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26 浏览次数:11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 

    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

    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栗粒 

    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 中国古代的钱币萌芽于夏朝,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嬴秦,历经四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下列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演变(    )

               

    A . 见证了古代商业的繁荣 B . 佐证了抑商政策的合理 C . 呈现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D . 表明了古代贸易额减少
  • 3. 小明在“百度”中搜索“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察合台汗国、伊犁将军”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探究的是古代中央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
    A . 宁夏 B . 西藏 C . 新疆 D . 广西
  • 4. 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方式。与下列人物相关的历史史实所反映的主题是(    )

    A . 祖国统一 B . 中外交往 C . 民族团结 D . 抵抗侵略
  • 5.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它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 6.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下列有关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 B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C . 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D . 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 7. 科技革命是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根本性变革。近代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18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②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③本茨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④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 8.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万隆会议会场

    纳赛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A .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B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 . “非洲年” D . 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 9. (2021·达州) 19世纪60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关于美、俄、日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B . 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是资产阶级领导完成的 C . 美、俄、日三国通过革命或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 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0. (2021·苏州)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梯度性转移,而且将产业链两端即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进行转移。这反映了(   )
    A .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B . 产业由进口替代向出口主导转变 C . 世界各国利益均衡分配 D . 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逐步建立
二、材料分析题,11 小题7分,12小题9分,13小题7分,14小题7分,合计30分
  • 1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个王朝的时期,是创造了青铜文明的时期,是建立了各种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文化的时期。

    ——《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迨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汉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

    ——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图三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出现在公元前多少世纪?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和”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在政治上的典型表现是什么?
    3. (3) 据材料二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图一所示的制度在谁统治时期进一步完善?图一到图二、图三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汉字之源】

    材料一:

    图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  统一文字

    【思想之光】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文史之萃】

    材料三: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材料四:

    《大观园图》局部

    材料五: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中国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它任何文明。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中,图1中文字的发现,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2. (2) 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3. (3) 材料三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与材料四中这幅图密切相关的是清代哪一部文学名著?
    4. (4) 根据材料四、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元时期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分别是什么。
  • 13. 民主与法治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廉和玛丽加冕

    材料二:美国政治权利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治国方略的重要措施,包括总则、三编,共2281条,它确认了资产阶级财产所有制的原则和自由、平等的原则,肯定了新的土地关系,维护并保障了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新的雇佣关系,对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也作了具体规定。它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 (1) 威廉和玛丽通过哪一事件获得王位的?在他们统治时期,哪一政治体制在英国逐渐确立起来?
    2. (2) 依据材料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除图示外,“分权与制衡”还体现在哪一方面?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拿破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制定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
    4. (4)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关系的认识。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9年上半年,一群经验丰富、用意良善、睿智的政治家聚集巴黎,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紧张地做着准备。当然,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本意。……与会者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防止类似战争再次爆发,这本该是一场旨在结束战争的论战。

    ——【英】菲利普·齐格勒著,周旭译,《战争之间1919—1939》

    材料二: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应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

    ——《华沙条约》

    材料三:“这几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有时候还来势汹涵。但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股逆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开站出来予以抵制和反对。……我们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继续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继续站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一边,与各国一道,本着多边主义的理念,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摘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19年3月8日两会记者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政治家聚集巴黎”的会议名称,为什么说这个会议“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紧张地做着准备”?指出此会与后来华盛顿会议的结果构成的国际关系格局。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分别以哪个国家为首?由此形成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哪些国际力量制约单边主义,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举出一例并加以说明即可,不加以说明不给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