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2年初三历史4月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2-05-18 浏览次数:18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计46分)
  • 1. “曩(nǎ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情景的一段话。你觉得和下列哪一时期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   )
    A . 北京人时期 B . 半坡、河姆渡居民时期 C . 炎帝、黄帝传说时期 D . 尧舜禹禅让的传说时期
  • 2. 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图1、2、3,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 . 原始农业各具特色 B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 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D . 分封诸侯巩固统治
  • 3. (2021·潮阳模拟) 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
    A .     周王实行分封制 B . 秦国的商鞅变法 C . 汉武帝实行 “推恩令 ” D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4. 以下三幅图中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出(   )

    A . 中外交流频繁 B . 疆域面积扩大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政治中心南移
  • 5.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哪选项体现宋朝是一个“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
    A . 改进造纸术 B . 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C . 发明活字印刷术 D . 编写《天工开物》
  • 6. 下列史料能反映清代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经济根源的观点是(   )
    A . “恐西洋教传入,有乱中国固有道统” B . “将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C . “南夷之通商……贪而不亲,求而无厌 D . “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7. 中国象棋是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唐朝 B . “楚河汉界”源于秦末汉初的历史 C . “相”退出历史舞台开始于明成祖朱棣 D . “围魏救赵”的象棋术语源于战国时期
  • 8. (2021八上·江油期末) 李大钊曾说:“他们(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
    A . 缺乏坚决斗争意志 B .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C . 没有对外作战经验 D .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 9.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材料说明“运动倡导者”的目的是(   )
    A .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 .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 . 推动维新思想的传播
  • 10. “1936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根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内容是相同的 B .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相同的社会背景 C . 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D .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 11. 广州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发生在广州的重大事件正确的是(   )
    A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张謇创办大生纱厂、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 B .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C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 D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
  • 12. 以下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 . 铁蹄践踏,生灵涂炭 B . 民族危机,英勇奋战 C . 走上前线,支援抗战 D .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 13. 2021年11月24日,电影《长津湖》含预售票房已超56.95亿,超过了《战狼Ⅱ》,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此片讲述了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该故事发生在(   )。
    A . 北伐战争时期 B . 抗美援朝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4. 对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小岗村农民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A .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 15. 莫言在《生死疲劳》中描述道:“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三大改造 C . 人民公社化 D . 改革开放
  • 16.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颁布于(   )
    A . B . C . D .
  • 17. 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但是奴隶、妇女和外邦人都没有政治权力 B . 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C . 伯里克利改革利大于弊 D . 基本实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8. (2021·潍坊) 有人说:(英)国王受他的大臣们支配,大臣要服从议会的约束,而议会成员是由普通人选举的。这反映了英国的(   )
    A . 君主专制 B . 联邦共和制 C . 三权分立 D . 君主立宪制
  • 19. 2022年疫情防控网上学习期间,某老师上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课的资源包。下列不应该出现在其中的是(   )
    A . 电子书《联合国家宣言》 B . 纪录片《巴黎公社》 C . 微视频《共产党宣言》 D . 电影(《青年马克思》
  • 20. 对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俄国、前苏联史实进行解读错误的是(   )

    A . 图1 向西方学习,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B . 图2 废除农奴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C . 图3 亲自领导起义,十月革命胜利 D . 图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弊端日益暴露
  • 21. (2021·随县) 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18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②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③本茨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④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 22. 杜鲁门回忆:“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一演说(   )
    A . 导致柏林危机 B . 导致两极格局形成 C . 标志着冷战开始 D . 终结了朝鲜战争
  • 23. 5G技术的选择成了各国争论的焦点,选择的依据不仅是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更看重技术和价格的优势。尽管美国强力打压并游说欧洲国家限制使用华为产品,但大部分欧洲国家不支持美国遏制华为。这说明(   )
    A . 5G技术成为国际格局的核心要素 B .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再重要 C . 5G技术令美国失去了战略伙伴 D . 新技术引发国际政治的新变化
二、非选择题
  • 24.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包含着治国理政的各种制度,如加强对地方管理更是历朝维护统治的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西周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元朝疆域辽阔,行省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四:邓小平说“港人治港”有个界限和标准,就是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为解决这一制度带来的“诸侯更相诛伐”的困局,在统一后实行了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为使国家“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实行什么地方行政制度?从材料中分析与元朝相比,宋朝的地方治理有何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4. (4) 写出材料四中解决香港问题的制度名称,以及实行此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地方治理制度变化的理解。
  • 25. 展开历史上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画卷,我们在看到艰辛奋斗历程的同时,更深深震撼于辉煌业绩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材料一【殊途同归——为自由而战】

    华盛顿交出军权是美国革命最辉煌的瞬间。此前,他统率弱小的军队打赢了八年的战争;此后,他还将带领年轻的国家走过八年艰苦的历程。但所有这些都不如他此时此刻正在做的这件事伟大。

    第一个现代的,同时也是真正的印度政

    治运动,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

    后。它是由莫汉达斯·甘地领导的运

    动……他所指导的运动把勇敢的平民抗

    命和引人注意的非暴力结合在一起。

    材料二【因时制宜——创经济奇迹】

     

     

    图一 苏联“一五”期间修建的第聂伯河水电站

    图二 日本新干线

    材料三【改天换地——向梦想前行】

    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永远保持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人类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并分析两场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反映的分别发生在苏联和日本所创造的经济建设奇迹,谈谈我们能从中汲取到怎样的宝贵经验。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上述材料,以“奋斗实现梦想”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