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2-03-08 浏览次数:5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努力壮大经济规模 

     ②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注重发展质量 

     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同等富裕 

     ④要转换增长动力,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 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    ) 
    A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转向以人民为中心 B . 经济建设始终保持着高速度高质量发展阶段 C . 目前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D . 现代化经济体系由初步建立发展到完善阶段
  • 3. 一辆横穿四川凉山州最贫困地区的火车,被称为“小慢车”。小慢车没有空调,没有餐车,没有卧铺,运行里程全长353公里,票价几十年都没有变,最低两元,几乎每10分钟停靠一站,成为沿线群众经商购物、求学就医、走亲访友的便民车。这列小慢车(    ) 

     ①有助于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收入差距的消除    ②让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④有利于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2021年10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对于共同富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共同富裕有助于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②共同富裕要求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平均分配 

     ③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④实现共同富裕就是指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富裕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5. “一键点击”,机器人自动完成扫地、拖地,智能家电让做家务更轻松;“一声令下”,电视、空调、加湿器等家电迅速响应,智慧家居让生活更舒适;最大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从零加速到时速100公里只需29秒,比亚迪新款电动车让绿色出行更加舒心。上述材料说明(    ) 
    A .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 .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C . 创新让生命充满活力 D .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 6.   2021年9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2位,较2020年上升2位,连续9年排名稳步上升,这说明国家非常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因为(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国家依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2020年10月28日,首届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郑州举行,发布了《郑州共识》,开启了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1年12月1日2日,以“携手共建黄河九省区教育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通过九省连线、视频互动的方式在线举行。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的举行可以(    ) 

     ①促使黄河流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协同发展 

     ②促使黄河流域人才队伍交流合作协同发展 

     ③加快黄河流域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 

     ④改变黄河流域教育发展现状,解决升学难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事业,是因为教育是(    ) 
    A . 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B . 谋生的唯一手段 C . 战胜困难的力量之源 D . 成功的唯一途径
  • 9. 18年前,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一飞冲天,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愿望。18年后,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18年来,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惊险往返,到出舱行走;从单艘飞船,到空间站……星辰大海,中国人步履未停!从材料中,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A . 我国不断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航天梦想已经实现 B . 我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创新步伐 C . 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改变我们生活 D . 中国已驶上创新强国快车道,创新驱动我国发展
  • 10.   2021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党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下列有关教育的论点正确的是(    ) 
    A . 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B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 . 教育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D . 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 11. 我向总理说句话,留言直达国务院。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展建言征集活动(    ) 

     ①使互联网成为权力监督的主体     

     ②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 

     ③扩大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下表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与途径和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参与政治生活 

     
     

     途径和形式 

     
     

     ① 

     
     

     王某参加本县出租车价格调整听证会 

     
     

     民主决策 

     
     

     ② 

     
     

     市教育局公开教育经费支出情况信息 

     
     

     民主决策 

     
     

     ③ 

     
     

     肖某某被选民们选为本县的人大代表 

     
     

     民主选举 

     
     

     ④ 

     
     

     刘某向村民说事会提出厕所改造建议 

     
     

     民主监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1年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终于走完了研究论证、民意征集、起草草案和审议通过的程序,真正成为第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法规。该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材料表明我国(    ) 

     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坚持科学立法     

     ③建设政治文明    ④保障民生改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4. 在第四个“宪法宣传周”来临之际,小德准备参加法治知识宣讲,下列能够入选的观点是(    ) 

     ①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②“法制”是静态概念,“法治”是动态概念;“法治”的内涵要比“法制”大 

     ③党的十八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⑤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①②④
  • 15. 李桓英同志是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她对党忠诚、心怀祖国,始终心系人民健康福祉,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卫生健康事业;她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勇于探索创新,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破解麻风病防治的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宣传褒扬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在他身上你感受到的传统美德有(    ) 

     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风范 

     ③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由此可见,中国承办北京冬奥会能(    ) 

     

    A . 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彻底满足人民需求 B .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快速跻身发达国家 C .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D . 推动经济大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 17. 今天,无数青年在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他们有的钻研科学,用实验室里的青春换来我国科研领域的发展进步;有的在奥运场上拼搏、奋斗,以中国热血挑战世界……他们共同彰显了(    )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③自强不息、坚持实干的奋斗品质 

     ④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对全面二孩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会增加社会负担,影响社会发展 B . 我国将不再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 . 将彻底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D . 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19.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符合此要求的有(    ) 

     ①秋天在田间焚烧秸秆     

     ②随手捡起校园垃圾 

     ③使用无磷洗衣粉洗衣     

     ④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0. (2021九上·铁锋期末)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推进珠海横琴新区与澳门一体化建设,把横琴澳深度合作区打造为澳门居民生活就业“新空间”、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平台”。对此举认识正确的是(    )
    A . 促进台湾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 B .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C . 激活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D .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
  • 21.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上太阳升……”这几句歌词来自一首传遍社交网络的歌曲《2035去台湾》。引发两岸热议,这首歌曲反映了(    ) 
    A . 大陆网友想去台湾旅游的美好愿望 B . 两岸民众渴望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 C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D . 反对“台独”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 22.   2021年9月25日,中国公民孟晚舟回国,她在中国政府包机上写下的感言中说到:“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我以祖国为傲以华为为傲。”能让孟晚舟有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 

     ①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3.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经济、科技、文化等事业蓬勃发展,人民收入较快增长,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 .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 . 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 . 我国坚持实行改革开放 D . 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4.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发展有信心    ④拥护党的领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5.   2021年10月27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在京开幕。对话会以“增进文明对话、共塑亚洲未来”为主题,持续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对话会的主题启示我们,面对多样文化要(    ) 

     ①加强对话,消除差异    ②照搬他人,摒弃自己 

     ③互学互鉴,取长补短    ④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6. 在东南亚,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在非洲,在拉美,中国的朋友遍天下新征程上,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步履更加坚定。关于新型国际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现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②其构建需要各国与周边国家结成同盟关系 

     ③其构建需要各国坚持多边主义道路     

     ④有助于化解矛盾分歧谋求和平发展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7. 中共中央、国务院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了2021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    ) 

     ①掉念大屠杀中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②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牢记战争带来的灾害 

     ③表明中国人民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坚定立场 

     ④记住我国与日本之间的仇恨,化仇恨为发展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8.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①是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 

     ③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所有需要     

     ④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9.   2021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中非关系为什么好?中非友谊为什么深?关键在于双方缔造了历久弥坚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那就是“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    ) 

     ①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③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在世界格局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0.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小娟同学在读到《左传》这句话时,联想到了我国面对当今世界的态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共建共享,主导世界政治新格局     

     ②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③坚持合作共赢,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     

     ④坚持相同对待,忽略各国发展的不同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简答题 
  • 31. 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当前,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发展中“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原创性的创新需要加强,“少年强,则中国强。”因此,加强创新,必须重视教育。 

     为什么说加强创新,必须重视教育? 

  • 32. (2021九上·江油期末) 小清家的后面有一条小河。以前人们常在河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浑浊起来,鱼虾不见踪影,人们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小河边建了一家造纸厂,厂里的污水违规排放直接进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对此,下列人员发表了言论。

    小清父亲说:“造纸厂解决了村里100多人的工作问题,只要有钱赚,这点污染算不了什么。”

    村民王爷爷说:“造纸厂能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它违规排污,对村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太大,得不偿失。”

    厂长说:“虽然造纸厂赚了点钱,但购买治污设备开销太大,没有必要。”

    1. (1) 上述言论中哪些人的说法不妥?你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解释?请你任选一个人的话作答。
    2. (2)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一句你的观点。
  • 3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数据来源于2019年9月27日中国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                      
     

     主要代表成果 

     
     

     主要方面 

     
     

     政策沟通 

     
     

     与136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共签署195份合作文件 

     
     

     设施交通 

     
     

     开通中老、中泰、匈塞、雅万等国际区际、洲际铁路 

     
     

     贸易畅通 

     
     

     设立了18个自由贸易区;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交易近65万亿美元 

     
     

     资金融通 

     
     

     对外直接投资超90亿美元 

     
     

     民心相通 

     
     

     与113个国家峰结不同护照下的互免签证协定、实施100个工程 

     

     有同学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的工作,与青少年无关。”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评析该同学观点。 

三、材料分析题 
  • 34. 团结协作  互利共赢 

     材料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2021年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这相当于在家门口为外商设摊开了一个“全球超市”,让各国企业和消费者“卖全球”“买全球”。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演讲,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材料二:2021年2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习近平发表题为《凝心聚力》,继往开来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的主旨讲话,强调,中国愿同中东欧国家团结协作、合力应对。双方可以加强联防联控和疫情防治经验交流,探讨开展传统医药合作,提升卫生医疗合作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愿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有关国家提供疫苗,为推动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和使用作出贡献。 

    1. (1) 依据上述材料一,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依据上述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是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 
    3. (3) 请根据上面材料二,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问题,并回答该问题。 
  • 35. 【改革促发展 共享暖民心】 

     材料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材料二: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党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方略。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 (1) 请你说说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 (2) 请说说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 
  • 36. 【维护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 (1) 促进民族团结,我们应铸牢什么意识? 
    2.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3) 结合民族团结知识。谈谈促进民族团结的原因。 
  • 37. 【崇尚法治 当家作主】 

     材料一:2019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达到新高度。 

    1. (1) 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是什么? 
    2. (2) 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 
    3. (3) 材料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4. (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5. (5) 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法治建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