀粉是在口腔中开始消化的       B . 扣肉中的脂肪在肝脏中被胆汁初步消化 C . 盐焗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       D . 一餐素荤搭配,有利于做到合理营养
  • 10. (2022七下·高州期中)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的一组对照实验:将A、B两块大小相同的新鲜馒头块,按图示进行处理,然后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后取出,向两支试管中均滴加2滴碘液,检验其中的淀粉的分解情况.该组对照试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

    A . 唾液淀粉酶是否可以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B . 唾液淀粉酶是否与食物的消化有关 C .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是否与食物的消化有关 D . 消化酶对食物的分解作用是否受温度的影响
  • 11. (2022七下·庐江期中) 如图为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可以证明唾液对淀粉进行了物理性消化 B . ②号试管中的淀粉会被睡液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 C .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变蓝,②号试管变蓝 D . 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 12. (2022七下·庐江期中) 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可以用坐标曲线图的形式表示,符合淀粉消化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22七下·泗县期中) 以下关于消化和吸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消化包括将食物变成小块的物理过程,也包括让营养物质分解的化学过程 B . 小肠皱襞上的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 C . 食物的消化是为了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D . 消化管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口腔和小肠
  • 14. (2022八下·顺德月考) 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或注意事项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名称

    操作或注意事项

    目的

    A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试管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B

    观察小鱼尾鰭内的血液流动

    用湿棉花包裹小鱼鰓盖及躯干

    有利于小鱼呼吸

    C

    比较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气瓶

    检测瓶中有无二氧化碳

    D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脱色后滴加碘液

    检测叶片内有无淀粉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2七下·佛山月考) 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 .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 . 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 . X表示大肠,是 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 16. (2022七下·佛山月考) 下列描述消化系统组成的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消化系统

    肝脏

    消化腺

    小肠

    B

    消化系统

    消化腺

    消化道

    口腔

    C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唾液腺

    D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2七下·佛山月考) 图甲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最顶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乙消化道的A开始消化 B . 图甲中最底层食物的主要成分的消化过程,符合图乙中的Z曲线 C . 胆囊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流入图乙所示的消化道D中 D . 食物进入大肠前,Y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 18. (2022七下·佛山月考) 下图中甲为小肠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乙为糖类、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小肠内表面的指状突起为小肠绒毛,由一层细胞构成,属于保护组织 B . 与小肠相连的大肠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C . 乙图中代表脂肪的曲线是III,在小肠内开始进行消化 D . 某人为达到减肥的目的,去医院切除一小段小肠,这样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 19. (2022七下·佛山月考) 孔子有云∶食不语,寝不言。37岁的于女士因为口中含着一只虾与家人说话,误将这只虾连壳带肉吸进了气管,经过医院医生利用支气管镜的及时治疗,成功取出了异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气体进入肺的顺序为∶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 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 . 连壳带肉的虾到达气管的通道为∶口腔→咽→喉→气管 D . 如果空气中有小颗粒,则会被气管分泌的黏液粘住,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
  • 20. (2022七下·新会月考) 丽丽在吃樱桃时将核咽了下去,樱桃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
    A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 . 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C . 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 . 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 21. (2022七下·花桥月考)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营养物质的来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B . 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 C . 使用铁制炊具以利于人体补充铁,可以防止贫血的出现 D .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 22. (2022七下·花桥月考) 下列人类的疾病中都是由于营养缺乏而引起的一组是(   )
    A . 甲肝、血友病、夜盲症 B . 贫血、侏儒症、大脖子病 C . 沙眼、佝偻病、血吸虫病 D . 脚气病、坏血病、骨质疏松
  • 23. (2022七下·花桥月考) 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 . 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 .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D .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 24. (2022七下·滨海月考) 如图表示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a、b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物质a是麦芽糖 B . 物质b是葡萄糖 C . 最早进行①的场所是食道 D . 完成②的消化液主要有肠液和胰液
  • 25. (2022七下·滨海月考)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淀粉、脂肪、蛋白质 B . 淀粉、蛋白质、脂肪 C . 脂肪、淀粉、蛋白质 D . 蛋白质、淀粉、脂肪
二、综合题
  • 26. (2022八下·高州期中) 读图分析

    临沂──沂蒙之乡,礼仪之邦,文化灿烂,食誉神州;据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临沂用膳时,对农家水饺(如图)都情有独钟。

         

    1. (1) 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其提供种营养物质。
    2. (2) 水饺皮(小麦面粉)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3. (3) 馅中的瘦羊肉最初被消化部位是,最后以的形式被吸收。
    4. (4) 乾隆帝饭毕后在“龙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这盘水饺提供,你认为主要供能的是______。
      A . 水饺皮 B . 瘦羊肉 C . 胡萝卜 D . 肥羊肉
    5. (5) 上图是御医根据乾隆帝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绘制的曲线图,你认为促使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激素是          
      A . 胰岛素 B . 甲状腺激素 C . 生长激素 D . 雄性激素
  • 27. (2022七下·新会月考) (读图理解)图1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填代号)内被完全消化。
    2. (2) 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填代号)层食物。
    3. (3) 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 (4) 图2中[]分泌的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 (5) 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该管壁及绒毛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
三、实验探究题
  • 28. (2022七下·江津期中) 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请分析以下实验

    1. (1) 该实验从唾液的作用可知淀粉在消化道的部位开始被消化。
    2. (2) 该实验装置C中的试管应该放置在℃的温水中。
    3. (3) 实验过程D中2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
    4. (4) 若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以下是上述实验的修改方案,正确的是(  )
      A . 1号:2mL唾液+37℃的温水;2号:2mL唾液+0℃的冰水 B . 1号:2mL清水+37℃的温水;2号:2mL清水+0℃的冰水 C . 1号:2mL清水+37℃的温水;2号:2mL唾液+0℃的冰水 D . 1号:2mL清水+0℃的冰水; 2号:2mL唾液+0℃的冰水
  • 29. (2022七下·高州期中) 某实验小组测定食物中含有能量多少,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食物种类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15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

    1. (1) 花生仁和核桃仁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它是花生和核桃植株通过作用,利用能,以和水为原料转化而成的。 
    2. (2) 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已知1毫升的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则每克大米含有的热量为焦。
    3. (3) 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燃烧的灰烬是,该实验中的变量是。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设置,结果取
    4. (4) 有的同学建议按照图2所示的装置在外部添加“防护罩”,这样的改进的优点在于
    5. (5) 本实验设计不合理的另外一处是       
四、资料分析题
  • 30. (2022七下·庐江期中) 【科学思维】2021年5月17~23日是第7届“全民营养周”,其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营养惠万家”。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一据教育部统计,虽然2016~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各学段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膳食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某兴趣小组收集到的不同人的饮食状况如图所示。

    资料二面粉中除淀粉外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钾、锌、镁、钙)等,某研究所分析了取自同种小麦三个不同部位的面粉样品,颜色和营养素成分如表所示。

    小麦粒的取粉切面图

    样品

    颜色

    维生素/(mg/100g)

    无机盐/(μg/g)

    B1

    B2

    B3

    蛋白质/%

    ①号

    最白

    0.07

    0.01

    0.06

    1201

    155

    178

    4845

    11.8

    ②号

    次白

    0.17

    0.02

    0.06

    1407

    254

    212

    7155

    12.9

    ③号

    最暗

    0.27

    0.02

    0.07

    1626

    355

    237

    9220

    14.1

    1. (1) 【归纳与概括】资料一的数据表明,不同人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饮食中____(填字母)的摄入量多,更容易肥胖。这是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能量。
      A . 粮谷类和肉类 B . 蛋、豆制品和肉类 C . 水果、蔬菜和粮谷类 D . 肉类和水果、蔬菜
    2. (2) 【演绎与推理】下列对于资料二中图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
      A . 取粉部位越靠近外侧,颜色越暗 B . 维生素在三种样品中的含量为①号>②号>③号 C . 面粉中无机盐的含量与其取粉部位有关 D . 蛋白质是小麦粉最主要的营养素
    3. (3) 【解决问题】面粉中富含的淀粉被食用后在消化系统内最终被分解成。面粉是否越白越好?(填“是”或“否”)。从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你对父母购买面粉的建议是
    4. (4) 面粉的颜色深浅还与出粉率有关,出粉率越高,颜色越深。100千克小麦磨出80千克的面粉比磨出70千克的面粉颜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