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

更新时间:2022-04-14 浏览次数: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开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图中甲指的是(   )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2. (2) “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 .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 . 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 . 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 . 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3. (3)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①国相比,我国气候更多样 B . 与②国相比,我国对外贸易更便捷 C . 与③国相比,我国邻国更多 D . 与④国相比,我国热量更充足
  • 2.   2021年5月11日,我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2021年6月,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表为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1. (1) 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   )
      A . 人口总数下降 B . 城镇人口减少 C .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D .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 (2)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数已超过乡村人口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城市教育水平高于乡村 B . 城市医疗条件好于乡村 C . 城市空气质量比乡村优 D . 城市就业机会更多
    3. (3) 我国适时调整生育政策有利于(   )
      A . 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B . 协调城乡人口比例 C . 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D . 提高人口素质
  • 3. 下图为我国陕北民居邮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邮票中民居所处的地形区是(   )
      A . 青藏高原 B . 黄土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四川盆地
    2. (2) 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B . 冬冷夏凉,降水多 C . 全年炎热多雨 D . 全年温和湿润
    3. (3) 该地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 . 土壤盐碱化 B . 湿地围垦 C . 森林锐减 D . 水土流失
  • 4. 下图示意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区地处湿润地区 B . 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C . 甲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 . 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2. (2) 下列地理现象的分界线与该线大致重合的是(   )
      A . 7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 B . 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C .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 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 5. 下图为我国某大河流域示意图,依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该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的河段是(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2. (2) 造成“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人为原因有(   )
      A . 气候干旱 B . 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C . 降水集中,多暴雨 D . 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 6. (2020八下·郑州月考)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在国家的帮助和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政通人和,实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下图中左图是澳门劳动力就业分布情况图,右图是澳门的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澳门(     )
      A . 位于珠江口东岸 B . 位于珠江口西岸 C . 与深圳市相邻 D . 与广州市相邻
    2. (2) 下列产业部门在澳门占比重最大的是(     )
      A . 制造业 B . 服务业 C . 高新技术产业 D . 农业
    3. (3) 澳门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 位置优越 B . 地形平坦 C . 资源丰富 D . 劳动力充足
  • 7. (2019八上·桑植期末) 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 . 林地 B . 耕地 C . 草地 D . 沙漠
    2.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 . 种植业 B . 林业 C . 水产养殖业 D . 畜牧业
  • 8. 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发达的工业区往往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图显示的工业基地是(   )
      A .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 沪宁杭工业基地 D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 (2) 图中甲表示的铁路线是(   )
      A . 京沪线 B . 京广线 C . 京九线 D . 京哈线
二、解答题
  • 9.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盘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作为新能源之一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易受台风影响的城市主要位于区域。(填字母)
    2. (2) 区域B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区域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该省区聚居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区域C显著的地形特征是,当地有一种特色食品叫“糌粑”,主要制作材料是
    3. (3) 根据图中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来判断,四大地理区域中,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填字母)
    4. (4) 在甲、乙两幅气候图中,其中一幅是广州的气候图,另一幅是北京的,符合北京气候的是图
  • 10. (2019八上·镇平月考)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据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长江的大支流汉水上游的A水库的渠首开始引水,经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北抵天津市、市。
    2. (2) 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从图中信息我们可以得知,中线工程能够自流输水是因为
    3. (3) 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的局面,除南水北调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
  •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糖心”苹果是产于阿克苏的一种高甜度的苹果,因其果核部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糖心”,故称之为“冰糖心”苹果。

    材料二:图一是“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区域图”,图二是“阿克苏地区略图”。

    1. (1) 图中甲城市是,地处天山北侧。途经甲城市的是我国东西最长的铁路
    2. (2) 图二中的阿克苏河属于(填内流河或外流河),它与东北的松花江丰水期都在夏季,试分别说出两河丰水期都在夏季的不同原因。阿克苏河:。松花江:
    3. (3) 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甜度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②
    4. (4)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苹果果汁加工业发展迅速,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其主要原因:①;②
  • 1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地区略图和三江并流区域图

    材料二: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巅峰时刻,全民沸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1. (1) 澜沧江与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一起,在云南省西北部穿越(填山脉名称)自北向南并行奔流,形成了“三江并流”景观。“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地区,该地水能资源丰富,试分析原因:
    2. (2)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民族之间茶马互换的贸易通道。茶马古道云南段主要从河谷地区经过,是人口、村庄比较(填稀少或集中)的地区,其原因与河谷地区的坡度相对比较(填陡峻或平缓)有关。
    3. (3) 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诞生于亚欧板块和板块的热烈“拥抱”。
    4. (4) 下列可能影响珠穆朗玛峰身高的因素有(   )

      ①人类活动②地壳运动③台风④测绘技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