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

更新时间:2022-01-30 浏览次数: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 1.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 珊瑚 B . 生石花 C . 钟乳石 D . 机器人
  • 2.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 778 724人。人口普查所用到的方法是( )
    A . 调查法 B . 实验法 C . 观察法 D . 资料分析法
  • 3.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 . 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B .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 . 大气圈的顶部、水圈的表面和岩石圈的全部 D .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大部
  • 4.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下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
    A . 森林 B . 草原 C . 稻田 D . 沼泽
  • 5.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B . 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只有光照和湿度 C . 生物的生活环境就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D .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6. 如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如果该水域被污染,那么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                                          

    A . 浮游动物 B . 小鱼 C . 大鱼 D . 虎鲸
  • 7. “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属于植物体的(   )
    A . 营养组织 B . 输导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保护组织
  • 8. 如图为细胞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图乙表示动物细胞 B . 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④ C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① D . ⑤中所含的物质是细胞质
  • 9. 如图所示为多细胞生物细胞的两个生理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B . 乙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 C . 甲过程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D . 乙过程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
  • 10.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 B . 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C .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D . 叶绿体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 11.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B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 .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 12. 大脑是对全身起调控作用的器官,构成这一器官的主要组织是(   )
    A . 神经组织 B . 肌肉组织 C . 上皮组织 D . 结缔组织
  • 13. 下列生物中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   )
    A . 水绵 B . 衣藻 C . 草履虫 D . 眼虫
  • 14. 在如图实验装置中,当放入食盐颗粒后草履虫移动的方向是(   )

    A . 由左向右 B . 由右向左 C . 往返运动 D . 保持不动
  • 15. 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菜豆种子萌发时,①发育成茎 B . 菜豆种子萌发时,②最先突破种皮 C . ③能为玉米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D . 在玉米种子剖面滴加碘液时④变蓝
  • 16. 如图为根尖结构示意图,在幼根生长过程中能够不断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区域是(   )

    A . B . C . D .
  • 17. 如图为叶芽的结构(纵切),其中发育成茎的结构是(  )

    A . B . C . D .
  • 18.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 造林5.45亿亩。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一氧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够(  )
    A . 吸收有害气体 B . 吸收氧气 C . 散发水蒸气 D . 吸收二氧化碳
  • 19. 下述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 月季的扦插 B . 水稻的种子繁殖 C . 柿树的嫁接 D . 草莓的组织培养
  • 20. 黑龙江省某农场2021年种植大豆一万多公顷,采取飞机航化作业叶面施肥措施(如图),促进植物早熟,提高了产量,使农场职工的收益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应对大豆植株多施氮肥 B . 所施的肥料都是有机物 C . 叶面施肥只能促进叶片生长 D . 肥料可以通过叶面被吸收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道小题,共30分)
  • 21. 请将下列植物与对应特征进行搭配。

  • 22.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结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制作过程中的两个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将细胞放大40倍,可选用10倍的目镜和倍的物镜。
    2. (2) 开始观察时,将玻片标本固定好以后应转动,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 (3) 如果图甲表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那么步骤①在载玻片中央应滴加,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4. (4) 图甲中步骤②表示染色过程,目的是便于观察到洋葱鳞片叶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填细胞结构)。
    5. (5) 在显微镜视野中可见,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形态近似于(填“长方形”或“椭圆形”)。
    6. (6) 从玻片标本类型上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都属于(填“切片”、“涂片”或“装片”)。
  • 23. 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为探究这一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用到的四组装置有足够空间并密封。请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除表中实验条件外,其他条件各组均相同)

    甲装置

    乙装置

    丙装置

    丁装置

    不洒水

    洒一点水(适量)

    洒一点水(适量)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放入橱柜(25℃)

    放入橱柜(25℃)

    放入冰箱(2℃)

    放入橱柜(25℃)

    蚕豆种子10粒

    蚕豆种子10粒

    蚕豆种子10粒

    蚕豆种子10粒

    1. (1) 请根据探究的问题,结合已有知识作出假设:

      种子的萌发需要

    2. (2) 四个装置中,种子最有可能萌发的是
    3. (3) 如果要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可以用两个装置进行对照。
    4. (4) 丙装置和丁装置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
    5. (5) 各装置中用到的种子数量为10粒而不是1粒,这样做的目的是
    6. (6) 种子萌发除需要环境条件外,还必须具备自身条件。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避免造成减产。在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抽样检测时,取样(获取样本)应(填“随机”或“挑选”)。
  • 24. 如图为桃花和桃果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③、④和⑤组成桃花的
    2. (2) ①所示结构成熟后会散放出花粉,经过传粉和,⑤发育成果实。
    3. (3) 桃果实中的⑥所示结构由(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
    4. (4) 桃的花和果实均为(填“营养”或“生殖”)器官。
    5. (5)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根据桃的器官组成可以确定其属于两大类群中的
  • 25. 如图为绿色植物三种生理活动(分别用A、B、C表示)及某一相关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甲中A生理活动表示植物的作用,该生理活动在细胞的(填“线粒体”或“叶绿体”)中进行。
    2. (2) 在A、B、C三种生理活动中,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是(填字母及作用名称)。
    3. (3) 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当向锥形瓶中注入清水后,量筒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是用于验证植物的(填字母及作用名称)这一生理活动的产物。
    4. (4) 判断对错:植物进行C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填“√”或“×”)。
  • 26. 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玉米蚜虫是玉米种植中很常见、爆发很严重的害虫之一。玉米蚜虫吸取玉米体内的汁液为生,受害的玉米会呈现红叶、空秆、小穗的现象,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七星瓢虫等是玉米蚜虫的天敌,但当天敌不足时还需要利用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资料二: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这里分布有约六分之一的中国植物物种,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栖息环境和丰富食源。海芋是雨林中常见的一种植物,其叶片巨大,易在大风暴雨中折断。对于很多昆虫来说,海芋是获得能量的重要食源之一。但是,海芋叶片的毒素可以毒杀昆虫,从而避免叶片被过量取食。很多生物敬而远之,但叶甲这种昆虫却可以顺利取食。叶甲很清楚海芋的秘密,它们会采取“画圆充饥”的策略来获取美食(如图甲)。叶甲爬到海芋叶背面,以自己的身体做规画圆圈。每个圆圈要精心地画三次。第一次,仅在叶表皮画一条印痕,不会引起海芋的警觉;第二次,快速将叶表皮外的角质层割裂;第三次,将圆圈上的绝大部分叶脉剪断,此时,海芋的毒素很难再通过断开的叶脉传输,然后叶甲即可享用圆圈内的“美食”啦。

    1. (1) 资料一涉及的影响“玉米蚜虫”生活的生物因素(写出一个)。
    2. (2) 根据资料一写出一条食物链:
    3. (3) 资料二中,叶甲作为动物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4.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上述资料提到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更强的是(填“农田”或“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5. (5) 资料二中,叶甲通过独特的方式以海芋为食,同时在海芋巨大的叶片上形成孔洞(如图乙),避免海芋叶片在大风暴雨中折断。这主要体现了            (填下列选项字母)。
      A . 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 动物和植物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C .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