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03-17 浏览次数:5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 2. 隋唐时期,一批粮食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 .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 .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 3.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国措施中的共同点是 (   ) 
    A . 抗击突厥 B . 任人唯亲 C . 创立殿试制度 D . 重用人才
  • 4. 下侧机构设置示意图反映了隋唐时期的(   ) 

     

    A . 郡县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刺史制 D . 行省制
  • 5. “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A . 回纥 B . 南诏 C . 靺鞨 D . 吐蕃
  • 6.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最适合于下列哪位诗人? (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崔志远
  • 7. 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国家是(   ) 
    A . 天竺 B . 新罗 C . 波斯 D . 日本
  • 8.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 . 释迦牟尼 B . 鉴真 C . 玄奘 D . 阿倍仲麻吕
  • 9. 如果设计“唐朝书法艺术”这一主题板报,以下哪一位不能入选(   ) 
    A . 颜真卿 B . 吴道子 C . 柳公权 D . 欧阳询
  • 10.  唐朝后期的政治态势是(   ) 
    A . 藩镇割据 B . 外戚专权 C . 民族政权并立 D . 南北朝分裂
  • 11. 唐朝末年爆发的哪一次农民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巾起义 D . 黄巢起义
  • 12. 唐朝灭亡后,中国又陷入政权分立局面,历史上称为(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三国时期 C . 南北朝时期 D . 五代十国时期
  • 13. (2017七下·合浦期中) “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赵匡胤 D . 李世民
  • 14.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话。材料表明宋朝(   ) 
    A . 等级森严 B . 商业繁荣 C . 重农抑商 D . 重文轻武
  • 15. 宋代采取对策改变武将专横跋扈的局面,下列属于这方面改革措施的是(   ) 

     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③重用武将平定全国 

     ④领兵权与发兵权分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6. (2019·菏泽)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
    A . 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B . 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 C . 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D . 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
  • 17. 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的内容是(   ) 

     ①募役法    ②方田均税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保甲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8. 下面搭配正确的是(   ) 
    A . 契丹族——完颜阿骨打 B . 党项族——元昊 C . 女真族——耶律阿保机 D . 蒙古族——怀仁可汗
  • 19.  1206年,我国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 
    A . 北宋、辽、夏、金 B . 南宋、辽、夏、金 C . 南宋、西夏、金、元 D . 南宋、西夏、金、蒙古
  • 20. 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他(   ) 
    A . 对皇帝忠心耿耿 B . 遭到奸臣的谋害 C . 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D . 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 21. (2019·垦利模拟)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汉代长安 B . 唐代洛阳 C . 北宋东京 D . 元朝大都
  • 22. (2017·龙东)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 . 唐朝 B . 南朝 C . 北宋 D . 南宋
  • 23. 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是(   ) 
    A . 汉朝 B . 隋朝 C . 宋朝 D . 唐朝
  • 24. (2019七下·惠民月考) “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A . 蕃坊 B . 市舶司 C . 蕃市 D . 知府衙门
  • 25. 在第九届中美电影节上,《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   ) 
    A . 统一蒙古草原 B . 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 . 建立蒙古国 D . 创制蒙古文字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 26. 下面是小明绘制的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 (1) 请在空格处填充相关内容。 

       北宋结束了A(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与辽和西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议和后,北宋与辽和西夏处于并立局面。后来B(政权)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1127年,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登基称帝,定都,史称南宋。 

    2. (2) 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时战时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①辽的哪位统治者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②写出辽和北宋之间在宋真宗在位期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后双方签订的盟约是什么? 

       ③北宋和西夏之间后来议和的内容是什么? 

       ④写出南宋抗击B政权的一位英雄人物,并举出一个相关战役。之后南宋和B政权之间议 

       和,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 

    3. (3) 结合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谈一谈你的看法。 
  • 27.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盛唐气象。 

     【文字解读盛唐】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经济展现盛唐】 

             
     

     

     

     

     

     

     

     

     

     图1 

     

     图2 

     

     图3 

     

     图4 

     【文物考证盛唐】 

             
     

     

     

     

     

     

     

     图5:唐戴帷帽(胡服)女子骑马雕塑 

     

     图6: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图7:唐朝墓葬出土的大食人俑 

    1. (1) 上述材料均出自唐太宗之口,他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2. (2) 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3. (3) 唐太宗把哪位大臣比作一面使自己“明得失”的镜子?“以史为镜”,他在政治上有哪些建树(举出两点即可)? 
    4. (4) 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 (5) 图1和图2生产工具中彻底解放了人力的是哪一个?图3代表了唐朝哪一种类瓷器的高超工艺?图4是唐朝都城平面图,写出这个城市的重要地位。 
    6. (6) 【诗歌描绘盛唐】 

       唐诗是对唐朝社会和生活的描述,将下面四个诗句填写在相应的横线处。(填写序号) 

       a.体现民族和睦的是      b.体现经济繁荣的是 
       c.体现文化灿烂的是      d.体现社会开放的是

       ①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②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③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7. (7) 请结合教材和以下文物,撰写一篇小短文,从不同方面印证盛唐气象。 

       要求:内容需包含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指出唐朝能出现这种盛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表述成文,1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