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21 浏览次数: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缺铁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C . 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 .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会影响环境
  • 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氧化钠、NaO B . 氧离子、O2+ C . 氨水、NH3·H2O D . 铝元素、Cl
  •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蒸发溶液 D . 闻气体气味
  • 4. 氧化铟(In2O3)是制造触摸屏的主要材料。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B . 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 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D . 氢氧化铟的化学式为In(OH)3
  • 5. 茶叶、咖啡中均含有咖啡因,它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8H10N4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咖啡因属于氧化物 B . 咖啡因由四种元素组成 C . 一个咖啡因分子中含24个原子 D . 咖啡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9.5%
  • 6. 下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先点酒精灯后通CO B . 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C . a中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 D . 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 7. 甲酸( 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质量比为1:1 B . 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 C .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8. 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

    B.白磷在水中燃烧

    C.防止铁丝生锈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A . A B . B C . C D . D
  • 9.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主要实验操作

    A

    NH4Cl固体(尿素)

    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

    B

    NaNO3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Na2CO3(NaH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D

    CuSO4溶液(ZnSO4)

    加入过量的铜,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图1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3℃时,丙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乙物质 B . A,B,C溶液中,B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 将相同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1℃,B析出晶体最多 D . A,B,C三种溶液中,只有B是饱和溶液
  • 11.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盛有一定质量BaSO4和BaCO3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

    B.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C.等质量的CaCO3粉末分别与足量的浓度为5%和10%的稀盐酸反应

    D.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A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 . C→F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 . 物质C可以用作气体肥料 D . B→D的方程式为:
二、综合题
  • 13.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2. (2) 从图中选出实验室既可用来制取氧气又可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H2时,若欲收集干燥、纯净的H2 , 则收集装置(A-F中选择)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
    4. (4) 若要用装置G收集甲烷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气体。
  • 14. 不用火、不用电,只需拆开发热包倒入凉水,就能享用美食的自热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查阅资料】

    Ⅰ.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碳酸钠和铝粉。

    Ⅱ.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 (1) 小明买了一盒自热米饭,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请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方程式;同时发热包内固体物质变硬、结块,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明猜想发热包的物质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远离明火”,其原因可能是
    3. (3) 小明向使用后的发热包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明认为该气体可能是a。H2;b。①(填化学式);c。H2和CO2的混合气体。

    4. (4) 【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丁装置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证明猜想c符合题意

    5. (5) 【总结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做出如下反思:

      A 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 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C 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投放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15. 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ClO2中Cl的化合价为
    2. (2) 请写出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4. (4) 请写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 (5)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三、计算题
  • 16. 兴趣小组用氧化铜样品(含少量杂质铜)进行了如下实验:用一定量的稀盐酸溶解5g样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00g滤液,向滤液加入NaOH溶液,所得实验数据如图:

    1. (1) 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的步骤为:、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2. (2) 从图可知,加入的NaOH溶液先跟滤液中的(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图中B点溶质成分为
    3. (3) 求加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