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教...

更新时间:2022-02-22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0八下·如皋期中) 新中国建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身救人的英雄。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赞誉的人有(    )

    ①董存瑞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3. 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凝聚着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的热望。1950年,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这里的“动作”是指(    )
    A . 土地改革开始 B . “大跃进”开始 C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D . 人民公社化开始
  • 4.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 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B .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 .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 .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5. 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一五”计划的开展 D . 农业合作化运动
  • 6. 1956年底,毛泽东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 .   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 . 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 .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 7. 以下科技成就中,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是(    )
    A .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C . 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D . 籼型杂交水稻
  • 8. 1978年12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 .   雅尔塔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9.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0. 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 . 2001年 B . 2004年 C . 2005年 D . 2017年
  •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 .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B . 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C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12.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 .   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B .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C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 13.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是(    )
    A .   江泽民 B . 胡锦涛 C . 习近平 D . 李克强
  • 14. 2019年S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文章对五大发展理念作出了系统阐释。这五大发展理念是(    )
    A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 . 改革、开放、优化、奋斗、幸福 C . 为民,务实、清廉.生态、富强 D . 富强、振兴、幸福、合作、自信
  • 15. 中国能在国际舞台上起越来越亚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是一个负则任的大国 B .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C .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 .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二、非选择顾(每小题10分,共30分)
  • 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2021年3月中旬,中美高层对话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中国外交代表据理力争,正如近七十年前的场战争一样,沉重打击美国趾高气扬、居高临下的嚣张气焰,在中国各大媒体引起巨大反响,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信心。

    材料三:它的实施,不只是解决了新中国政权的经济基础,同时给予中国农民向往已久的自由,更是同封建制度的彻底决裂。

    ——《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图二毛主席宴请的西藏客人是谁?此次会谈的方式解决西藏问题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中“那场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做出怎样的决策?具体就中国而言,中国做出这样的决策的原因是什么?那场战争对当时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了的历史事件完成于哪一年?写出这个改革的主要内容该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民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 17.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几年时间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以及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出于国家国防安全的需要,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中国人民吹响了国家工业化的号角。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安徽凤阳小岗村冲锋在前,在改善生活的同时,闯出一条新路子,创造出强国富民的新制度.……过去经济模式的弊端是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过于严重,挫伤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材料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时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有何特点?列举一例这一时期在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
    2. (2) 根据材料二,分别分析1957-1960年、1966-1971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应当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3. (3) 材料三中“强国富民的新制度”指的是什么?为了分配克服平均主义弊端,新时期我国实行了怎样的分配制度?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中共中央开创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时政,举一例说明中国在举办盛会、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具备雄厚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 18. 民主政治建设和指导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许多优秀的人才被推选为人民代表。

    ——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全会讨论关系国家前途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此次会议意味着中国从此踏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选自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提出许多新理念,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有何特点?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2. (2) 材料二中图一文献规定了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哪一机构?图二中人物刘少奇同志遭受残酷迫害是发生在哪一时期?说明了当时社会存在什么重大问题?
    3. (3) 据材料三,针对“两个凡是方针”,中国思想理论界掀起哪场运动?材料三会议召开后,党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此次会议在党的发展历程中有何重大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哪个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行动指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