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更新时间:2022-01-27 浏览次数:8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6日上午8点46分,中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历时三个多小时。当中美元首会晤的时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2. 2018年春运比往年来得晚了一些。铁路春运将在北京时间2月1日拉开帷幕,直至3月12日结束。读“太阳光照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左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EF为昏线,总与经线圈斜交 B . 太阳直射点经度为120°E C . K点所在纬线昼长为8小时 D .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56°34′
    2. (2) 右图中,深圳昼长夜短、昼变短的时段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⑤
  • 3. 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地大致(   )
      A . 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 B . 位于90°E,昼长14小时左右 C . 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 D . 位于150°E,昼长14小时左右
    2. (2) 据图判断(   )
      A . 10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 . 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C . 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 . 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 4. 太原天龙山公路全长30千米,为太原西山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公路宛若惊龙,腾飞在山脊之上。从起点到终点有四座高架桥和一处隧道。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下图示意其中一座高架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天龙山公路沿山脊布线(   )
      A . 投资少 B . 起伏大 C . 易施工 D . 线路短
    2. (2) 天龙山公路除了具有旅游功能外,还有利于防范(   )

      ①火灾  ②水灾  ③生态破坏  ④地震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3) 图示高架桥的修建主要是为了(   )
      A . 增加景点 B . 连接景区 C . 方便观景 D . 降低坡度
  • 5. 风蚀是雅丹地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但在特定环境中,其它环境因素也可能起重要作用。新疆罗布泊楼兰地区发育雅丹地貌,该地雅丹体为黏土质粉砂岩,干燥条件下较为坚硬,抗风蚀能力较强。研究发现该地雅丹体表层岩性发生明显软化,与其它地区相比较为矮小。下图示意楼兰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变化(相对湿度指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据此完成下题。

    楼兰地区雅丹体较为矮小的原因是(   )

    A . 夏季降雨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 B . 风化作用强烈,雅丹体易被风蚀 C . 太阳辐射强,土层干燥,抗风蚀 D . 温差大,空气对流显著,风蚀强
  • 6. 雅鲁藏布江中游江边高于江面120米的山顶表面散布着许多淡水螺壳,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分析,它们生存于约3万年前,这说明( )

    ①气候显著变暖     ②地壳抬升剧烈    ③河流下切强烈    ④岩层发生褶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7. 广东肇庆七星岩由石灰岩山地组成,它们散落在一片湖光碧水中,宛如天上的北斗七星。下图为其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七星岩景区岩石形成有关的主要作用是(   )
      A . 变质作用 B . 溶蚀作用 C . 外力作用 D . 岩浆活动
    2. (2) 七星岩的形成过程反映了(   )
      A .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是外力作用 B . 塑造地表形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C . 背斜顶部因张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D . 背斜岩层因张力作用转化为向斜谷地
  • 8. 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四地位置最靠南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四地终年降水稀少的是(   )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9. 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下图),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每年2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难以看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断马尾瀑布位于图中的(   )
      A . 甲地附近 B . 乙地附近 C . 丙地附近 D . 丁地附近
    2. (2) 马尾瀑布面朝(   )
      A . 西南 B . 西北 C . 东南 D . 东北
    3. (3) 影响“火瀑布”奇观形成的因素有(   )

      ①天气状况 ②日落方位 ③盛行风 ④降水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100米,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是12月22日我国某地午夜时所测得的地面到空中某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④段中发生逆温现象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 (2) 该地可能为(   )
      A . 杭州 B . 天津 C . 广州 D . 海口
  • 11. 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甲地位于大陆西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

      ①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④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甲地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相比,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下垫面状况 B . 太阳辐射 C . 大气环流 D . 人类活动
    3. (3) 读“风带示意图”,下列有关四个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夏季,①风带对地中海气候影响显著 B . ②风带对我国影响较大 C . ③④间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 . ④风带越过赤道后可形成南亚夏季风
  • 12. 读我国某河流与某湖泊水位变化示意图,该湖泊与该河流有互补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A . 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B . 湖泊地势高于河流的 C . 湖泊地势低于河流的 D . 湖泊与河流相通
    2. (2) 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 .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总是同步变化 C .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 . 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更快
  • 13. 下图为某大陆与相邻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粗线为海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范围中的大面积海洋和表示的月份应是(   )
      A . 太平洋7月 B . 北冰洋1月 C . 大西洋1月 D . 大西洋7月
    2. (2) 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原因是(   )
      A . 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B .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C . 受地形的影响 D . 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 14. 下面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
      A . 7时 B . 9时 C . 12时 D . 21时
    2. (2) 如果图中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 8时 B . 10时 C . 18时 D . 22时
  • 15.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共40分,含卷面3分)
  • 16. 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两地,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是
    2. (2) C地未来几天将出现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天气系统)的影响。
    3. (3) E地的风向是风;E、F两地风速较大是地,原因是该地
    4. (4) 把图中乙天气系统水平和垂直的气流运动方向画在下图。

  •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和部分海区等水温线图。

    1. (1) 在等水温线图(上右图)中,虚线表示洋流。该洋流可以表示上左图中  ▲   (填“甲”“丙”或“丁”)处的洋流,分析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 (2) 指出图中甲、乙、丙、丁所在海区中,最可能出现大渔场的海区,并分析其成因。
    3. (3) 当某些年份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时,即出现了      ▲      现象。指出太平洋东、西两岸可能出现的气候异常情况。
  • 18. (2020·全国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 (1) 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 (2) 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3. (3) 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4. (4) 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