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大学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

更新时间:2022-01-14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 1. “听口音是老乡,你家住何方,你太行我吕梁,相亲又相望……”歌曲《老乡》表达了老乡之间的深厚情谊。老乡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 D . 亲属关系
  • 2.   2021年9月1日起,在吉林市15个主要交通路口,团市委联合市交管支队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700余名青年志愿者守护交通安全,用行动默默践行着“与文明同行”。志愿者们的做法启示我们应该(    ) 
    A . 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B . 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 . 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D . 强调服务社会,不应获取回报
  • 3. 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要(    ) 

     ①知识不断丰富    ②能力不断提高 

     ③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④价值观念不断养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4. 中学生陈某因沉迷于网络游戏,3个月的时间花光爷爷奶奶2万多元人民币的积蓄。这警示我们(    ) 
    A . 网络上传播的都是负能量 B . 未成年人不会辨析网络信息 C . 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 . 网络上的信息都是不良信息
  • 5. 真正的自律,是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践行自律品质、我们可以做到的是(    ) 

     ①乘坐公交车、购物时自觉排队    ②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分类习惯 

     ③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打闹    ④过马路时为了抄近道而翻越栏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2021年,吉林省交警持续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活动,以实现“人、车、路”和谐相处的良好道路交通秩序。开展这一活动(    ) 

     

     ①有利于保障行人的生命安全    ②有利于司机形成文明礼让的行车习惯 

     ③能杜绝斑马线上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④有利于提高司机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一项民法原则的是(    ) 
    A . 尊重 B . 孝亲敬长 C . 诚信 D . 校规
  • 8. (2019九下·溧水月考)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礼貌之所以“值钱”是因为(  )

    ①文明有礼是交往的起点

    ②文明有礼使社会更加安定有序、文明祥和

    ③文明有礼体现了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

    ④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9.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列词语能体现尊重他人的是(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与时俱进,勤于探索 C . 勤学好问,持之以恒 D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10.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下列做法能体现诚信品质的是(    ) 
    A . 约好了朋友见面却总不能守时 B . 考试前偷偷将答案告诉给同桌 C . 遇到有困难的人总能及时相助 D . 拾到他人的物品积极主动归还
  • 11. 如图,有1处错误,错误的是(    )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 12.   2017年12月2日,北京市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被判处有期徒刑。对这一案例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        ④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的行为是犯罪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下列不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 
    A . 法律服务所 B . 律师事务所 C . 消费者协会 D . 法律援助中心
二、非选择题(34分) 
  • 14. 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2021年8月5日,西安市民刘某在其微信群中发布了长安区一街道有工作人员拉警戒线、维持秩序的视频,并发布“长安某地确诊病例1人,大家不要往这一块来”的文字,引起社会恐慌。公安机关经核实为刘某发布的谣言,并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罚款500元的处罚。对此,有个别网民说,公安机关的处罚限制了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 

    1. (1) 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2. (2)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哪些约束? 
    3. (3) 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是怎样规定的?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显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成熟,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市场供给改善优化,有力支撑网络经济快速增长。2020年,网络经济指数达1323.6,比上年大幅增长54.8%。 

     材料二: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网络在为“低头族”带来方便与实惠的同时,却也不知不觉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骚扰、诈骗。 

    1. (1) 材料一体现了网络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哪方面作用? 
    2. (2) 请列举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让人防不胜防的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3. (3) 在与人交往时频繁看手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真正做到尊重他人?(答出两点)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谢运良。 

     20多年来,谢运良坚持“诚”字当头,诚信立企,践行助残行善、扶贫帮困的承诺,被当地群众称为“诚信典范”,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被评为全国“诚信之星”,荣登“中国好人榜”。 

    1. (1) 请从个人、企业、社会角度,谈谈诚信有什么作用? 
    2. (2)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评选活动,有助于共同营造怎样的良好社会风尚? 
    3. (3) 简单写出我们树立诚信意识的具体做法(一点即可)。 
  • 17. 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新闻素材 

     
     

     相关问题 

     
     

     2021年10月14日,故意杀害拉姆(短视频平台博主)的案件依法公开审理,被告人唐路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⑴判处唐路死刑,是什么机关依据哪部法律做出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年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⑵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什么行为的预防和矫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021年6月,新疆维吾尔族青年诺尔阿地力•吾布力卡斯在社交平台发表倡议书,驳斥各种涉疆谎言,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⑶写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理由。 

     
    1. (1) 判处唐路死刑,是什么机关依据哪部法律做出的决定? 
    2. (2) 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什么行为的预防和矫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3. (3) 写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理由。 
  • 18. 结合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李某从事皮鞋销售生意,与朴某的鞋厂有业务往来。双方签订了购销合同,李某在给付全部货款后只收到孙某发过来的一半货物,并且多次追要未果。于是,李某将孙某诉至法院。 

     案例二:中学生王某原来是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一帮“朋友”后,就经常旷课,到网吧打游戏,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未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朋友”多次拦路抢劫,最终判处有期徒刑3年。 

    1. (1) 李某提起的是什么类型的诉讼? 
    2. (2) 哪部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是我们从事民事活动的指南? 
    3. (3) 什么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4. (4) 王某“多次拦路抢劫”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 
    5. (5) 写出你判断上述性质行为的理由是什么? 
    6. (6) 为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请你给同龄人提一点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