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03-17 浏览次数:7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A和B分别代表的是(   ) 

     

    A . 洛阳  涿郡 B . 洛阳  江都 C . 长安  余杭 D . 长安  洛阳
  • 2. “元朝疆域图”中的上方空白方框是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天的北京);而右下方空白方框则是我国的宝岛台湾,它在当时的名称以及元朝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A . 琉球     澎湖巡检司 B . 流求        澎湖巡检司 C . 流球     宣慰使司 D . 小琉球      宣慰使司
  • 3. 某个皇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这里提到的“君王”是指(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高祖 D . 唐高宗
  • 4. 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里的“人”是指:(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宇文化及
  • 5. 武则天爱惜人才。有位人才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里提到的“人才”是指(   )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柳公权 D . 骆宾王
  • 6.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①  ②  ③  ④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7. (2016七下·腾冲期中) 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珍品是(  )

    A .        B .        C . D .
  • 8.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A .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 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C . 将文成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D . 把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9.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 . 吴道子 B . 阎立本 C . 颜真卿 D . 欧阳询
  • 10.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 
    A . 黄巢起义 B . 藩镇割据 C . 安史之乱 D . 朱温建立后梁
  • 11.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诗句出自《不第后赋菊》,该诗的作者是(   ) 
    A . 安禄山 B . 史思明 C . 朱温 D . 黄巢
  • 12.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符合该材料描述的职权和作用的官职是(   ) 
    A . 知州 B . 通判 C . 节度使 D . 转运使
  • 13. 汪洙(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这表明宋代(   ) 
    A . 尚武风气盛行 B . 社会风气比较开 C . 藩镇混战割据 D . 全国读书风气深厚
  • 14.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   ) 
    A . 寇准 B . 宋太宗 C . 宋真宗 D . 宋高宗
  • 15. 金庸先生著《射雕英雄传》已过六十多年,至今被翻拍成影视剧达十多次。该剧(书)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短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靖康之耻”是指(   ) 
    A . 陈桥兵变 B . 澶渊之盟 C . 金灭北宋 D . 元灭南宋
  • 16. 《满江红·写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匈奴”指的是(   ) 
    A . 匈奴人 B . 契丹人 C . 党项人 D . 女真人
  • 17. 《陆游集》中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最能说明(   ) 
    A . 北宋时财政收入全靠南方地区 B . 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 . 北宋时江苏经济发达 D . 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 18.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该画反映了宋代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这幅名画指的是(   ) 
    A . 《耕获图》 B . 《货郎图》 C . 《清明上河图》 D . 《韩熙载夜宴图》
  • 19.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忽必烈 C . 完颜阿骨打 D . 耶律阿保机
  • 2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创作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 文天祥 B . 白居易 C . 李白 D . 陆秀夫
  • 21. 歌曲《爱我中华》中有一句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融合时形成的民族是(   ) 
    A . 蒙古族 B . 回族 C . 满族 D . 藏族
  • 22.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 
    A . 枢密院 B . 宣政院 C . 御史台 D . 中书省
  • 23.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这是《窦娥冤》里窦娥被冤斩前的经典台词,《窦娥冤》的作者是(   ) 
    A . 关汉卿 B . 郑光祖 C . 白朴 D . 马致远
  • 24.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东西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
二、材料解析题I: 
  • 25. 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赝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材料三:中书奏: .... .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 ,逆纳价钱;若半年纳,限出息-分;-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四:魏继忠上言 :“宜假钱别置 ...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足矣。”

     ——以上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反映北宋时期的社会现象以及北宋政府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变法在经济领域中的三项主要措施。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4. (4)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三、材料解析题II: 
  • 26.  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统一篇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南宋)《示儿》 

      材料一: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缓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郭沫若 

       材料三:“贞观之风一朝重振。” 

       ①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名字。 

       ②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南宋“北定中原”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2. (2) 盛世篇 

       ①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选官制度。 

       ②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郭沫若所称赞的帝王在历史上的地位 

       ③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在历史上的称谓。 

    3. (3) 发展篇 

       图①    图②    图③

       ① 图①为2007年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古沉船中的“青白釉铺首执壶瓷器”,青白瓷被赞誉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考古学家认为,“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生产该瓷器的制瓷中心。 

       ② 图②是出现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纸币,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纸币的名称。 

       ③图③是南宋时我国南方新兴的一种纺织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纺织原料。 

    4. (4) 开放篇 

       图④            图⑤ 

       ① 根据图④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诗句“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大清。”中“东海”所指的国家。 

       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⑤高僧为后世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四、综合探究题: 
  • 27.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皇帝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图⑤ 

     材料一:“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疆(宇)之内宴如也。” 

     ——《隋书·高祖纪》 

     材料二:“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欧阳修(北宋) 

     材料三:“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资治通鉴》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忆昔》 

     材料五:“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我太祖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周, 

     广南、江南、荆湖、西川,一举而下,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无祸乱 

     之忧。”                                                   ——范仲淹(北宋)  

    1. (1) 根据图①和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 (2) 根据图②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阳修赞美的皇帝是谁?他在位期间的盛世局面在历史上称作什么? 
    3. (3) 根据图③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是对哪位皇帝的评价?她在位期间的国号是什么? 
    4. (4) 根据图④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诗的作者是谁?该诗描述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盛世景象? 
    5. (5) 根据图⑤和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仲淹评价的是哪位皇帝?他和后继的皇帝都抑制武将、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造成了什么样的政治局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