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2-17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 . 位移 B . 速度 C . 加速度 D . 路程
  • 2. 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 cm B . m C . N D . kg‧m/s
  • 3. 课间操跑操时,某同学沿操场环形跑道,跑步3圈回到出发点。此过程(   )
    A . 位移不为0,路程为0 B . 位移为0,路程为0 C . 位移不为0,路程不为0 D . 位移为0,路程不为0
  • 4.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 m/s,加速度为2 m/s2 , 则2 s末的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 3 m/s,6 m B . 5 m/s,10 m C . 5 m/s,6 m D . 3 m/s,10 m
  • 5. 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下落高度为h时,其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 6. 小滑块在一恒定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末撤去恒定拉力,小滑块继续匀减速滑行3s停下,其运动图像如图所示,问小滑块加速阶段的位移与减速阶段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 . 1:1 B . 2:3 C . 2:5 D . 4:9
  • 7.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5N,它们的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 . 0 B . 1N C . 3N D . 9N
  • 8. 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原长为10 cm。当弹簧下端挂2 N的重物时,伸长1 cm;当弹簧下端挂8 N的重物时,弹簧伸长(在弹性限度内)(   )
    A . 4 cm B . 8 cm C . 10 cm D . 11 cm
  • 9. 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 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 两物体在t = 6s时相遇 D . 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小
  • 10. (2020高一上·会宁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 的物块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垂直于墙面作用在物块表面的推力 ,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取 ,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 B . C . D .
  • 11. 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细绳将一个质量为m的球挂在A点,平衡时细绳与竖直墙的夹角为θ,θ < 45°.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细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 mg/cosθ B . N = mgsinθ C . N=mg tanθ D . N=mg/tanθ
  • 12. 如图所示,斜面长为L,高为h,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物体受到斜面对其施加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 13. 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通过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来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B . 起立过程中人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 . 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 . 起立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动,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 , 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木块受到长木板施加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为(   )

    A . μ2mg,方向水平向左 B . μ1Mg,方向水平向左 C . μ1(m+M)g,方向水平向右 D . μ2mg+μ1Mg,方向水平向右
  • 1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和倾角为θ的斜面保持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sinθ B . 木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C .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 木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二、多选题
  • 1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平衡摩擦力时,应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与桌面平行 B . 平衡摩擦力时,先不挂砂桶,反复调整垫木的位置,轻推小车,直到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用装有细砂的砂桶通过定滑轮拉动小车,打出纸带。通过纸带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D . 实验中平衡了摩擦力后,要求桶和砂的总质量m比小车质量M小得多
三、实验题
  • 17.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通过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获得6次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悬挂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F/N

    0.49

    0.98

    1.47

    1.96

    2.45

    2.94

    弹簧伸长量x/cm

    2.00

    3.90

    5.80

    8.00

    9.90

    12.00

    1. (1) 在如图1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出了其中5次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对应的数据点,请把第4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点描绘在坐标纸上,并作出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F-x图线;

    2. (2) 观察F-x图线,可以判断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大小F与弹簧伸长量x成正比关系,其依据是。其中F-x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3. (3) 该同学进一步使用该弹簧、直尺、钢球等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如图2所示,不挂钢球时,弹簧下端指针位于直尺20 cm刻度处;下端悬挂钢球,静止时指针位于直尺30 cm刻度处。某次用该装置测量电梯的加速度时,发现弹簧下端指针位于直尺31 cm刻度处,问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为(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的倍。

四、解答题
  • 18.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 = 2 kg的物块,在F = 12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 = 0.5,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1. (1) 做出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2. (2) 求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3. (3) 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 19. 如图所示,用轻绳悬挂一个重为mg的小球,现对小球再施加一个力F,使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小球处于平衡状态,试就下列各种情况,分别求出力F的大小。

    1. (1) 若力F沿水平方向;
    2. (2) 若力F垂直于绳斜向上;
    3. (3) 若力F与绳拉力大小相等。
  • 20. 某款儿童滑梯如图所示,其滑面可视为与水平地面夹角θ = 37°的平直斜面,滑面顶端距离地面高度h = 3.0 m。一质量m = 20 kg的儿童从滑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已知儿童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0,儿童沿滑梯下滑的过程,可以看做质点沿斜面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sin37°=0.6,cos37°=0.8。求:

    1. (1) 儿童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 
    2. (2) 儿童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3. (3) 儿童下滑至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
  • 21. 如图所示,甲和乙各站在一块滑板上,分别抓着轻绳的一端。甲与滑板的总质量为 , 乙与滑板的总质量为。忽略地面摩擦力、空气阻力。当甲以水平恒力F收回绳子时,乙双手不动,只紧抓着绳子。

    1. (1) 在收绳过程中,分析说明甲与乙各做什么运动;
    2. (2) 证明收绳过程中的任意瞬间,甲乙速度比等于质量比的倒数,即
  • 22. 我国南方因为降水较多,屋顶高而尖;北方降水较少,屋顶比较平缓。某同学猜想:是不是屋顶越尖,雨滴越快的滑离屋顶呢?假设如图所示,屋顶保持底边L不变,屋顶的倾角为θ,雨滴下滑时可视为小球做无初速无摩擦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 (1) 雨滴从屋脊由静止开始下滑至滑离屋顶的时间表达式;
    2. (2) 求θ为多大时,雨滴从屋脊由静止开始下滑至滑离屋顶的时间最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