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2-03-17 浏览次数:2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 1. (2018·潍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A . 提高了人民地位 B . 完成了国家统一 C . 加速了民族独立 D . 建成了社会主义
  • 2. 下图是某场战争我国军队佩戴的袖章,这场战争被称为真正的“立国之战”,铸就了“民族精神的底座”。这场战争发生在(    )

    A . 19世纪40年代 B . 20世纪40年代 C . 19世纪50年代 D . 20世纪50年代
  • 3. 如图是一幅创作于 1953年的中国漫画。图中士兵对着被折断的炮口说道:“ 让我们的矿山工厂歌唱!不许你们这些家伙怪叫!”(US是美国的简称)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 大力发展工业旨在巩固国防 B . 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得到好转 C .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D . 重点放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4.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材料说明(    )
    A . 人民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支持 B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 我国初步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D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 5. 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B .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 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 6.   1958年4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为,公共食堂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这表明人民公社(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公有化程度高 C . 民生商品供应足 D . 增强国防实力
  • 7.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帝国主义国家封锁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D . 文化大革命运动
  • 8.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 B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D . 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 9. 下列各项可为研究 “小岗村引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最有价值的史料是(    )
    A . 18户村民签订的《承包责任书》 B . 小岗村村民的回忆录 C . 长篇纪实小说《小岗村的故事》 D . 电影《十八个手印》
  • 1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现象的变化表明(    )

    时间

    时间

    计划管理的商品

    计划供应出口商品

    1985年

    1985年

    188种

    70种

    1987年

    1987年

    32种

    36种

    A . 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 .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 11. 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是全国第一座保险试点城市,也是最早为海外加工动画的城市,在这里创办了国内首家通过报刊公开招股的公司……这座城市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 这反映了(    )
    A . 深圳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B . 深圳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 C . 国企改革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D .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 12.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并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C . 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党章,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13.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 . 民族区域优惠政策 B . 西部大开发政策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依法治国的政策
  • 14. 澳门回归祖国后,由于澳门与葡萄牙的历史联系,葡萄牙与欧盟、北约和美国的良好关系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同欧盟、北约和美国关系的十分有利的因素。近年来,中国与葡萄牙语世界的关系在不断发展。材料反映了澳门回归(    )
    A .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B . 有力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C . 促进了澳门地区的持续稳定繁荣 D . 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范例
  • 15. 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关于两岸交流,习近平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表达了大陆领导人(    )
    A . 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意愿 B . 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 . 认为实现祖国和平统已没有任何障碍 D . 打破两岸隔绝状态的意愿
  • 16. (2020·石景山模拟) 分析下图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 . 人民解放军军种日益完备 B . 人民解放军装备渐趋先进 C . 人民解放军指挥更加成熟 D . 人民解放军作战愈加勇敢
  • 17. (2021九下·沧州渤海开学考)   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
    A .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 .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 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
  • 18. “联大第 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中国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材料中“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主要在于(    )
    A .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 . 亚非国家大力支持 C . 美国国际地位下降 D . 华约成员国的团结
  • 19. 应美方邀请,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2021年3月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合中美交往的历史,对以下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

    交往方式

    相关数据

    战争冲突

    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军伤亡73万,美国直接战费超过200亿美元

    双边贸易

    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4.06万亿元,增长8.8%

    A . 中国在双边贸易中正处于顺差 B . 朝鲜战争为中国赢得和平环境 C . 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D . 朝鲜战争给中美双方带来损失
  • 2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下列梦想都曾是我们的追求,按实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独立梦、强国梦、飞天梦、回归梦 B . 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C . 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 D . 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
  • 21. “细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位“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这位杰出的人物就是我国的农业科学家(    )
    A . 袁隆平 B . 邓稼先 C . 杨振宁 D . 侯德榜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出现了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典型。其中,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折射出的时代风貌是(    )
    A . 恢复生产,建设新中国 B . 阶级斗争深深渗入到人们的意识中 C . 从“计划”走向“市场” D . 投身火热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 23. 漫画《三代赶集》反映了王军一家几代人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 物质多少的变化 C . 生活习惯的改变 D . 传统观念的转变
二、非选择题(2题,共24分)
  •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材料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

    ——摘编自人民网《大国外交》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原则”是什么?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原则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突破。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今天,形成怎样的外交布局?
    4. (4) 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如何更好发挥国际影响力的认识。
  •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建国之后的百年中国梦可划分为前三十年 (1949-1978)、后三十年(1979-2013)以及新三十年(2014-2049)。3个30年分别形成了3个时代的3个领导核心:前30年是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后30年是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时代;而目前则有望形成以习近平为“改革开放新设计师”的全面综改时代,其影响力应该会辐射到整个新30年。

    一一摘编自光明网《回望、守望及展望:建国后百年中国梦之三个三十年》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和“改革开放时代”各两例科技成就。
    2. (2)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