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作...

更新时间:2022-06-06 浏览次数:4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年北京张家口正在联合举办冬奥会。下列冬奥之“花”的形成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烟花 B . 纸花 C . 冰花 D . 水花
  • 2. (2019·河南)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 O2 B . CO2 C . N2 D . Ne
  • 3. (202九上·遂川期末) 某村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号召全村种植“富硒猕猴桃”,“富硒猕猴桃”中的“硒“指(   )
    A . 硒原子 B . 硒元素 C . 硒单质 D . 硒分子
  •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通常情况下,下列厨房中的物品放入水中形成溶液的是(   )
    A . 奶粉 B . 茶叶 C . 麦片 D . 白糖
  • 6. (2020九上·惠城期末) 学校防控新冠肺炎所用消毒液成分之一是次氯酸钠,以下反应可生成次氯酸钠,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 NaClO B . Na2O C . NaOH D . NaClO3
  • 7. 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 . 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火 C . 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 D . 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 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 甲可能是单质 C . 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 . 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1:4
  • 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 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能量改变则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 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则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10. (2021九上·乐平期末)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等质量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反应 B .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C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 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二、选择填充题
  • 11.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会产生火焰的是()

    A.铁丝            B.硫             C.镁条               D.

  • 12.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30℃时,50g水中加入10g固体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0g

    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C.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D.40℃时,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甲、乙、丙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3.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用量筒量取5mL水

    俯视读数

    B

    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镁、银、硫酸铜溶液

    C

    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

    加适量的水

    D

    软化硬水

三、填空题
  • 1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硫酸铜溶液中的阴离子,锂离子结构示意图,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2) 小强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图象,这种图象叫价类图。如图是有关碳的价类图,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物质A的化学式为

      ②物质C转化成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上饶高铁站是江西省境内停靠客运列车数量最大站,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通350公里时速高铁枢纽换乘站,“文明乘车,从我做起”。
    1. (1) 乘坐高铁时,禁止携带酒精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不要在车厢内食用臭豆腐、榴莲等食物,从分子的角度说明原因
    3. (3) 疫情防控期间,乘坐高铁时还要戴好口罩。防PM2.5的专用口罩中添加了四层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其中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4. (4) 5G信息化正是助推高铁经济换挡提速的“捷径”。列车控制的跨越式变革集中在“硅片较量”。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

      A . 甲的化学式为SiH4 B . 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 丙是由离子构成
  • 16. 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1) 三个实验中都使用到的仪器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A装置可以制取氢气的原因是;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B实验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只要在此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全部条件,改进措施是
    4. (4) C实验中,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要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并得出结论,需要对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措施是
四、综合题
  • 17.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火箭、飞机制造业等。如图是工业上利用钛铁矿,其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Ti与TiO2均为固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稀硫酸、稀盐酸等;②Cl2是一种有毒气体。

    1. (1) 钛铁矿在酸浸前要先粉碎,其目的是
    2. (2) 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3. (3) 请写出“热还原”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 18. 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含有相同的元素,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1. (1) 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且常温下B为液体C为单质,则:

      ①A的化学式为

      ②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若A、B、C三种物质含有碳元素,且B常用作气体肥料,则:

      ①写出A的一种用途

      ②C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 2021年3月20日,二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破土而出。“拉瓦锡”小组从生活中的铜制品上提取绿色的铜锈,开启“课外考古”探究。

    【查阅资料】

    ①铜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 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④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不溶于稀盐酸;

    ⑤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溶液变蓝色。

    【发现问题】

    小组同学将少量铜锈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

    1. (1) 探究一: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黑色固体是C粉;

      猜想二:黑色固体是CuO;

      猜想三:黑色固体是

    2. (2)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猜想二正确

    3. (3) 探究二:铜锈受热分解还会生成哪些物质。

      【进行实验】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依次连接装置A→B→(选填“C→D”或“D→C”);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当观察到,说明铜锈受热分解生成了水。

      观察到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进一步说明铜锈中一定含有元素。

    4. (4) 【反思与评价】

      ①装置A的作用是

      ②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计算题
  • 20. 金属涂层光纤是在光纤的表面涂布Cu-Al合金层的光纤。为测定金属涂层光纤材料Cu-Al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假设不含其他杂质):

    1. (1) 该金属涂层光纤材料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往烧杯样品中加入100 g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包括
    3. (3) 求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铝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