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

更新时间:2022-03-17 浏览次数:107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历史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列博物馆与占埃及文明有关的是(    )
    A . B . C . D .
  • 2. “他这次的东征却是印度与希腊世界接触的开端,具有深远的影响。自此,希腊化的工业制品、美术与思想,都经过印度河输入印度。”“他”是(    )
    A . 亚历山大 B . 凯撒 C . 屋大维 D . 克伦威尔
  • 3. 下列形势图可用于研究(    )

    A . 阿拉伯帝国崛起 B . 罗马帝国的扩张 C . 亚历山大东征 D . 查理曼帝国建立
  • 4. 西欧封建社会初期,日耳曼人占有大片土地,建立庄园。以下对西欧庄园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封建领主与佃户之间是雇佣关系 B .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一单位 C . 庄园因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渐繁荣 D . 庄园佃户劳役的多少由领主决定
  • 5.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材料介绍的是(    )
    A . 明治维新 B . 倒幕运动 C . 大化改新 D . 黑船叩关
  • 6. 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英国麦价上涨的原因是(    )

    A . 中世纪农业革命后生产工具的进步 B . 工业生产队粮食需求量增大 C .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D . 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致货币贬值
  • 7.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材料反映的是(    )
    A . 探寻新航路 B . 文艺复兴运动 C .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 早期殖民掠夺
  • 8. 这部法律为国会也就是立法单位确立了它在政府体制里的强势、常设、独立的地位。法官的独立性也因此获得了保障,不再受任命他们的行政官——国王和他的诸相所左右,这部“法律”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拿破仑法典》
  • 9. 阅读下表,分析“商人议员”参政的主要原因在于(    )
    时期1660-1690年1690-1715年1715-1754年
    议会次数7106
    议员总数204018741869
    商人议员总数75(3.7%)148(7.9%)136(7.3%)
    其他商人议员98(4.8%)70(3.7%)51(2.7%)
    商人首次出任议员的人数62(3%)118(6.3%)93(5%)
    平均每由议会商人首次出任议员人数8.911.815.5
    A . 英国成了日不落帝国 B . 英国商人把控英国议会 C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 D . 英国商人主导三角贸易
  • 10. 某本书的开篇写道:“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材料介绍的内容来源于(    )
    A . 1787年美国宪法 B . 《大宪章》 C . 《共产党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1. 18世纪初,俄国的近代工商业开始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形成。1718年生铁产量达到160万普特,跃居世界前列。到1725年,已建立起240多个近代工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 . 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军事实力增强 B . 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C . 彼得一世改革增强了俄国国际地位 D . 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经济发展
  • 12.   1870年,日本出现了一家小型船务和贸易公司“九十九商会”、公司选用一面有三个菱形的旗帜作为标志。三年后,这家公司改名为“三菱商会”,在日本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主要得益于(    )
    A . 殖产兴业 B . 废藩置县 C . 地税改革 D . 文明开化
  • 13. 下图是某位历史人物的卡通版。下列事件与他生活时间最接近的是(    )

    A . 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 B . 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C .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D . 贝多芬完成《英雄交响曲》
  • 14. 战争所造成的破坏更难以估计。前线的战士和后方的居民心理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战争开始时的那种盲目热情和短期战争的幻觉消失了,……到1917年各交战国都已精疲力竭,经济极端困难,工人罢工,农民夺地,民族起义连续不断,特别在中欧集团各国和落后专制的俄国形势更为严峻……而对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决心加速结束战争。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立组织是轴心国集团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B . 对立组织是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 C . 凡尔登战役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 D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 15. 俄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二月革命 B . 十月革命 C . 彼得一世改革 D . 1861年农奴制改革
  • 16.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反映了(    )
    A . 美国意在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地区的关系 B . 英国实现了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目的 C . 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宰割,成为最大受害者 D . 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
  • 17.   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五位、欧洲第四位上升为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4%上升为1937年的10%。苏联工业高速发展的事实体现了(    )
    A . 苏联在二战中赢得国际声誉 B . 苏联农业基础十分发达 C . 苏联模式的弊端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18.   1914年甘地回国后,受到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他的主张也深得资产阶级和国大党稳健派的支持。他带领印度人民进行反英斗争,争取民族独立。这场斗争是(    )
    A . 印度民族大起义 B . 华夫脱运动 C . 卡德纳斯改革 D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9.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生产更多的商品……政府应该担负经济管制的任务,当金融、工业巨头的行为违反公众福利时,政府必须迅速干预并保护公众利益。”这种现象出现在(    )
    A . 苏联 B . 美国 C . 英国 D . 日本
  • 20. 下表为1932-1939年世界部分国家的飞机产量,由此可见(    )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法国 (600) (600) (600) 785 890 743 1 382 3 163
    德国 36 368 1 968 3 183 5 112 5 606 5 235 8 295
    意大利 (500) (500) (750) ( 1 000) ( 1 000) (1 500) 1 850 (2000)
    日本 691 766 688 952 1 181 1 511 3 301 4 467
    英国 445 633 740 1 140 1 877 2 153 3 827 7 940
    美国 593 466 437 459 1 141 949 1 800 2 195
    苏联 2 595 2 595 2 595 3 578 3 578 3 578 7 500 10 328
    A . 苏联飞机产量居于世界首位得益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 美国在1932-1935年飞机产量少主要是受到二战影响 C . 德国、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纷纷走上法西斯进路 D . 英国飞机产量1939年仅次于德国主要是受到一战影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陈同学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后,想编写一本《世界近现代史》,右边是她完成的部分目录。

    1. (1) 请你参照第一、二节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三节内容。
    2. (2) 请你依据本书主题,按照第一章样式续写第二章目录(至少写出两节)。
  • 22. 阅读并分析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将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只写序号)。
    2. (2) 将上述图片分成两类(只写序号),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维新早期,日本派出了庞大的欧洲考察团,在长达一年九个月的摸索考察里,探索出一条以日本自身政治与法律制度特点、本国的儒家与神道思想和西洋的科学技术主义相结合的独特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其中岩仓使团造访德国便找到了日本迫切需要的国家发展模式,由国家来主导工业发展,俾斯麦的铁腕政策和强权理论,这些都为日本今后势力向海外扩张埋下伏线。

    ——摘编自元坤《第三只眼看日本》

    材料二:地主、贵族时农奴的束缚永远消失,未来的几十年将重新拟定地主绅士与农奴的关系,以及土地的所有权;从前为地主耕种土地的农民,将可得到依双方协商结果的部分土地;大部分的土地并不是直接交给农民个人,而是先交给公社,地主的损失由国家以债券和农民付款的方式赔偿,农民须付给政府补偿金,分49年偿清。

    ——《农奴解放令》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亦称“三R新政”。下图为“蓝鹰运动”。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考察后日本做出的重大抉择并概括其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性质及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救济”行动与罗斯福新政哪项措施有关分析“蓝鹰运动”与新政期间哪项法律实施有关。罗斯福新政有何特点?
    4. (4) 给上述材料拟一个主题。
  • 24. 歌曲是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国歌】《马赛曲》

    材料一:歌词由鲁日・德・李尔在1792年4月创作。

    【工人之歌】《国际歌》

    材料二:《国际歌》是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硕歌。这个名称来源于“第一国际”,原法语歌词由巴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创作。

    【胜利旋律】《喀秋莎》

    材料三:《喀秋莎》创作于1938年,由民谣歌手丽基雅·齐斯兰诺娃首次演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是一首二战时苏联经典歌曲。

    【民族战歌】《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材料四:光未然、冼星海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创作。该歌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2019年6月,该歌曲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首歌曲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这首歌歌颂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代表性战争各一例。
    5. (5)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些歌曲体现了怎样的家国情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