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3+3+3高考备考...

更新时间:2022-04-25 浏览次数:68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孔子认为∶"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孟子提倡"贤不同风而同仁",并指出"仁,人之心也。"这说明当时他们(   )
    A . 主张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 B . 强调德为才先的选才标准 C . 迎合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 D . 突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
  • 2.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十八种·尉杂》中规定∶"岁雠(校对文字)辟律于御史。"湖南省龙山县出土的《里耶秦简》也一再出现雠律令的文书,"□年四月□□朔己卯,迁陵守丞敦狐告船官□∶令史雠律令沅陵"。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
    A . 校对律法维护统一 B . 法律条文细密完备 C . 严刑峻法激化矛盾 D . 强化监察维护君权
  • 3. 据《唐国史补》载∶"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弈,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这反映了唐都长安(   )
    A . 崇奢享乐成为文化主流 B . 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C . 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D . 市民阶层活动丰富多彩
  • 4. 清前期设立台湾缺、烟瘴缺、沿边缺、苗疆缺等"边缺",由当地督抚就近拣选"熟悉风土"的官员,在提请吏部后调补地方各缺,且俸满后可不拘泥于辈分和资历,遇缺"即加优升"。这一举措(   )
    A . 解决了吏部铨选官员的弊端 B . 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 . 顺应了边疆民族自治的需求 D . 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5. 1900年11月《中国旬报》评论义和团,认为尽管义和团是"愚民","其举动可哂,其惨杀可恶,其热心则可嘉","义和团与外国争权,斯岂非中国自立之绝大起点?"该评论旨在强调义和团(   )
    A . 盲目排外且愚昧无知 B . 显示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C . 与以往农民运动无异 D . 标志国人近代主权观形成
  • 6. 1919年国民党刊物《建设》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乱象横生的原因在于帝国主义"武力的资本的侵略"和"过多生产的销路扩张"。同时期的《新青年》载文"将来资本主义必然崩坏…·…生产的方法由私据的变为公有的,分配的方法由独占的变为公平的。"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A . 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 . 社会问题根植于列强人侵 C . 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 D . 国人已明确社会变革方向
  • 7. 1928年10月17 日的《中央通告》第69号提出"所谓的工作中心。主要的是指产业区域和重要城市。在全国范围内是上海、武汉、天津、唐山、香港、广州",认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特别产业工人分子之数量上、质量上的增加实非常重要"。据此可知,中共中央当时(   )
    A . 放弃了革命统一战线 B . 仍受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C . 坚持走苏俄革命道路 D .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8.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供销合作社是城乡经济交流的一条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联合的纽带。要恢复和加强供销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使它在组织农村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表明(   )
    A . 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B .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初步形成 C . 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加快 D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 9. 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曾塑造一组女战士形象,但无论是人体还是造型,均是男性的健美多于女性的柔美,塑像的重心落在一只脚上,这使得动态的人体保持了完美的均衡。这反映了古希腊(   )
    A . 女性地位低下 B . 公民地位至高无上 C . 崇尚人文主义 D . 雕刻塑造技术精湛
  • 10. 时任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1801~1872年)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党是一家联合股份公司,贡献最多的人可以左右全公司的行为和管理。"由此可知,美国(   )
    A . 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削弱 B . 政治领导人是资本家的代理人 C . 联合股份公司发展较快 D . 两党的权力斗争影响国家管理
  • 11. 1966年起,苏联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工业企业。分期分批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即"新经济体制"。下表1966~1982年"新经济体制"实行后劳动生产率情况。

    1966-1982年劳动生产率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2年

    社会劳动生产率

    6.8

    4.6

    3.2

    2.7

    工业劳动生产率

    5.7

    6.0

    3.2

    2.1

    农业劳动生产率

    5.4

    4.1

    2.8

    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

    A . 改革并未冲破旧体制的基本模式 B . 苏联社会经济处于混乱状态 C . 改革解决了工农业间剪刀差问题 D . 苏联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 12. 图7是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黄蓝三原色椅,其直线式的装饰,红、黄、蓝三色的巧妙搭配,显得清新活泼,注重造型或用材的标新立异,强调作品的个性和艺术风格,以给人们全新的艺术感受。与这一家具设计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

    A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 . 《自由引导人民》 C . 《向日葵》 D . 《格尔尼卡》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汉以来,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招引或强制边疆少数民族入居内地,同时由于我国天气有了逐渐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逐渐南下,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迁的高潮,最终"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汉胡共政"的局面也逐渐确立,有些胡人政权的主政者是汉人,如氏族君主符坚重用汉人谋士王猛,一些汉人政权的决策层中也有不少胡人。许多少数民族上层极力推崇汉文化。如后赵的建立者羯人石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安排贵族子弟学习汉语和儒学。汉人的各方面也深受胡人影响,比如汉人头上戴冠旧习逐渐改为使用头巾。少数民族政权还十分重视族源的追溯,如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前赵),因当年刘邦曾以公主"妻冒顿",因此匈奴成了"汉氏之甥"。

    ——摘编自李学勤等编著∶《碰撞中的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公元元年前后,日耳曼人开始逐渐南迁,罗马人允许甚至鼓励日耳曼人越过边境来当兵和务农,罗马的产品、技术和思想也影响着日耳曼社会的许多领域。3世纪,在西迁的匈奴人压迫下,日耳曼各部族被迫西移,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大迁徙由此而生。在这场"蛮族入侵" 中,日耳曼人逐渐成了罗马的军队将领、政府官员,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冲击下最终走向瓦解。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人种分布发生剧变,西欧为日耳曼人各分支所占据,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法兰克人等,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西欧的语言也随之改变。形成日耳曼语、拉丁语两大语系。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

    达地区的统治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文明。正如恩格斯所言;"日耳曼的文明固然效仿了罗马人的样式,然而却完全独立地发展起来。"

    ——摘编自李秀珍主编;《西方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民族迁徙和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相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相比,魏晋民族迁徙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民族迁徙的意义。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朝坚持的国际秩序强调等级,注重礼仪,并以此为基础谋求地区与天下的秩序。近代的国际秩序则标榜平等,注重实利,使用以强权作为支撑的公理来构筑国际秩序。19世纪中期之后,面对近代国际秩序的冲击,清朝先是被迫接受,后在列强示范下,变为主动要求平等实利的国际秩序。传统礼部、理藩院的外事职能逐渐被总理衙门与驻外使馆取代。

    说明∶单箭头表示指挥关系,双箭头表示协商关系,虚线双箭头表示交涉关系。

    —据李文杰∶《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依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海陵王完颜亮在位12年间(1149~1161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于是否任用非女真族人历来存在两种不同主张。海隆王主张在女真责族控制下。联合各族统治者共同维护金朝的统治。1156年。海陵王下令"罢中书门下省",废除原来的平章政事官;下令"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仿汉制设枢密院,由朝廷任命枢密使、副使主管军事;同年派刑部尚书等11人分别在大兴府、山东路等地拘收原侵官地和荒闲牧地、僧尼道士占据的田地等,授予南迁的猛安谋克.户耕作。1151年初置国子监。以《九经》《十七史》及百家之言教育学生。1153年定贡举程试条理格法,1156年命以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海陵王的改革措施有的为以后统治者所继承,奠定了金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摘编自黄风岐∶《金海陵王改革与迁都燕京》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陵王改革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陵王改革的影响。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和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的建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的内容包括∶(1)巴黎和会及其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德国的《凡尔赛条约》,以及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的一系列条约);(2)国际联盟的建立;(3)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体系是列强在战后建立的亚太地区的新国际关系体系,这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当我们站在战争的废墟上环视全球的时候,我们清楚地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政治地图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的国际事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关联。该体系建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其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导致崩溃。

    —摘编自徐蓝∶《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特点以及该体系的建立给当时的国际格局带来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的原因。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林巧稚(1901~1983年),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妇女的生活卫生习惯及疾病的调查。让很多人不理解。林巧稚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负责组织了大规模子宫颈癌的善查和防治。她带领自己的团队克服思想上、物质上的困难,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使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同一时期。林巧稚推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妇女宫颈涂片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直到今天仍具价值。她曾主编《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农村妇幼常识问答》等科普读物,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够从中受益。1965年,年过花甲的她,仍然活跃在农村巡回医疗的第一线。在湖南湘阴农村,白发苍苍的她仍步伐轻快,在关公潭、新泉等村镇坎坷不平、多雨泥泞的田埂上来回奔走。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听得见"林老"的亲切称呼。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09月18日)

    1. (1) 根据材料,概括林巧稚对中国现代医学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巧稚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现代医疗工作者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