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12月联考物理...

更新时间:2022-03-15 浏览次数:1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B .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C . 1N=1kg·m·s-2 D . “秒”“克”“千米”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 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 速度、速度的变化量、质量 B . 位移、平均速度、加速度 C . 时间、加速度、力 D . 路程、速度、力
  • 3. 每年端午龙舟比赛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时,可将队员看成质点 B . 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 C . 获得第一名的龙舟,位移一定最大 D . 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
  • 4.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关于石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块下落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 . 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 . 重石块的重力加速度比轻石块的重力加速度大 D . 两块石块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
  • 5. 如图所示,汽车在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 , 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 , 加速度为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 . 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 不论汽车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a的方向与的方向一定相同 D . 汽车在做加速运动时惯性更大
  • 6. 从上海开往杭州的某列车进入杭州站。关闭发动机后,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能正确反映其运动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7.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如图所示,一个中国结悬挂于点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对中国结的拉力的反作用力是中国结的重力 B . 中国结对绳子的拉力是由于绳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 中国结的重心可能不在通过OA的直线上 D . OA一定竖直
  • 8. (2020高一上·湖州期中) 下面是教材中的四幅图,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B . 乙图是在真空管中将鸡毛,小铁片同时由静止释放,释放后两者下落快慢相同 C . 丙图实验中,按压两镜面之间的桌面,刻度处光点位置变化说明桌面发生了形变 D . 丁图中,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即为总位移,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 9. 一运动员做了一个罕见而困难的一字马运动而爆红网络。如图,她在走廊里用腿支撑墙,使自己静止于两墙之间(全身离地一定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她受到3个力的作用 B . 墙壁对脚的弹力沿着小腿的方向 C . 墙壁对她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她的重力大小 D . 若换一双鞋底更粗糙的运动鞋,则人受到的墙壁对她的摩擦力变大
  • 10. (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 在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上,中国选手苏炳添在100m的半决赛中取得了9.83s的好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是电子计时器时代首位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我们把苏炳添的这次比赛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假设苏炳添加速了2.83s,则匀速阶段的速度大小最接近是(   )
    A . 11.9m/s B . 10.2m/s C . 11.0m/s D . 13.1m/s
  • 11. 小陶、小盛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走向教室,如图所示,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m,两人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都成θ角,大小都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θ=45°时,最省力 B . 当θ为30°时, C . 当θ越小时,人对水桶的作用力就越大 D . 不管θ为何值,两人提总比一人提省力
  • 12. 如图所示,某健身爱好者利用如下装置锻炼自己的臂力和腿部力量,在O点系一重物C,手拉着轻绳且始终保持轻绳平行于粗糙的水平地面。当他缓慢地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OA拉力大小保持不变 B . 绳OB拉力变小 C . 健身者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变大 D . 绳OA、OB拉力的合力变大
  • 13. (2019高一上·梅州期末) 物体A的质量为1 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 N的作用,则下图中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g=10 m/s2)(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14. 水平面上某物体从t=0时刻起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3s后又立即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停止后物体不再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物体从t=0时刻算起6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15m B . 该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2m/s C . 该物体减速后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1m D . 该物体减速后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3m/s
  • 15. 台风利奇马刮倒了很多树木,志愿者要扶正树木。某志愿者将质量不计的绳子绑在某颗倾倒的树木上,然后用力F拉绳,已知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志愿者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 F的两个分力F1、F2都能产生扶正的效果 B . 绳对树的拉力大于树对绳子的拉力,树就能被扶正 C . 如志愿者拉绳的力大小保持不变,树从倾斜到扶正的过程中,志愿者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小 D . 如志愿者拉绳的力大小保持不变,树从倾斜到扶正的过程中,地面对志愿者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物块甲和质量为2kg的物块乙放在水平面上,用轻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两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如图所示,物块甲受到一个向右的逐渐增大的推力,两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F=8N时,甲刚好要滑动。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

    A . 两物块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5cm B . 两物块静止时,物块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N C . 两物块静止时,随着F增大,物块乙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 D . 若突然撤去F,则在撤去F的瞬间甲的加速度为2m/s2
三、实验题
  • 17.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
    1. (1) 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 (2) 已有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细绳套、橡皮筋、铅笔,如图所示的器材中还需要选取____;
      A . B . C . D .
    3. (3) 实验室老师提供的橡皮筋和细绳套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结点”应该选择(选填“O”或“O′”);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4. (4) 关于此实验的操作,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b、c两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 B .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定都比橡皮筋的拉力小 C . 两次拉橡皮筋时,要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 .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互成的角度一定为90°
  • 18.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 (1) 如图甲、乙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计时器,其中甲装置用的电源是____;
      A . 交流220V B . 直流220V C . 直流8V D . 交流8V
    2. (2)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 .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 . 在调节木板倾斜度补偿小车的阻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C .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 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3. (3) 已知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的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实验时改变所挂砝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此图像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 . 小车与木板之间存在摩擦 B . 木板倾斜角度过大 C . 所挂砝码的总质量过大 D . 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四、解答题
  • 19.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但由于发动机故障而发射失败,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
    1. (1) t=17s时,火箭的速度。
    2. (2) 火箭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 20. 如图所示,冰壶运动是一项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投掷类高雅运动,有人把冰壶称做“冰上国际象棋”。在一次比赛中,掷球运动员在掷球区的栏线前松手,冰壶沿着冰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营垒”的中心.已知从松手到停止的运动过程中,冰壶的位移x=40m,所经过的时间t=20s。
    1. (1) 求冰壶在此过程中平均速度v1大小;
    2. (2) 求冰壶在此过程中加速度a的大小;
    3. (3) 求位移x1=30m处时冰壶速度v2的大小。
  • 21. 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N垂直于板面,大小为FN=kv2 , 其中v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的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如图所示),滑板做5m/s的匀速直线运动,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108kg,试求:(sin37°=0.6,cos37°=0.8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
    1. (1) 水平牵引力F的大小与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N的大小;
    2. (2) 比例系数k;
    3. (3) 如果改变牵引力F(未知量)的大小,该运动员可通过调整滑板与水面的夹角保证匀速运动,当滑板与水面的夹角为θ时,求此时的速度v的表达式(用题设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 22. (2020高一上·江山期末)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10kg 的箱子,在平行于斜面、大小为 120N 的拉力 F 作用下沿倾角为 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往上滑动,5s 后改变拉力的大小使箱子恰好能沿着斜面向上匀速滑动,箱子匀速运动 7s 后撤去拉力 F 让箱子继续在斜面上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长,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g 取 10m/s2 , sin =0.6,cos =0.8)则:

    1. (1) 箱子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力F是多大;
    2. (2) 箱子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
    3. (3) 撤去拉力 F 后经多长时间箱子回到出发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