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

更新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1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 . 植物和动物都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 . 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 施莱登和施旺在细胞学说中指出,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2. 通过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大多数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 B . 细胞需要的物质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易进入 C . 通过显微注射法向细胞内注入物质后,细胞膜上会留一个空洞 D . 细胞的生长现象支持罗伯特森提出的细胞膜模型的假说
  • 3. 变形虫在吞噬食物时可以变形,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   )
    A . 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的作用 B .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C . 选择透过性 D . 一定的流动性
  • 4. 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B段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B . 从B点开始, 开始进入红细胞内 C . 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浓度大于 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 D . B点对应的时刻 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浓度相等
  • 5. 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关于实验材料选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番茄颜色太深,不适合作为还原性糖鉴定的实验材料 B .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适合作为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材料 C . 黑藻叶肉细胞液泡内没有色素,不适合作为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材料 D . H2O2随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不适合作为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 6. 利用反渗透法可以淡化海水。反渗透法指的是在半透膜的原水一侧施加适当强度的外界压力,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其他物质因不能通过而被留在原水一侧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渗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是顺浓度梯度方向移动的 B . 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渗透压 C . 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半透膜 D . 反渗透法所用半透膜是人工合成的不含蛋白质载体的膜
  • 7. 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 . 该物质通过膜时需要载体协助 C . 该物质可能是氧气或甘油 D . 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 8.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具有高效性是因为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多 B . 酶具有专一性是因为酶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 C . 过酸、过碱的外界条件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D . 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
  • 9. 为了探究半胱氨酸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先分别在两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适宜浓度的半胱氨酸,再加入等量的木瓜蛋白酶,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蛋白质,在最适温度和pH下反应,测得酶促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最适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 B . B点之前,实验组酶促反应速率比对照组快,一定是半胱氨酸提高了木瓜蛋白酶的活性 C . C点时,实验组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 D . 该实验要得出半胱氨酸能提高木瓜蛋白酶的活性,还需要另加一组实验
  • 10.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ATP的合成和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   ②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③细胞内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提供能量的   ④细胞中化学反应的有序进行,与酶在细胞内的分布有关

    A . 一项 B . 两项 C . 三项 D . 四项
  • 11. 水果储藏保鲜时,降低呼吸作用的环境条件是(   )
    A . 低CO2 、高O2、零下低温 B . 低O2 、高CO2 、零上低温 C . 无O2 、高CO2 、零上低温 D . 低O2 、无CO2 、零下低温
  • 12. (2021高三上·兰州月考)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按顺序装人A、B、C三支试管和D、E、F三支试管中,在六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将其中A、B、C三支试管放置于有氧条件下,D、E、F三支试管放置于无氧条件下,均保温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砖红色最深的是B和E B . 用酸性重铬酸钾检验,橙色变为灰绿色的是D和F C . 能够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只有C D .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溶液变成黄色的有A、C、D、E
  • 13.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供糖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脂肪氧化为乳酸或酒精 B . 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C . 无氧呼吸不需要O2 , 导致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 . 质量相同时,糖原比脂肪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 14. 亚洲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百米纪录,在百米决赛供氧不足的条件下,他的肌肉细胞仍能在短时间内维持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过程中,产生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 . 无氧呼吸可以消耗葡萄糖的速度没有有氧呼吸快 C . 肌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仅产生少量的ATP D .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需要氧的直接参与
  • 15.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H2O和CO2的生成 B . 人体内a过程产生的CO2一定来自于有氧呼吸 C . 人体细胞中完成过程c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 D . 动力工厂线粒体总是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
  • 16. “自身酿酒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患者即便滴酒不沾,但进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也会像醉酒一样。过去一些病例表明,这种疾病往往由肠道菌群发酵引起,酵母菌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真核生物 B . 酵母菌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时能产生ATP但不产生 C .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 . 给患者肠道提供抗病毒药物,可以对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二、多选题
  • 17.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大 B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它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C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利于小肠的吸收营养物质 D . 不同细胞从环境中吸收的物质有差异,表明它们的细胞膜骨架不同
  • 18.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Ca2+进入液泡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Ca2+储存在液泡内,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B . 载体蛋白CAX运输 和运输Ca2+的方式相同 C . H+进出液泡的方式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D . 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H+通过CAX的运输速率变慢
  • 19. 下图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①和②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这种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的生物细胞内都是一样的,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 . 过程①可发生在线粒体中,也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 与安静时相比,运动状态下人体细胞中的过程①大于② D . 生物体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过程②相联系,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与过程①相联系
  • 20. 下图表示某种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生成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氧气浓度为零时,该器官的细胞器中不产生ATP B . 氧气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 C . 氧气浓度在10%以上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D . 保存该器官时,氧气浓度越低越好
三、综合题
  • 21. 下面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问题:

    1. (1) 物质a为,如果物质c是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为;如果物质c是植物叶肉细胞细胞壁的成分,则c为
    2. (2) b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催化、、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d物质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则d为
    3. (3) 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时,产物是,如图方框内的结构简式是

    4. (4) 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e中,e物质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在小麦叶肉细胞中,e主要存在于中。
  • 22. 图甲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沿着不同的途径运输,来来往往,纷繁而有序。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写图中数字):

    1. (1) 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2. (2) 图甲中囊泡X由[经“出芽”形成。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
    3. (3) 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4. (4) 若图甲表示浆细胞,膜外颗粒为该细胞分泌的抗体。

      ①浆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一定不含有的细胞结构(至少写出两种结构)。

      ②抗体从合成到被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中,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③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提供能量的场所主要是

  • 23. 下图为 和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中的主动运输过程既可消耗来自ATP直接提供的能量,也可利用 电化学梯度的势能。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判断的依据是:①葡萄糖运输是从(填“顺浓度”或“逆浓度”);②需要的能量来自(填“ 电化学梯度的势能”或“ATP供能”)。
    2. (2) 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的跨膜运输方式(填“相同”或“不同”);在上述过程中,当 和葡萄糖充足时,二者的运输速率与相应载体蛋白的数量呈(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3. (3) 温度影响 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的运输,一方面是温度影响膜的(填结构特点);另一方面温度影响过程中酶的活性。
    4. (4) 一种转运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一种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性的结构基础。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过进出细胞,其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的流动性。
  • 24. 人的酒量主要与人体肝脏产生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有关,其作用如图,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相等。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碳酸氢钠在酸性条件下能产生二氧化碳)。

    1. (1) 某科技团队从动物肝脏中提取出了纯净的乙醛脱氢酶,为了验证乙醛脱氢酶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乙醛脱氢酶

      1mL

      1mL

      1mL

      加入试剂种类

      蛋白酶1mL

      RNA酶1mL

      A试剂1mL

      乙醛

      1mL

      1mL

      1mL

      保温

      适宜温度保温5min

      碳酸氢钠

      2mL

      2mL

      2mL.

      实验结果

      ①如果实验结果是第组产生气泡,则说明乙醛脱氢酶的成分是蛋白质。

      ②如果实验结果是第组产生气泡,则说明乙醛脱氢酶的成分是RNA。

      ③如果单独鉴定乙醛脱氢酶是否为蛋白质,还可以用试剂。

      ④实验中的A试剂应为

      ⑤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成分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进行鉴定,则颜色变化是

    2. (2) 根据酒精代谢过程,推测乙酸会进一步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3. (3) 经研究发现,乙醛脱氢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7℃,请在下方坐标图中,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示意图补充完整,并用语言描述乙醛脱氢酶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 25. (2021高一上·兰州期末) 图甲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图中A、B、C、D、E代表代谢途径,X代表物质。图乙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甲中物质X是,图中(填字母)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填字母)阶段会产生能量,各阶段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填字母)阶段。
    2. (2) 甲图中C、D途径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乙图中的(填序号)。
    3. (3) 人体内能进行有氧呼吸的途径是(用字母加“→”表示),酵母菌体内能进行无氧呼吸的途径是(用字母加“→”表示)。
    4. (4) 我国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倡导“每天有氧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好身体”。慢跑、游泳、爬山、羽毛球等是当下热门的有氧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