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西片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更新时间:2022-03-14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留心周围的生活情景,你会时刻从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下列关于力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理老师推桌子没有推动,这是因为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 . 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蹬地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同学们投出去的实心球因为受到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 D . 数学老师在走动的过程中,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1 s时,和t=3 s时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 2 N   6N B . 2 N   4 N C . 0 N   4 N D . 0 N   0 N
  • 3. 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浮力和压强越大 B . 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C . 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排水量减少 D . 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建的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
  • 4.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装有适量的水,将两个体积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甲、乙杯中水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A、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 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和FB , 两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分别为p和p , 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和F′,则(   )

    A . ρA>ρB , FA=FB , p>p , F>F′ B . ρA>ρB , FA=FB , p=p , F<F′ C . ρA<ρB , FA<FB , p=p , F>F′ D . ρA<ρB , FA<FB , p=p , F=F′
  • 5. 取一根长为15cm、内部横截面积为1cm2的带有刻度的直筒塑料管,在底部扎上橡皮膜后,称得它们的总质量为2g.向管内倒入10g水,使它竖直漂浮于某液体中,如图所示,观察到橡皮膜恰好变平时,管外液面比管内液面高2cm.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装有水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12N B . 管外液体对底部橡皮膜产生的压强大小为1000Pa C . 管外液体密度约为0.83×103kg/m3 D . 若在管上方施加竖直向下0.012N的力,当管再次静止时,则管浸入深度增加1cm
  • 6. 如图所示,边长为0.1m、密度为的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面积为的水平桌面中央,现将竖直向上的拉力20N作用在物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 B .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N C . 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30Pa D .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30N
  • 7. (2021·杨浦模拟) 有一轻质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10牛重的水。若将重为5牛的物块浸入水中(水不溢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3牛,则放入物块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 . 一定为10牛 B . 一定为15牛 C . 可能为12牛 D . 可能为13牛
  • 8. 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捏成船形再放入水中,它会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乙所示。两次橡皮泥重力分别为G、G , 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V、V , 浮力分别为F、F , 排开水的质量分别为m、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G > G B . V > V C . F = F D . m < m
  • 9.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工件,假设一直径为2m,高为3m的圆柱体被钢绳吊着缓慢沉入水中,在下沉过程中,工件的底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随着h的增大,钢绳拉力F , 物体所受浮力F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1×103kg/m3 , g=10N/kg,则该圆柱体的重力是(   )

    A . 9.42×104N B . 1.884×105N C . 7.536×105N D . 由于圆柱体材料密度未知,无法求得圆柱体所受重力
  • 10.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物体的质量是900g B .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 . 物体的密度是 D . 物体的底面积是
二、填空题
  • 11.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汽车匀速行驶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的。如果不系安全带,汽车一旦发生碰撞突然停止运动,乘客与车身发生碰撞,会对人身造成伤害。行驶的汽车受到碰撞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2. 如图所示是足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运动员使用头球改变球的运动轨迹,说明,运动员顶球的过程中可能头部受伤,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3. (2021·杨浦模拟) 如图所示仪器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观察并记录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右下图示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此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的关系,实验过程中V2-V1表明了

  • 14. (2021·青浦模拟) 如图所示,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烧杯的水面。若向烧杯中再注入少量的水后,烧杯底所受水的压强,木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木块所受的浮力。(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5. (2021·徐汇模拟) 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金属块,将其浸没在水中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牛,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牛。剪断细线后金属块开始下沉,在其下沉过程中水对金属块下表面的压力,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上述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不考虑水的阻力,金属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牛。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 17. 如图所示,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用力挤压侧面,大塑料瓶中气体的压强增大,此时会看到小瓶下沉。松开手后,大塑料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悬停的小瓶又上浮。请你从力和运动的角度解释小瓶的沉浮现象。

五、实验题
  • 18. 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实验如图所示。

    1. (1) 实验所用物块的重力是N。
    2. (2) 通过乙、丙两图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为N。
    3. (3) 由丙图和丁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无关。
    4. (4) 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为N。
    5. (5) 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6. (6) 根据本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所用小物块的体积为cm3(g取10N/kg)。
    7. (7) 本实验的探究顺序很重要,如果按照乙、丙、丁、戊、甲的顺序探究,则可能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原因是
  • 19.                  
    1. (1)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课上,小芳和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①在小芳设计的甲,乙、丙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也用于以下(选填序号)实验中。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滑块从斜面上滑下,通过其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②比较乙图和丙图所示实验现象,可以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的大小有关。

      ③小华根据丁图的两次实验得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小芳却指出该实验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相同。

    2. (2) 小明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①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利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②比较图2中两图所示实验现象,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大小有关。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可知: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选填“大”或“小”)。

      ③在实验结束后,小明改用拉力传感器水平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直线运动,得到了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0~3s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当木块所受的拉力F=4.1N,则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选填序号)。

      A.4.1N

      B.4N

      C.4N或者4.1N

六、计算题
  • 20. 如图所示,一块被细线拉着的正方体木块处在水面上。开始时,有总体积的露出水面,此时细绳的拉力为0.5N。已知绳不可伸长,可以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木块边长为0.1m,容器底面积为0.05m2 , 容器底有一阀门K。求:

    1. (1) 木块的密度。
    2. (2) 打开阀门使水缓慢流出,当细绳断裂的一瞬间关闭阀门,此过程中排出水的体积为多少?
    3. (3) 在绳断后木块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断绳的瞬间相比怎样变化?改变了多少?(水的密度为1000kg/m3 , g取10N/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