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台州椒江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卷五年级科...

更新时间:2022-06-24 浏览次数:1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 1.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 月亮 B . 镜子 C . 关闭的电灯 D . 燃烧的蜡烛
  • 2. 下列工具中,与汽车反光镜原理相同的是(   )。
    A . 放大镜 B . 家用穿衣镜 C . 三棱镜 D . 眼镜
  • 3. 地球内部的结构与(   )的结构相似。
    A . 篮球 B . 鸡蛋 C . 鹅卵石 D . 乒乓球
  • 4. 小明是五年级男生,他的体重指数是16千克/平方米,他的体重指数属于(   )。

    体质项目

    男生正常范围

    女生正常范围

    体重指数

    (千克/平方米)

    肥胖:≥24.2

    肥胖:≥23.0

    超重:21.5-24.1

    超重:20.6-22.9

    正常:14.4-21.4

    正常:13.8-20.5

    A . 正常 B . 超重 C . 低体重 D . 肥胖
  • 5. 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   )。
    A . 看不到任何物体 B . 能看到白墙 C . 能看到衣服 D . 能看到镜子
  • 6. 中国古代将一天定为(   )个时辰。
    A . 6 B . 12 C . 24 D . 36
  • 7. 下列图示表示光的反射的是(   )。
    A . B . C . D .
  • 8. 浙江南部地区,地势高低起伏,坡度较缓,低矮的山丘连绵不断。据此判断,浙江南部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A . 高原 B . 平原 C . 山地 D . 丘陵
  • 9. 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插入水中,所看到的现象应该是(   )。
    A . B . C . D .
  • 10.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脑干 D . 脊髓
  • 1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雨后彩虹 C . 看书阅读 D . 水中倒影
  • 12. 页岩的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它是一种(   )。
    A . 沉积岩 B . 岩浆岩 C . 变质岩 D . 火山岩
  • 13. 下列成语或短语,涉及光的传播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鱼翔浅底 B . —叶障目 C . 三点一线    D . 立竿见影
  • 14. 门窗合页(如图所示)与我们身体中(   )的作用相似。

    A . 关节 B . 肌肉 C . 骨骼 D . 韧带
  • 15. 电影院应选择(   )的布料做窗帘。
    A . 颜色深、比较薄 B . 颜色浅、比较薄 C . 颜色深、比较厚 D . 颜色深、比较薄
  • 16. 后天要科学考试了,小科很紧张。下列有助于他缓解压力的方法是(   )。
    A . 暗自发愁 B . 学习到深夜 C . 适当运动 D . 想办法请假
  • 17. 背对阳光喷水,我们就有可能看到美丽的人工彩虹。这个实验与三棱镜实验相类似,其中充当三棱镜角色的是(   )。
    A . 空气中的尘埃 B . 空气中的小水珠 C . 空气 D . 太阳
  • 18. 如图是楠溪江的狮子岩,其形成原因可能跟(   )有关。

    A . 风化 B . 火山喷发 C . 流水 D . 冰川
  • 19. 如图是雅丹地貌中的一种,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 . 火山喷发冷却后 B . 雨水的侵蚀冲刷 C . 海浪的拍打冲刷 D . 风卷沙子的磨蚀作用
  • 20. 下列计时工具从简单到精确,正确排序的是(   )。
    A . 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 B . 水钟→石英钟→机械摆钟 C . 石英钟→机械摆钟→水钟 D . 石英钟→水钟→机械摆钟
  • 21. 在数摆摆动次数时,若小球从B点出发,小明和小红提出了4种数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从B到C,再回到B算一次 B . 从O到C算一次 C . 从B到C算一次 D . 从B到O算一次
  • 22. 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的步骤有(   )。
    A . 感官感受→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B . 感官感受→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C . 感官感受→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D . 感官感受→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做出反应
  • 23.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最主要原因是(   )。
    A . 水的作用 B . 流水的作用 C . 人类乱砍伐森林等行为破坏环境 D . 地壳的运动引起
  • 24. 有关火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火山喷发是地壳的运动造成的 B . 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后成为沉积岩 C . 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也有好处 D . 火山喷发会改变地形地貌
  • 2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B . 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彩色轮时,彩色轮视觉上会变白色 C . 发生日食时,太阳、月亮、地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 D .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二、综合题。(50分)
  • 26. 光的研究。
    1. (1) 小明先把三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第一次用手电筒照射,使光进入小孔;第二次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照射。

      ①在图1中用箭头分别画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光前进的路线

      ②这个实验说明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2. (2)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给图2的潜望镜加上镜子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 27. 小兰同学看到一则信息——我国某一地区植树造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

    时期

    水土流失面积

    植树造林前

    200000平方米

    植树造林后

    80000平方米

    植树后增减数

    减少120000平方米

    1. (1) 根据上面的资料,你猜测: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土地坡度大小 B . 植物覆盖面积的多少 C . 雨量的大小 D . 土质
    2. (2) 比较植树造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水土流失的越少。
      A . 土地坡度越小 B . 植物覆盖面积越多 C . 植物覆盖面积越少 D . 雨量越小
    3. (3) 下图是小兰对此做的一个相应的模拟实验,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的实验照片。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小兰在研究时应该控制不变的因素:(   )。

       
      A . 土地的坡度、雨量的大小 B . 有无植被、土地的坡度 C . 雨量的大小、有无植被 D . 土质、有无植被
    4. (4) 小兰这个实验中,喷水时最先被冲走的是 (   )。
      A . 细小的泥沙 B . 小石子 C . 植被 D . 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 (5) 小兰这个实验中,甲容器内没有植物覆盖,乙容器内有植物覆盖,实验时“流下来的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
      A . 甲比较浑浊,乙比较干净 B . 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C . 两个都一样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28. 心脏工作模拟实验。
    1. (1) 水模拟,吸耳球模拟, 用手挤压吸耳球模拟心脏的
    2. (2) 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一分钟后手会觉得(填“吃力”或“轻松”),从而可以证明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很辛苦。
    3. (3) 下列做法不利于我们健康的是(   )。
      A . 合理休息 B . 适当锻炼 C . 无休止的做作业 D . 保持心情愉快
  • 29. “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以下材料:不同长度的摆绳(10、15、20、25、30)厘米;不同的摆锤,用圆圈大小表示,其中1号、4号和5号球大小相同。

    1. (1) 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应选择(   )。
      A . 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2号和3号球各一个 B . 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4号和5号球各一个 C . 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2号和4号球各一个 D . 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3号和5号球各一个
    2. (2) 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他们选择了3个1号球作摆锤,摆绳长度分别为(30、25、20)厘米,请将摆绳长度填入下面表格内。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表

      我选择的摆绳长度(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   )

      18

      18

      19

      18

      25

      13

      13

      13

      13

      (   )

      8

      8

      8

      7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