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

更新时间:2022-02-23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C .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D . 海水经日晒后析出食盐晶体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液氧、二氧化碳中均含有氧分子 B .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C . Na+、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 . 空气中N2、O2的体积比约为5:1
  • 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 .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B . 锰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 . 铬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2个质子 D . 等质量的铬、锰、铁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铬
  • 4. 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硫酸铜固体 B . 食盐 C . 食用油 D . 豆浆
  • 5.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 .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 . 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苯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6. 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钨---作灯丝---熔点高 B . 氮气---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C . 一氧化碳---冶金工业---可燃性 D . 干冰---人工降雨---固体升华时吸热
  • 7.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 B .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C .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 .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 8. (2020·长沙) 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 . 纯铜比黄铜的硬度更大 C . 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 . 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等
  • 9. 已调平的托盘天平(高灵敏度)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在实验过程中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
    A . 先左后右 B . 先右后左 C . 向右偏 D . 向左偏
  • 10.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CuO(C)

    在氧气流中加热

    B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C

    Cu (Fe)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CO2(CO)

    点燃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1.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2) 净水器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3. (3)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碘酒中的溶剂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的化学式

    4. (4) 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作用。
    5. (5)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
    6. (6) 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7. (7)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8. (8) 铁桶不能装波尔多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 12.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金属的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1. (1)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会上升。用微观知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 (2)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3. (3) 钢窗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接触而生锈。
    4. (4) 某工厂欲从溶质是AgNO3和Cu(NO3)2的生产废液中回收Ag和Cu.实验员取样,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所得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填离子符号)。

      ②若向所得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 13. 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填写化学式)。
    2. (2) 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的方法提纯KNO3(填写“蒸发溶剂”或“冷却结晶”)。
    3. (3) 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KCl(填写“>”“=”或“<”)。
    4. (4) 如图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填写字母标号)。

      ①冰块  ②生石灰固体  ③硝酸铵固体  ④干冰 ⑤浓硫酸  ⑥氢氧化钠固体

      A . ①③④ B . ②⑤⑥ C . ①③⑤ D . ②④⑥
    5. (5) 60℃时,将45gKCl固体溶解于100g水中,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三、综合题
  • 14. 结合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 
    2. (2) 若小明选择装置B和D来制取二氧化碳,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3. (3) 乙炔(C2H2)又称为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电石(CaC2)固体与水常温下反应生成乙炔(C2H2)和氢氧化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气体的装置组合为,其化学方程式为
  • 15.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 (1) 下列金属应用的事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填序号)。
      A . 电缆 B . 电热壶 C . 金属包装材料 D . 金属乐器
    2. (2)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CO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①A装置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装置不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的原因

    3. (3) 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取40g“假黄金”样品,磨成粉末放入烧杯,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39.6g,请计算该“假黄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