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2月诊断...

更新时间:2022-03-03 浏览次数:88 类型:高考模拟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 1. 公元前8世纪末随国与楚国发生战争,随国大夫季梁分析形势说:楚大随小,小国要战胜大国,必须忠于民而信于神。民是“神之主”,“民和”神就会降福;“民各有心”神就不知所从。这表明春秋时期(   )
    A . 宗法分封制度瓦解 B . 诸侯争霸日渐频繁 C . 天命神权思想崩溃 D . 民本思想已经出现
  • 2.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随后,秦朝政府有组织地迁徙一些北方人到岭南居住。秦朝政府的移民活动(   )
    A .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 扩大了疆域面积 C .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 建立了中央集权
  • 3. 由于唐宋处在实物经济结束期和货币经济开始期的交替之际,其间货币的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先后经历了绢布、绵到铜钱再到纸币最终银币的变化。这一时期,货币形式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金属货币的增加 C . 民间交易的需要 D . 国家税制的改革
  • 4. 下表是摘引自清代贵州地方志中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载。

    出处

    论述

    《安平县志·土产志》

    (玉米)不论高山峻岭及岩石之中,均可种植,功省收倍,而且粘谷一石得米五斗,玉米一石竟可抵食米八斗,味甘养人,略亚于稻谷。

    《遵义府志·农桑》

    岁视此(玉米)为丰歉、此丰,稻不太热亦无损,价视米贱而耐实,食之又省便,富人所唾弃,农家之性命也。

    《思南府续志·食货》

    山农锄载石之土,杂种玉来、高梁、粟谷,尤恃番薯以给朝夕。

    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

    A . 因地制宜的思想普遍用于实践 B . 高产作物种植丰富百姓饮食结构 C .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得到传承 D . 玉米广泛种植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 5.  1844年清廷在广州设置五口通商大臣,负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中外交涉事宜,由两广总督加封钦差大臣头衔兼任,没有专门的办公衙门。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置(   )
    A . 初步实现了外交近代化 B . 说明政府谙熟近代外交 C . 华夷观念没有彻底改变 D . 满足了对外交往的需要
  • 6. 下表为20世纪早期主要列强在华投资情况(节选)

    国别

    1902年

    1914年

    1930年


    美元(百万)

    百分比例

    美元(百万)

    百分比例

    美元(百万)

    百分比例

    英国

    344.1

    22. 8

    664.6

    29. 5

    1047

    30

    日本

    53. 6

    3.6

    290.9

    12.9

    1411. 6

    40. 5

    俄国

    450. 3

    29.8

    440. 2

    19.5

    ——

    ——

    表中数据反映出(   )

    A . 英国对华投贸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 B . 经济大危机刺激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 . 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严重受阻 D . “一战”后,日本不断扩大对华经济侵略
  • 7.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报告中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这次会议(   )
    A . 为新政权的建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B . 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 . 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判断 D . 对新民主主义政策作出调整
  • 8. 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坚定地与苏联、北越站在一起,支持北越的正义要求。同时,在各方分歧难以化解,谈判面临破裂的情况下,积极同双方代表进行沟通,最终使双方分歧得到调和,并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这反映了新中国(   )
    A . 践行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 B . 贯彻“一边倒”的外交理念 C .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 外交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 9. 文艺复兴时期,富有者的精神常常限于矛盾的困境,他们一方面积极追求有意义的尘世生活,同时又对自己不能遵循宗教要求奉行虔敬守贫的生活而自责。为了求得内心的平静,富有者通过馈赠财产、兴建教堂、举办慈善事业以表示对来世的关心。这一现象(   )
    A . 体现了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 B . 说明了人性与神性紧密结合 C . 印证了世俗与宗教的同一性 D . 突出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 10. 由于美国邦联国会缺乏权威和执行力,而各州之间的贸易纠纷和其他摩擦亟需某个有效率的全国性的政府来解决,于是若十个州之间绕开邦联的体制开始探索协商机制,制宪会议就是在类似的这种多边会议中演变过来的。由此可知,召开制宪会议旨在(   )
    A . 保障各州权力 B . 建立联邦制度 C . 解决现实问题 D . 制定国家宪法
  • 11.  17世纪以来,英国政府用法令形式规定货物如何制造、丈量或买卖,还颁布了大量关于商品交易、证券交易的法案,如1890年颁布《合伙契约法》,1893年颁布《货物买卖法》。这说明英国政府(   )
    A . 致力于规范经济秩序 B . 强化对经济的控制 C . 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 D . 合理调整供需矛盾
  • 12.  1991年12月,里约集团首脑会议提出,拉美国家的最终目标是争取2000年建成美洲共同市场;1995年9月,里约集团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创建拉美国家共同体的意向书;2011年,拉美国家共同体宣告成立。拉美国家共同体的成立(   )
    A . 解决了拉美国家间的贸易摩擦 B . 提高了拉美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度 C . 减少了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D . 扩大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覆盖面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洪武六年(1373年)冬,刑部尚书刘惟庸奉旨编定《大明律》,经多次修订,于洪武三十年正式颁行。《大明律》在内容上主要继承了唐律中有关尊卑贵贱、同罪异罚、“同居亲属有罪得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等条款。在体系上,采取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律的分类体系,这种按行政部门类别进行立法的做法,其影响及于清代。朱元璋从总结历史经验中体会到,法是“国之防范”,刑是“人君用之以防民”的治世工具。因此,他强调“重刑威慑”、“恩威并济”。朱元璋认为“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所以,《大明律》对官吏的贪腐行为,处罚特别重。

    ——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罗马法指通行于整个古罗马世界的法律总称。自罗马建立共和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期所产生法律被称为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国家内部的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需要处理的罗马公民与非罗马人之间的事务日益繁多。于是,一种不同于公民法的新的法律体系--万民法逐渐形成。万民法克服了公民法的民族狭隘性与繁琐的形式主义,具有开放性与灵活简便的特点。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授予一些法学家以“公开解答法律的特权”,因此法学家的解答、皇帝的敕令等逐渐构成了罗马法重要的内容。哈德良统治时期,开始对罗马法进行系统整理。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组织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将罗马法的发展推向鼎盛。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古代卷》等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和罗马法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大明律》的影响。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撰写历史论文需要参考相关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报刊、论文等。下表为撰写某历史论文所准备的部分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作者

    出版社或发表期刊

    《辛亥革命史稿》

    金冲及、胡绳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从帝制走向共和》

    杨天石

    重庆出版社,2020年

    《民国初年:辛亥革命后的岁月》

    陈杰

    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

    《从辛亥革命看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张静、王俊桥、解庆宾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从晚清看辛亥革命:百年之反思》 

    黄克武

    近代史研究,2012第5期

    根据所列参考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文标题,并写出论文概要。(要求:概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5. 材料:日本明治时期,在吸收了近世日本町人的经营私利正当之观念的基础上,私有财产权观念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启蒙思想家和民权理论家们冲破了千年以来以私利为“恶”的传统观念,充分阐述人民获取私人利益和拥有私人财产的正当性,并对私有财产权的特征进行了论证。他们主张对这种私有权利,政府不仅不应当干涉,而且应当给予法律保护。这种新的思想对日本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国策作了理论诠释,并对新宪法和法律法规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利条款的制定产生了直接影响。

    --摘编自许晓光《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的影响。
  • 16. 材料:1961年,美国入侵越南,越南战争爆发。越战初期,苏联为了与美国缓和关系,并避免与之发生直接冲突,对越战实施了“不介入”的政策。1964年底,越南局势有了新发展,战争出现了进一步扩大的危险。而且,由于苏联对越南的求援一再回避,苏联在东南亚的影响直线下降。为了改变现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调整政策,“有限度的介入”越南战争。苏联在援助北越的同时,积极促使美越进行和谈。在苏联的协调下,美越于1968年3月达成和谈协议。1968-1973年,受中美和解的刺激,苏联迫切需要在东南亚寻找发展空间,于是对越战实施了“完全介入”的政策。最终,苏联推动美越和谈走向了成功。1973年1月,美越停战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越战最终结束。

    ——摘编自张秋平《苏联对越南战争政策研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越南战争的政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介入越南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 17. 材料: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1928年,田汉与徐悲鸿等人组建南国艺术学院,并担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同年秋,创建南国社,成为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南国社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0年,田汉领导发起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职务,领导和推动了工人戏剧运动的发展。1932年,田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七七事变后,田汉组织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广泛动员戏剧界各种力量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田汉投入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创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等戏剧和电影。建国后,田汉先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为推动戏曲改革和促进传统戏曲艺术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摘编自张向华《田汉年谱》

    1. (1) 根据材料,简述田汉的主要活动(不得照抄原文)。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田汉对我国戏剧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