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专题

更新时间:2022-01-06 浏览次数:121 类型:复习试卷
一、综合题
  • 1. (2021·滨州) 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温室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如图中,甲所示为密闭温室内某气体一天中的含量变化,乙中A、B、C分别表示植物叶片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丙中①﹣⑥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根据图甲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分析可知,该气体为,一天中点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 (2) 该植物在6:00﹣18:00时间段内进行的生理活动有(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B过程是通过叶片上的完成的,通过B过程,能够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
    3. (3) 综合分析甲乙两图信息可知,表示A活动强度大于C活动强度的时间段是
    4. (4) 该植物叶肉细胞在12:00 时进行的生理过程有(用图丙中的序号表示)。
    5. (5)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农民朋友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 2. (2021·济南) 如图一为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方式示意图,图二为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三为菜豆种子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所示花的主要结构是 ,其传粉方式是
    2. (2) 图二中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黏液刺激,长出 ,通过花柱到达胚珠,释放出 ,完成受精作用。
    3. (3) 受精后,图二中的[1]发育成 ,[]发育成果实。
    4. (4) 图三种子的胚由 (填序号)组成,结构5能发育成
  • 3. (2021·济宁) “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如何提高小麦产量是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下图依次为小麦的种子结构、根尖、三项生理活动、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与消耗的关系。请你综合分析作答:

    1. (1) 如图一,小麦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小麦就是一个,依据种子子叶的特征分类,小麦属于植物。
    2. (2) 播种时要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是因为这样的种子内贮存着大量营养物质,能够为小麦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
    3. (3) 根深方能叶茂,小麦根能不断向地下伸长生长的原因与图二中根尖的(用字母表示)有关。
    4. (4) 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普通小麦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四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 时,有机物积累的最多,原因是播种密度影响到图三中(填字母)生理活动的效率。
  • 4. (2021·聊城) 夏日炎炎,新鲜的西瓜是最受大家喜欢的降暑佳品,但正常培育西瓜的上市时间较晚且季节性较强。为了满足人们对西瓜的消费需求,瓜农会在大棚中种植西瓜。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密闭大棚中的西瓜种植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并绘制了如下图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为西瓜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叶片可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叶片进行气体吸收和释放的结构是[,此结构同时也是叶片进行作用的“门户”。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可由图中[运输至果实储存,该结构同时还可以运输
    2. (2) 乙图为密闭大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一昼夜变化曲线。由图分析可知:12时至18时,西瓜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示的24小时内,西瓜植株中有机物积累量在时左右最多,24时比0时的西瓜植株内有机物量
    3. (3) 丙图为夜间密闭大棚在不同温度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由曲线分析可知:若要进一步促进西瓜生长,可以在夜间采取的措施。
  • 5. (2021·菏泽) 某现代化瓜果、蔬菜基地的大棚内培育的无籽西瓜皮薄、瓢甜、形状各异,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了得到产量高、品质好的西瓜,技术人员研究大棚西瓜生命活动规律,并绘制了以下图示:图甲表示西瓜叶片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乙表示西瓜植株在一天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1) 大棚基地内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棚内温度及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瓜果、蔬菜的自动灌溉。水分在西瓜植株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植物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可用图甲中的过程(填图中字母)表示。
    2. (2) 西瓜的花是单性花,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为了提高结实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出1条)。
    3. (3) 技术人员利用心形模具培育出的心形西瓜(如图丙)倍受年轻人的喜爱。无籽心形西瓜不光外表特别,且口感好。西瓜中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图甲中过程b有关,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式:。西瓜的心形性状能否遗传给后代?请作出判断并陈述理由:
    4. (4) 图乙曲线中,光合作用开始的点和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分别是(填图中字母)。
    5. (5) 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乙中的A点应向移动。
    6. (6) 与温室大棚相比,森林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受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与此直接相关的植物的生理活动是
  • 6. (2021·泰安) 图1是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代码Ⅰ、Ⅱ、Ⅲ、Ⅳ表示物质,字母A、B、C、D表示结构。图2是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 (1) 图1中Ⅰ、Ⅳ表示的物质分别是,A、B表示的结构分别是,结构C中进行的能量转换是
    2. (2) 图2中6:00~20:00时间段,甲、乙两种植物合成图1中物质Ⅲ较多的是。乙植物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 ,D关闭,物质Ⅱ不能进入叶片造成的。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00的光合速率关系是
    3. (3) 在一定浓度的物质Ⅱ和恒定温度条件下,把甲植物的叶片置于恒定光照条件下14小时,光合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合成a毫克物质Ⅲ,其余10小时置于黑暗中。已知叶片的平均呼吸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解b毫克物质Ⅲ,则甲植物在上述24小时内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积累物质Ⅲ毫克(用算式表示)。
  • 7. (2020·枣庄) 冠世榴园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每年五月,万亩石榴花竞相吐蕊,美不胜收。中秋佳节,亿万颗石榴缀满枝头,榴果飘香。
    1. (1) 石榴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中。
    2. (2) 石榴内有许多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说明石榴花的子房中有
    3. (3) 1637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论气》中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故复于气耳”。136年后,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化为石榴的“气”是指,该“气”转化为石榴的生理过程是(填反应式)。
    4. (4) 为了证明该“气”不是转化成石榴的唯一原料,某同学用正常生长的小石榴树进行了相关实验:选取一健壮叶片进行如图处理,然后将树 置于黑暗处一昼夜,再移至适宜光下3一5小时。将该叶片取下,先用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预期实验结果:叶片A部 分,叶片B部分

    5. (5) 无论石榴树多高,都可以通过木质部中的将水分运输到顶部。这是叶片散失另一种“气”时产生的拉力造成的,这种“气”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
  • 8. (2020·德州) 西红柿是我市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栽培的技术和方法多种多样,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的有平原坊子乡的无土栽培技术、齐河县的温棚栽培技术等。但是,良好的西红柿品种是提高西红柿品质的基础,科学合理的选择西红柿种子,可提高西红柿的质量和产量,改善西红柿品质。为此,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许多西红柿新品种。下图为西红柿的生活史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萌发成[B]过程中,[A]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2. (2) 西红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花;自然状态下,这朵花的花粉落在这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这种传粉方式称为传粉。
    3. (3) 图中[F]里有很多[A],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番茄酱是同学们喜爱的食品,它主要是西红柿果肉做成的,西红柿果肉是[G]图中[]发育成的。
    4. (4) 西红柿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5. (5) 生物科技工作者将拟南芥(一种抗旱抗寒的植物)的一个基因转入番茄内,培育出了高度抗旱的番茄品种。这种现代生物技术称为技术。
  • 9. (2019·济宁) 油桃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为了能让油桃提前上市,获得更高的收益,农民伯伯常采用温室栽培油桃。下面是油桃花、根尖和叶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花的主要结构是(用数字表示),⑤将来发育成
    2. (2) 图二中,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填标号),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动力依赖的生理过程是
    3. (3) 图三所示的生理过程是,其需要的原料有
    4. (4) 为提高温室内油桃产量,请你为农民伯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10. (2019·滨州)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我国贫困治理由“救济式扶贫治理模式”到“参与式扶贫治理模式“转变。王家村在县领导的带领下种植高产玉米实验田,喜获丰收,逐步脱贫。图1为玉米一生的示意图,图2为玉米果实的发育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蝗虫是危害玉米的农业害虫之一,玉米与蝗虫相比结构层次的不同之处是没有,蝗虫与玉米的生殖方式相同,都属于
    2. (2) 玉米种植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图2中曲线b的现象,王家村村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 (3) 王家村玉米获得大丰收,一玉米果穗上结有近千粒玉米,其中的一粒玉米是由图1(三)中的[]发育而来的,将这粒玉米沿(四)中的虚线纵切,观察到(五),其中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由(三)中的[]发育而来的。
    4. (4) 图1中(六)经过一段时间发育为(一)需要经过
    5. (5) 农民发现刚收获的粮堆会发热,试分析玉米细胞中释放热量的结构是
  • 11. (2019·德州) 德州是农业大市,作为全国首个整建制“吨粮市”,2017年,推广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在临邑县德平镇、兴隆镇和禹城市房寺镇的3个家庭农场,种植1000亩示范田,实现产量突破,获农业部、省农业厅专家的一致好评。图一是大豆、玉米种子结构图;图二是玉米、大豆生长图;图三是根瘤菌与大豆共生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①②③④合称,是新植物的幼体,其中[]数量的不同,将二者则分为不同的植物纲。
    2. (2) 玉米是雌雄株植物。采用的方法,可以解决玉米缺粒现象,达到增产的目的。
    3. (3) 图二中,玉米、大豆植株高矮不同,二者间作可通风透光。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原因是:提高了对的利用效率;同时,利于对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利用。
    4. (4) 图三中,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角度分析,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原因是:根瘤菌的作用为农作物提供氮肥。
  • 12. (2019·临沂) 如图描述的是油桃种子萌发成幼苗及植株的花和果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完成①④过程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
    2. (2) 图2所示结构的主要部分是,由图2到图3必须经过的生理活动是。图3中的B是由图2中的[]发育而来的。
    3. (3) 大棚种植给农民带来了可喜的收入。下图甲是油挑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图乙所示大棚内油桃植株一昼夜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的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一天内油桃植株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 (填字母)。

    4. (4) 提高油桃产量是桃农非常关心的问题,请你根据所学光合作用知识,帮农民伯伯提出两

      条在农业生产上提高油桃产量的建议?

  • 13. (2019·菏泽) 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贫困户因大棚蔬菜种植而脱贫。番茄是常见的大棚种植蔬菜,因为它富含维生素,很受人们青睐。两年前,某校的生物老师为帮助贫困户尽快增产,组织引导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番茄的生命活动规律。图甲是他们总结的番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乙是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番茄的一生中,发育的起点是
    2. (2) 图甲中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3. (3) 图甲中的2是由3(花)结构中的发育而来的。2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由1通过合成的,并通过叶脉和4中的筛管运输来的。
    4. (4) 图甲中5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番茄植物体的
    5. (5) 分析图乙可知,对大棚中的番茄采取两项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 (6)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番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75

      2.50

      3.15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75

      1.10

      1.60

      2.25

      3.00

      3.50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温度控制在℃时,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因此,他们根据上述的探究结果,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了合理的增产建议。

  • 14. (2019·枣庄) 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一般在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模式图甲表示小麦种子纵切面,乙表示小麦根尖的结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每年在播种小麦前,农民伯伯都会将土地进行翻耕,这样做有利于种子萌发,原因是。如果播种的密度过大,结果产量不升反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密度过大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2. (2) 结合图甲分析,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3. (3) 小麦种子萌发后,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供幼苗生长发育,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图乙中的[]
    4. (4) 将一株刚刚拔下的小麦幼苗装在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初始质量为120克,给予充足光照5小时后,测得最终质量为118克,小麦幼苗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5. (5) 为了探究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了一株长势良好的小麦的一个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置于光照下5小时后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然后用碘液检验。实验中,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起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整个叶片都变蓝,你推测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