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15-2016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7-12-05 浏览次数:263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A . 提倡“少开车多走路” B . 开发绿色能源 C . 焚烧处理垃圾 D . 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 2. 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 . 牛奶变酸奶 B . 用水果榨成果汁 C . 粮食酿白酒 D . 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
  • 3.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验满氧气   B . 稀释浓硫酸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过滤
  • 4.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物只有在纯氧中才能燃烧 B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D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 5. 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   )
    A . 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 B . 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业制白糖时脱色 C . 金刚石和石墨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D . 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6. (2016九上·黄山期中) 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 . 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 7.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B . 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 . 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D . 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 8. 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对比甲、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 对比甲、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 . 对比乙、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 . 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最快
  • 9. 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

    物质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

    3

    2

    9

    4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

    5

    2

    未知数

    6

    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 . 丁一定是化合物 D . 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1
  • 10.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C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硝酸 D . 等质量不同状态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二、<b >填空题</b>
  • 11. 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 (1) 氟元素在反应中易(填“得”或者“失”)电子,变成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D中X=
    2. (2) 请从②中提取一条和数字有关的信息
    3. (3) 图中②与A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4. (4) 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
    5. (5)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 12. 同安是海滨邹鲁之地,名声文物之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1. (1) “招治薄饼”是同安有名的传统小吃,薄饼菜由大蒜、芹菜、胡萝卜、豆腐、肉片等菜品加工而成.这些菜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有(任写一种).
    2. (2) 据同安县志记载:洪塘温泉系近千年火山作用的共同产物,泉水中含有硒、锶等有益人体的化学成分.这里“硒、锶”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某同学取少量水样,用pH计测得pH为8.06,该泉水为(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 (3) 同安田洋甘蔗甘醇甜美,颇具盛名.为促进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可以施用KCl肥料,该化肥属于肥(填“氮”、“磷”或“钾”).有同学认为,化肥农药施用多多益善,你有何看法?
  • 13. 根据问题填空:
    1. (1) 闽南古厝,韵味十足.古厝的墙面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粉刷,使墙面变得坚固洁白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泡上一壶铁观音细细品味,是闽南百姓的休闲习惯.“闻香”是品茶一道程序,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闻到茶香的原因;泡茶过程中,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的过程类似于化学实验的操作;泡茶之水以清冽甘甜泉水为佳,可以用检验该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 14.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特种兵背包中有项“法宝”﹣﹣高锰酸钾,可以分解产生助燃气体,让很小的星火在30秒内燃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厦门金龙LNG公交车,采用液态天然气为燃料,请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苏州大学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发现一种新型催化剂,水在这种催化剂与太阳光作用下分解,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5. 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甲图中,t1℃时,P点表示
    2. (2) 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3) 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生石灰,再加入5mL水,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几分钟后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填写物质编号).
  • 16. 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 (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E:
    2. (2) 写出上图转化关系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3. (3) ③的反应类型是
  • 17. 请结合如图1回答问题:

    1. (1) 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填“从水中取出导管”或“熄灭酒精灯”).
    3. (3) 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硫酸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4.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用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除去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 18.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该小组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并对料浆澄清液(“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

    【关于滤液的猜想】

    小东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2CO3、Ca(OH)2

    小西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Na2CO3

    小南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Ca(OH)2

    小北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

    1. (1)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设计实验探究】

      根据实验①可知的猜想不成立,根据实验③可知的猜想成立,通过实验②无法判断小西的猜想能否成立,理由是

    3. (3) 【应用拓展】

      松花蛋味道鲜美,直接食用稍有涩味.将松花蛋蘸食醋食用,则味道更为可口.请你说明食醋去除涩味的原因

    4. (4) 松花蛋生产中可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烧碱要密封保存,理由是      (填序号).
      A . 烧碱易吸水潮解且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B . 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 . 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5. (5) 假设小西的猜想是合理的,如何检验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操作及判断方法为:
  • 19. 某氯化钙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称取研细的该样品12.4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2.6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加入盐酸的质量/g

    0

    37.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45

    80.3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1. (1) 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