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2-14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读下面句子,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丰富的课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与体验。读《藤野先生》,体会鲁迅收到①nì名信时的愤懑;读《背影》,感受到朱自清看到父亲②蹒跚背影的感动;到苏州园林领略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口有丘hè③的理念;在《清明上河图》看到当年汴京“街上行人摩肩接④踵”的繁华。

  • 2. 古诗文填空。
    1. (1)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 (2)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 (3) 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
    4.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 (5) 王维个人的失意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消散,表现此景的句子是:
    6. (6) 孟子用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证明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者霸上棘门军

    王命急宣

    ③夕日欲

    ④富贵不能

  • 4.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国,甲骨文 (戈,武力)+ (口,即“郭”,城墙、城邑),两者结合表示A       。金文再加“口”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变后楷书写作“國”,如今简化作“国”。

    1. (1) 根据以上提示,完成填空A
    2. (2) 初中文言文教材中,“国”字出现的义项有:①名词,国家;②名词,国都,京城;③名词,国防。《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国”的意思是
二、阅读与鉴赏。(43分)
  • 5. 名著阅读。

    阅读《昆虫记》时,分类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昆虫。

    昆虫名

    类别

    ①______、胡蜂

    建筑家

    圣甲虫、粪金龟

         

    ②______、绿色蝈蝈

    演奏者

    1. (1) 根据下面的两段文字,填写表格中①②处的昆虫名。

      A对随便发现的住处不屑一顾,总是自己选择居所的地点,不但地面清洁,而且朝向良好。它不利用天然洞穴,那既不方便又粗糙;而是亲自挖掘它的山间小屋,从门口一直挖到最里面的房间。

      这种简陋的发声器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仅仅是轻擦一张干皱的薄膜所发出的声音。而为了发出这微乎其微的声响,B猛烈地颤抖着,将它的腿抬高、放下,并且对自己的成果心满意足。这是它表达自己生活快乐的方式。

       ②

    2. (2) 请给圣甲虫和粪金龟起一个类别名称,并说明理由。
  • 6. 阅读回答:

    ________

        那年中考,我以0.5分惜败重点高中,顿觉得天地变色,前途渺茫。镇高中五个班两百人左右,近年的成绩非常糟糕,一本达线的只有百分之二。

        我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在回家的路上,正遇见父亲挑看稻子从田埂走上大路,浑身泥泞。他见到我,停了一下,稻捆犹自上下摆动,他拿起绑在扁担前的毛巾,擦了一把洇到眼角的汗水,没有说话。感觉他在看我,然后叹了一声,说:“回去再说吧!”他挑着稻子径自走了。

        【甲】我没有时间悲伤,也没有理由。这是双抢的季节,抢种抢收,我拿上扁担就去稻田了。母亲显然也听父亲说了,他们都保持着沉默。只是在我以自虐的方式干活时,母亲心疼地说:“伢子,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完的,慢慢来。”

        这是一片阳光充沛雨水充足的肥田,今年大丰收了。桂花叔一手拿着扁担,一手夹着香烟路过时,嘴里啧啧称叹:“大伯伯,你不是说买错稻种了吗?怎么收成这么好!”父亲一边捆稻子,一边应道:“是我家稻种自己的努力呢!”桂花叔笑了:“大伯伯说聊斋呢!”

    父亲买错稻种的事全村都知道。他被骗了,花高价买的寻常稻种,栽下去长势慢,发现时已经迟了。父亲决定把它插在最好的田里,给予最好的照料。他挑农家肥,烧草木灰擞进去,这些先天不足的禾苗,似乎感觉到了父亲憋的那口气,在长时间的萎靡后 , 开始疯长 , 绿得都暗了,根根尖尖的叶子,沾着露水,盈盈亮眼,硬朗了,渐渐竟然鼓胀了,抽穗了,比优质稻种收获更多。

        父亲有点得意。他环顾稻田,说道:“所有的优质稻,起先都是瘪稻子!”

        【乙】是的,没有生来就优质的稻子,一粒优质稻,要经历许多年的培育,要走过了很漫长的历程。最初的稻子,都如路边的狗尾草,营养不良,叶子焦枯,稻粒干瘪。当它发现了水田,并接受阳光、雨水的励志后,一代代的,把“优质稻”的愿望基因传递着,终于成了穗长粒大,颗颗饱满的优质稻。

        【丙】这些感恩的稻子,他们不负父亲的辛劳,勃发出所有的生命能量,焕发出夺目的精神异彩,力压优质稻,成为父亲的骄傲。而我,并非先天不足,更寄托着父母巨大而无声的希望,我有什么理由拒绝成长,不敢面对稻子的不屈与倔强?

        如果不想做一粒瘪稻子被风扬弃,就要努力成为一粒优质稻在风车的劲吹下,铿锵落地。不放弃,不言败,最大可能地利用周围环境,做最好的自己。“力争做一粒优质稻!”这句话脱口而出了,父亲愣了一下,旋即笑了,他挑起稻捆,扁担一路轻歌,是对丰收的礼赞,也是对我的自信的肯定。

    (选自《青年文摘》2016年10月13日)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 (2) 下面对话里,父亲的说法在文中哪些地方得到印证?请加以说明。

      父亲:“是我家稻种自己的努力呢!”桂花叔:“大伯伯说聊斋呢!”

    3. (3) ①“我的心里阳光汹涌。”②“这句话台风一般席卷了我的心灵。”这两句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在文章【甲】、【乙】、【丙】中,你觉得分别放在哪处合适?(填序号)
    4. (4) 给本文选择一个最佳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A 我的父亲

      B 做一粒优质的稻子

      C 中考之后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现在的书,不光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

    “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编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选自《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材料二】

        缩微技术是经历了一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技术”,其记录载体和设备已完全成熟稳定,利用摄影的方法将原件的缩小影像记录在缩微胶片上,普通缩小比率范围为1/7﹣1/48,超高缩小比率范围可达1/90﹣1/250。按其面积计算,普通缩小比率的缩小影像是原件面积的49﹣1/2304,超高缩小比率的缩小影像是原件面积的1/8100﹣1/62500。缩微品的存储密度同目前光盘的信息存储密度相近似。一个馆藏几万卷的库房档案,缩微后只要一至两节档案柜就可以存放。

        历史已经证明缩微胶片可保存近百年,现在涤纶片的预期寿命可在500年以上。即使在使用中损伤胶片如划痕、断裂等,也只是损失有限的画幅,大部分信息不受影响。这是现代数字产品无法替代的。用缩微摄影技术拍摄档案、图书和资料时,可将原件的形状、内容、格式、字体以及图形等的原貌忠实地记录在缩微胶片上,形成与原件完全相同的缩小影像。缩微技术有完整的国际国内标准,不仅能保证加工制作的质量,也给广泛应用带来方便。

        缩微品是利用摄影的方法将原件上的信息记录在缩微胶片上的信息载体。由于缩微摄影机镜头和缩微胶片都具有良好的成像和记录性能,因而在可见光线下,对于可读的各种原件(文字、照片和图表等)均可记录在缩微胶片上。  

    (360百科)

    [材料三]

    缩微技术存储介质的优缺点分析

    储存介质

    优点

    缺点

    光盘

    价格实惠

    使用寿命短(约5年)

    机械硬盘

    容量大、速度快

    接口受限、使用寿命短(约8年)

    固态硬盘

    使用便捷、容量大、速度快

    数据易丢失

    云储存

    容量大、链接方便

    网络安全性差

    微缩胶片

    ________

    易受保存环境温湿度影响

    1. (1) 【材料一】第一段第一句中说的“正式的书籍”是指(   )
      A . 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竹片或木片。 B . 写有文字的“简”或“牍”。 C . 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册”。 D . 把“简”或“牍”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策”。
    2. (2) 【材料一】中列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3. (3) 【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阅读所有材料,将【材料三】的相应空格填写完整。
    4. (4) “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编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中“一般”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5. (5) 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
  • 8. 文言文阅读。

    【甲】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 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贫者于富者曰  语:

      ②子何而往   恃:

    2. (2)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3.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 (4) 甲乙两文愚公和贫僧最后都取得了成功,但如何取得成功还是有区别的,你能说说这些区别隐含了什么道理吗?
    5. (5) 乙文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为学》。从“为学”的角度上看,这两篇文章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 9.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问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 (1) 这首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树荫满地、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心情。
    2. (2) 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三、写作。(34分)
  • 10. 修改下则感谢信。

    ××先生:

        谢谢您昨天来我校做关于学习方法的讲座。你讲的内容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您对学习方法的独到见解和海阔天空的议论,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许多同学听完讲座,都觉得挺不错的,还想请您在我校开设系列讲座。在此我们向您表示热烈祝贺!并期待您有机会来我校做讲座。

        此致

    敬礼!

    ××中学学生会

    ×年×月×日

  • 11. 根据要求写作。

    请以“寻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涉及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班级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