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17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 1. (2016七下·眉县期中)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 促进民贞观之治 C .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 结束了分裂局面
  • 2. 唐朝农业发达,生产技术先进。该时期出现的生产工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育心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一工具是(   )
    A . B . C . D .
  • 3. “万股告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当时北宋实施的政策是(   )
    A . 八股取士 B . 尊孔崇儒 C . 重农抑商 D . 重文轻武
  • 4. 史论即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或科学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 . 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B .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 C . 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 .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 5.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如图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鉴真东渡 B . 玄奘西行 C . 张骞出使西域 D . 文成公主入藏
  • 6. 某历史学习小组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史事整合成一个学习单元,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唐朝的(   )
    A . 建立与统一 B . 巩固与发展 C . 繁荣与开放 D . 兴盛与衰亡
  • 7.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 . 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 . 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 . 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示意图。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西汉、唐代、北宋的南北方户口数一览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

    材料四: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变、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1. (1) 根据朝代更替顺序,将年代尺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2. (2) 概括b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3. (3) 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随着清朝君臣固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边疆治理】 

    清朝前期

    新疆

    西藏

    台湾

    设置机构或官职

    A

    B

    C台湾府

    【皇权强化】

    材料一: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张习孔等《明朝大事本末》

    材料二:军机处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科技发展】

    晚明涌现了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等一批科学巨匠,但明清的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1) 请写出表格中A、B的内容。
    2. (2) 明太祖废丞相的主要理由是什么?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3. (3) 试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任选两个方面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