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9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们在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0℃ B . 正常教室的高约为200cm C .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D . 中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1000g
  • 2. 下列的物理单位,属于长度单位的是(   )
    A . 光年 B . C . 千米每小时 D . 摄氏度
  • 3. (2021八上·大埔期中)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B . C . 河水 D . 河岸
  • 4.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关于砝码和物体的摆放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B . 右盘放物体,左盘放砝码 C . 可以随意摆放 D . 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可以
  • 5. 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那么这口井的深度大约是(   )
    A . 255m B . 510m C . 340m D . 680m
  • 6. 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积增大了 B . 密度增大了 C . 质量减小了 D . 体积不改变
  • 7.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 B . 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 C .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土 D . 背着月光走,地上较暗的是土
  • 8. 下列描述的物理现象,不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 . 筷子在水中变弯折 B .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浅 C . 平静的湖水中人的倒影 D . 早晨的太阳在地平线以下能被看到
  • 9.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根据人的质量估算一下自己身体的体积。那么人的体积估算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 . 50m3 B . 60m³ C . 55cm3 D . 57dm3
  • 10. 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的音调高 B . 次声波的响度大 C . 次声波的速度大 D . 超声波的速度大
二、双选题
  • 11. 下列四幅图片中,现象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 . 雕像的影子——光的直线传播 B . 桥的倒影——光的折射 C . 露珠——熔化 D . 雾凇——凝华
三、多选题
  • 12. 如图所示是水沸腾实验的加热装置,如果想缩短水沸腾的时间,你认为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 . 提高水的初温 B . 在酒精灯内多加点酒精 C . 尽量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D . 减少水的质量
  • 13. 甲、乙、丙三辆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出发,运动图象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辆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乙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C . 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是静止的 D . 经过相等时间,丙车跑在最前面
四、填空题
五、课内填空
  • 2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而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
六、实验题
  • 24.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平面镜的成像可以用光的来解释,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相对于镜面是的;(填“对称”或“不对称”)
    2. (2) 实验要求两个蜡烛要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在实验中需要点燃支蜡烛;(填一或二)
    3. (3) 在实验中要求玻璃板要比较(填薄或厚),实验中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板的原因是
    4. (4) 实验的结论是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等大的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
  • 25.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1. (1)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测盐水密度的实验原理: 

      ②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B.

      C.

      D.盐水密度的表达式。(用测得的已知量表示)

    2. (2)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在测小石块的质量时,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一个10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g。

      ②向量筒内注入的水,读出示数为V1

      ③让小石块在量筒内的水中 ,读出示数为V2

      ④如果这个实验先测石块体积而后测石块质量,测的密度值比实际要偏 (大或小)。

  • 2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进行了以下的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将蜡烛、透镜和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上;
    2. (2) 点燃蜡烛,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动到距离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反复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这个像是立缩小的,生活中的就是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 (3) 将蜡烛继续移动到距离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4. (4) 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烛焰的像逐渐移动到光屏的上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上或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或下)移动。
七、简答题
  • 27.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1. (1) 请把文中描述“干冰有致冷作用原因”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
    2. (2)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这句话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
    3. (3) 云中的小冰晶下落到最后又是如何变成了小雨滴的?
  • 28. 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关于“白气”的现象。例如吃冰棒的时候,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有人认为“白气”是水蒸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解释“白气”形成的原因并且再举出两个生活中的“白气”现象的实例。
八、计算题
  • 29. 我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2021东京奥运会百米预赛的成绩是9.83s,这个成绩创造了黄种人的百米历史。请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1. (1) 苏炳添在百米赛跑的时候做的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2. (2) 苏炳添跑百米的平均速度?(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 (3) 如果苏炳添以10m/s的速度跑向月球,他到达月球的时间大约为400天,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m?
  • 30. 一个空塑料瓶的质量是50g,将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2550g,如果用它装满植物油的总质量是2300g。请解答以下问题:
    1. (1) 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g?
    2. (2) 瓶子的容积是多少m³?
    3. (3) 瓶中植物油的密度是多少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