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这是因为(    )
    A .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B . 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保障和改善民生 C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D . 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 2. “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是在( )
    A . 新中国成立后 B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C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 . 三大改造完成后
  • 3.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因缺“芯”(芯片)受制于人。我们要改变科技落后的状况,必须要(    )
    A . 立足引进外国技术,消化吸收 B . 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C . 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D .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4. 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
    A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 三步走战略方针 C . 实行特区高度自治 D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5. 某村按照我国村民自治法的规定选举了新一届的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在选举过程中,村民们自愿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带头人”。这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6. 下列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成语是( )
    A . 黔驴技穷 B . 袖手旁观 C . 优柔寡断 D . 自强不息
  • 7. 造成我国面临巨大环境压力的原因是( )
    A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 . 我国是世界上资源最短缺的国家 C . 人口多,资源人均少,环境污染严重 D .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
  • 8. 新中国的成立,在民族关系上开辟了中国各民族     的新时代。( )
    A .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B .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 . 平等、民主、文明、和谐 D . 平等、团结、文明、和谐
  • 9. 习近平总书记讲:“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必须不驰于空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启发我们( )
    A . 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B . 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C .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D . 实现中国梦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
  • 10.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    )
    A . 民族独立 B . 强国富民 C . 国家富强 D . 人民幸福
  • 11. 在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 . 增进民生福祉 B . 维护公平正义 C . 实现全面发展 D . 促进社会稳定
  • 12.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生活在法治社会里的中学生要( )
    A . 科学立法 B . 严格执法 C . 自觉守法 D . 公正司法
  • 13. 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 )
    A . 厉行法治 B . 依法行政 C . 良法善治 D . 遵纪守法
  •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把     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A . 依法治国 B . 依宪治国 C . 依法维权 D . 依法行政
  • 15. 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 )
    A . 政治建设 B . 文化建设 C . 经济建设 D . 生态文明建设
  • 16. 近年来,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一批“中国品牌”大放异彩。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是(    )
    A . 学生 B . 教师 C . 企业 D . 机关
  • 17. “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我国这一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A . 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均衡发展 B . 表明我国已不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 . 会延缓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 . 说明计划生育已经不适合中国的人口国情
  • 18.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 .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坚持资本主义制度 D .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 19.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社会主义制度
  • 20. (2019·镇江) “135”出行模式(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一出行模式(    )
    A . 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 B . 体现了绿色生活理念 C . 带来了社会全面进步 D . 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
  • 21. 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 )
    A . 国务院 B . 中共中央 C . 全国人大 D . 人民
  • 22.      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A . 就业 B . 民生 C . 就医 D . 住房
  • 23. 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营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高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营养,从“四个自信”的角度,主要表现为( )
    A . 道路自信 B . 理论自信 C . 制度自信 D . 文化自信
  • 24. 我国洋垃圾进口禁令于2018年11月生效,禁止进口包括塑料垃圾在内的4大类24种洋垃圾,并关停一批污 染严重的垃圾处理厂。下列与我国对洋垃圾说“不”契合的发展理念是( )
    A . 建设美丽中国要拒绝与其他国家往来 B .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色青山 C . 保护环境就要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D . 先污染后治理
  • 25.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    的发展思想。( )
    A . 以农民为中心 B . 以工人为中心 C . 以人民为中心 D . 以公务员为中心
二、简要回答下列各题(共30分)
  • 26. 近几年,我国科技领域捷报频传,高铁技术出口世界,港珠澳大桥通车创造世界奇迹,北斗三号卫星成功组网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导航等多功能服务,“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惊艳世界,赢得了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认可。
    1. (1) 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2. (2) 建设创新型国家刻不容缓,为此国家必须坚持什么战略?
    3. (3)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 27. 李克强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交流中他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1. (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 (2) 李克强总理的话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哪项政治权利?
    3. (3) 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什么?
  • 28.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1. (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2) 针对人口问题,目前我国实施哪项基本国策?
    3. (3)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4. (4) 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坚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 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 (1)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 (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按要求填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

    3. (3) 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探究与实践(10分)
  • 30.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大阅兵讲话再一次使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中国梦上。九年级一班同学看过阅兵式后深受鼓舞,准备举行一次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同学们完成下列题目:
    1. (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2. (2) 请你说说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 (3) 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4. (4)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精神具体指的是什么?
    5. (5) 中国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四、分析说明题(共10分)
  • 31. 材料: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阶段,即到2035年,将要达到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了什么?
    3. (3) 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哪个阶段?
    4. (4) 为确保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请你从开放和共享这两大发展理念方面,分别说明国家应该怎么做?

      开放方面:

      共享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