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5-31 浏览次数:3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通辽) 厨房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天然气燃烧 B . 食品变质 C . 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D . 铁锅生锈
  • 2. (2021·北京) 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 . Ca(OH)2 B . H2CO3 C . H2O2 D . H2
  • 3. (2021·泰安) “庄稼一枝花,要靠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NH4H2PO4 B . K2CO3 C . CO(NH22 D . NH4NO3
  • 4. (2021·江西) 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其中涉及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B . 冰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 . 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 D . 雪融成水是物理变化
  • 5. (2021·长春)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都是氧化物 B . 丙的化学式为N2 C . 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4 D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6. 液化气泄漏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立即开灯检查 B . 要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 C . 立即在现场打电话报警 D . 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 7. (2015九上·绵阳期中)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C . ①② D . ①②③
  • 8. (2021·鄂尔多斯) 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 B . 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 C . 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 . 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
  • 9. (2021·青海) 下列为人体部分液体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唾液(6.6-7.1) B . 胃液(0.9-1.5) C . 胆汁(7.1-7.3) D . 血浆(7.3-7.4)
  • 10.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CuO、Fe三种粉末

    分别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B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C

    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燃烧,闻气味

    D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1·鄂尔多斯)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

    选项

    知识归纳

    A.化学与家居

    ①由含有化学合成纤维的衣料制成的衣服,牢固耐穿

    ②新装修的房屋中放置活性炭包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B.化学与出行

    ①“共享电动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减少了大气污染

    ②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应用最广泛的复合材料

    C.化学与环境

    ①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白色污染”

    ②露天焚烧垃圾以保持环境整洁

    D.化学与健康

    ①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滥用食品添加剂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镉(Cd)及其化合物在电镀、电池、颜料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镉是一种“氢前金属”,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铜之间。镉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根据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①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②H2或CO能将镉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镉

    ③镉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④硫酸镉溶液中的硫酸锌可加入镉粉除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3. (2021·江西) 向 100g 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镁溶液,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点的值为2.9 B . b 点对应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 . c 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 . d 点对应的溶液含有三种溶质
  • 14. (2021·通辽) 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则X、Y、Z、W依次可能是(   )

    A . C、CO、CO2、H2CO3 B . H2O2、O2、H2O、H2 C . CaO、Ca(OH)2、CaCl2、CaCO3 D . Cu、CuO、Cu(OH)2、CuSO4
  • 15. (2021·娄底) 在粗盐提纯的分组实验中,小民同学在计算产率时发现产率明显偏高,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造成产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 . 操作①中粗盐没有充分溶解 B . 操作④中有液体溅出 C . 操作⑤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干 D . 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二、综合题
  • 16. (2021·连云港)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
    1. (1)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

      ①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填字母)。

      a.制取成本高   b.产物无污染   c.燃烧热值高

      ②为使煤油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

    2. (2) 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有利于维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字母)。

      a.脱水米饭   b.鱼香肉丝   c.冻干水果

      ②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填字母)来补钙。

      a.C12H22O14Ca   b. FeC6H6O7   c.KIO3

    3. (3) 舱段建造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

      ①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②制取SiC的反应为  。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SiO2是由Si原子和O2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c.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质量

  • 17. 新型高导热镁合金常用作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器。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由图1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表示镁离子的符号为
    3. (3)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叫价类二维图。图3为镁的价类二维图,B处的物质类别是。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 (4) 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

      ①镁单质可以跟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金属镁和水发生反应可以生成A和一种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
  • 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从A~G中选择,填字母序号,下同)组合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完气体后,应将装满气体的集气瓶(选填“正放”或“倒立”)在桌面上。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将气体通入H装置(从m口进入),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填序号)。

      ①收集二氧化碳

      ②H中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③H中盛满水,n口连接量筒,测二氧化碳的体积

      ④H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3. (3) 小明同学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图),其突出优点是。该发生装置(填“能”或“不能”)用于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

四、科学探究题
  • 19. 化学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 (1) 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小李意外发现:当两种金属发生触碰时(如图2),铜片表面产生了气泡。

    2. (2) 【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猜想:

      小文猜想是二氧化硫:小李猜想是氧气;小华猜想是氢气。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3. (3) 【查阅资料】

      ①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体。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发生了转移。

      ②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他们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实验,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导管与图4中的装置连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文

      连接导管a与导管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

      小华的猜想正确

      小李

      选用正确方法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

      小华

      连接导管a与导管(填序号),收集气体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气体燃烧,听到轻微的“噗”声

    4. (4) 【教师释疑】图1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酸溶液中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

      【学生感悟】图3实验中,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选填“锌”或“铜”)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

    5. (5) 【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6. (6) 【延伸应用】制造钢制船闸门时,为防止铁被腐蚀,常在钢闸门表面安装比铁更活泼的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____(填序号)
      A . B . C .
五、流程题
  • 20.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请根据粗盐“制碱”的流程图(如图1)回答问题:

    1. (1) 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粗盐。海水“制碱”的产物可用作氮肥的是
    2. (2) 步骤I除杂中,操作步骤依次为:加水溶解→加过量试剂①→加过量试剂②→过滤→加适量盐酸,以下试剂①②组合选用合理的是____。
      A . ①Ca(OH)2②Na2CO3 B . ①Na2CO3②Ca(OH)2 C . ①KOH            ②Na2CO3 D . ①NaOH          ②Na2CO3
    3. (3) 步骤Ⅲ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得到饱和氨盐水,饱和氨盐水的pH值(填“>”“=”或“<”)7。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这样做的目的是,写出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步骤IV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 (5) 步骤Ⅲ的产物中NaHCO3比NH4Cl先结晶析出。请结合生产原理及图2溶解度曲线解释其原因
    6. (6)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的优点有____。
      A . 无“索尔维氨碱法”中的废弃物CaCl2生成,有利于保护环境 B . 大大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C . 将“制碱”与制氨生产联合起来,同时反应均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六、计算题
  • 21. 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 (1) 某兴趣小组打算用如图所示的整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g。
    2. (2) 在配制过程中,他们发现试剂瓶内壁附着不少气泡,由此推断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依据是
    3. (3) 为测定该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35g该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不同时间电子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不考虑H2O逸出):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锥形瓶+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

      340.00

      338.78

      335.64

      335.2

      335.20

      335.20

      335.20

      请回答:

      ①反应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                  ▲                  g。

      ②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