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21 浏览次数: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9·怀化)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冰水共存物 B . 汽水 C . 洁净的空气 D . 矿泉水
  • 2.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符合题意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B . 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 . 衣服成分中的涤纶、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 D . 为了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 3.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取块状药品 C . 测溶液pH D . 检查气密性
  • 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稀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 .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汞原子的体积发生改变 C . 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5.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2CO         C+O2CO2             2CO+O22CO2

    A . 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 . 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 . 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 . 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 6.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采用甘氨酸亚铁【一种含铁营养剂,化学式为(NH2CH2COO)2Fe】作助剂,来合成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占领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国际制高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甘氨酸亚铁是由7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 . 甘氨酸亚铁由19个原子构成 C . 甘氨酸亚铁可以用来防治贫血 D . 甘氨酸亚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7
  • 7. (2020·海城模拟)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 . 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8. 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 . 石灰水变浑浊 B . 小气球变瘪 C . 探究盐酸是否过量 D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9. 用注射器向盛有一定量CO2气体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Na2CO3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到B的过程中容器内气压增大 B . 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OH- C . B、C两点对应溶液均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D . A、B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成分不相同
二、填空题
  • 10. 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请根据下列生活中的事实填空。
    1. (1) 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塑料保鲜膜 B . 橡胶手套 C . 棉布围裙
    2. (2)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填序号)
      A . 馒头 B . 清蒸鱼 C . 烤牛肉 D . 清炒芹菜
    3. (3) 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4. (4) 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是因为
  • 11. 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根据以下符号回答:

    ①2NH3 ②Ca2+ ③SO2④OH- ⑤H2O

    1. (1) 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2. (2) ①表示两个
    3. (3) 由②和④构成物质的化学式
    4. (4) ③中数字“2”的含义是
  • 12. 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 (1) 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上图中的字母)。
    2. (2)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④A、C物质都是有机物

      ⑤B、C都是氧化物

    3. (3)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 (2) 图2中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
    3. (3) 图3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M”或“N”)。
    4. (4) 据图3分析,若M物质中混有少量的N物质时,提纯M物质最好采取的方法是
  • 14. 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
    1. (1) 生活中常见的不锈钢容器属于(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 (2) 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特别容易生锈,通常可以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用大量稀盐酸除铁锈时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 (3) 现在需设计实验(如图所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三、综合题
  • 15. 化学趣味课上小芳同学想用氯化钠做一个趣味实验,但现有的氯化钠中混有氯化钙。小芳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除杂,请你协助小芳进行实验并回答问题。

    1. (1) 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2. (2) 反应①的现象是
    3. (3)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 16.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分析并计算:

    1. (1) 欲配制14.6%的稀盐酸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填序号)。

      a.量筒             b.烧杯             c.托盘天平 d.玻璃棒             e.漏斗             f.胶头滴管

    2. (2) 用稀释后的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完全反应后,将锥形瓶内的混合物过滤,请计算: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