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一块铁块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 . 将它熔化成铁水 B . 把它轧成薄贴片 C . 磨掉铁块的一个角 D . 从地球运到月球
  • 2. (2020八下·兴化期中) 下列对密度定义式的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 3. 图示的四种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柳絮飞舞 B . 梅花飘香 C . 樱花飘落 D . 尘土飞扬
  • 4. 大功率电子元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排热被,把它覆盖在电子元件上,能大幅度降低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度,排热被能排热是因为石墨烯(   )
    A . 熔点高 B . 导电性好 C . 导热性好 D . 弹性好
  • 5. (2018·南通) “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
    A . 分子间有引力 B . 分子间有斥力 C . 分子间有空隙 D . 分子是运动的
  • 6.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金器。黄金可以被做成极薄的金箔,主要是因为黄金的(   )
    A . 延展性好 B . 硬度大 C . 弹性好 D . 密度大
  • 7. 将质子、氢原子、水分子、夸克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氢原子、夸克、质子 B . 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 C . 水分子、夸克、氢原子、质子 D . 氯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
  • 8. (2019·徐州)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 . 车胎 B . 车把 C . 车轴 D . 脚踏板面
  • 9. (2020八下·扬州期中)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煤油

    0.8×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0.9×103

    1.0×103

    2.7×103

    水银

    13.6×103

    8.9×103

    A .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 B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 . 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 10. (2020八下·淮安期中) 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气球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是(  )

    A . 手对气球的压力 B . 气球对手的支持力 C . 气球受到的重力 D . 桌面对气球的支持力
  • 11. (2013·南京) 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12. 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坐标中表示出来,根据图象同学们认为:①>=> ;②= ;③m1=m2>m3>m4;④V1=V2>V3>V4 ,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二、填空题
  • 13. (2020八下·徐州期中) 光年是的单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根据哈勃定律推断,星系在(选填“靠近”或“远离”)我们而去。
  • 14. (2020八下·扬州期中)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周围有绕其运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A/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

  • 15. (2020八下·广陵期中) 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cm3 , 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 , 则牛奶的质量为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玻璃棒用丝绸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使有机玻璃棒和橡胶棒都带电,则在(a)图的做法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在(c)图的做法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在(b)图中观察到的现象与(选填a或c)图相同。

  • 17. 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施加的力越大,瓶子的形变程度就越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把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总质量是500g,它所受重力的大小是N,其施力物体是

  • 18. 在下列数字后面添上恰当的单位:
    1. (1) 一只鸡蛋的体积约为50
    2. (2) 一只普通啤酒瓶装满水,水的质量约为750
    3. (3) 人的密度约为1.0
三、综合题
  • 19. 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保温瓶不能满足需要.同学们经过讨论,为保障药品在0℃以下存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冷藏盒.

    1. (1) 其中药品应放置于(A/B)处,另一处空间放置低温物质.
    2. (2) 关于保温盒填充材料,你选择(铝合金/发泡塑料/砂石).
    3. (3) 关于放置在保温瓶内的低温物质的选择,小明认为只要放普通冰块即可,小华却认为应该放置由盐水凝固而成的冰块(简称“盐冰”).你支持的选择.
  • 2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净化器

    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其工作过程(如图甲)是: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时,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流到负电路栅板时,带电灰尘被吸附。此后经过活性炭层时,化学有毒气体被吸附,排出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洁净空气量(CADR)是反映其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CADR值越大,其净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其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CADR:(V:房间容积;t:空气净化器使房间污染物的浓度下降90%运行的时间),其铭牌如表:

    型号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产品净重

    洁净空气量 (CADR)

    S89型

    220V

    44W

     10kg

    138m3/h

    1. (1) 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
    2. (2) 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说明分子在
    3. (3) 为了方便移动这台净化器,在它的下面装上轮子,目的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4. (4) 某房间的使用面积为18m²,高度是3m,此空气净化器(能/不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
    5. (5) 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 请计算出面积为18m2 , 高度是3m的房间空气的质量
四、实验题
  • 21. 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

    ②如图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对应长度L1'、L2';

    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

    1. (1) 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填写序号);
    2. (2) 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有关。
  • 22. 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量一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 (1)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2. (2) 如图乙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B.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C.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D.往烧杯中加水,直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3. (3) 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4. (4)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g/cm3
    5. (5) 在一旁观看的小华同学认为该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明显(偏大/偏小),只利用原有实验器材,改进实验步骤,即可消除这一人为偏差,其方法
  • 23. 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 ρ1),细线,按下列步骤测量河水的密度。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⑵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1

    ⑶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河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

    ⑷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河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⑹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河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 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则m2=g;

    ⑺计算河水的密度,则河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物理量用符号表示)。某次测量中测得m=133.5g,m2=91.4g,m3=76.2g,已知ρ1=8.9×10kg/m3 , 则可算得ρ=kg/m3;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明测出的河水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 24. 班级里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第一组记录的数据如表1所示:

    实验序号

    物体质量/kg

    物体重力/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

    1

    0.1

    1

    10

    2

    0.2

    2

    10

    3

    0.3

    3

    10

    1. (1)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 (2)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并且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3. (3) 某同学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绘制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答:

    4. (4) 第二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研究小组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分析实验数据,第二组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选填正确或错误),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被测物体

      形状

      重力

      橡皮泥

      正方形

      4.8N

      圆形

      42N

      三角形

      3.6N

    5. (5) 第三小组经过精确测量,并在互联网上与不同地区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合作,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表3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由表分析g值相同的城市是:;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25.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 (1) 实验时为测量滑动摩擦力,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3. (3) 比较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 (4) 刚开始小明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N。
    5. (5) 小明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大小为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6. (6) 小明在作图丁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N。
五、作图题
  • 26. 根据要求作图:

    1. (1) 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2. (2) 如图乙所示,画出图中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 (3) 如图丙所示,小球从斜面上O处滚下,经过A、C最后停在B处,画出小球在C处时受力示意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六、计算题
  • 27. 某空瓶质量为300g,装满冰后总质量为750g,过了一段时间后,冰全部熔化成了水。已知 ρ=0.9×103kg/m3 , ρ=1.0×103kg/m3 , 求:
    1. (1) 空瓶的容积;
    2. (2) 冰全部熔化成水的体积;
    3. (3) 需向瓶中再加多少g的水才能将此瓶重新装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