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2-01-15 浏览次数:15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字词句段(34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差(shēn)    笨(zhuō) B . (mò)    提(ɡōnɡ) C . 藓(tái)    拘(sù) D . (xì)    克(tǎng)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衣襟  干躁  别出心裁 B . 喧闹  报怨  自做自受 C . 颓然  贡献  暴露无遗 D . 摇蓝  浑浊  一望无际
  • 3. 为下面的一段话选择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神贯注  ②热血沸腾  ③汹涌澎湃  ④排山倒海

    中国女排在2019年世界杯比赛中夺冠,令亿万国人______。颁奖时,会场上响起了______般的掌声。我______地注视着电视屏幕,被女排队员祖国至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着。

    A . ②④① B . ①④② C . ②③①
  • 4. 下面两句话在表达上能够起到突出和强调作用的一项是(    )。
    A .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B .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5. 下列选项中不是表达“爱国情怀”这个主题的一项是(    )。
    A .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 . 位卑未敢忘忧国。
  • 6. 给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选择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莲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白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以宽阔拥抱生活;让我们学做莲花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A . ②①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③①
  • 7. 看拼音,写词语。

    dǐ  yù

    kāng  kǎi

    gē  da

    páo  xiào

    níng  shì

  • 8. 根据积累填空。
    1. (1) 老舍看到草原的美景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舒服,既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 (2) 看到夏日乡村的夜景,我不禁想起了辛弃疾写的诗句:“明月别枝,清风半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 (3) 毛主席用“红军不怕只等闲”这两句诗赞美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4. (4) “锺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后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 9. 默写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
二、篇章(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36分)
  • 10. 课内阅读。

    中国结

    一根根线绳自始至终绕来绕去,环环相扣,编织成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绳结。因为外形对称精致,色彩艳丽,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

    中国结起源于中国古代先民的结绳记事,就是通过在绳子上打结的方式来记述生活中重要的事。到了先秦时期,绳结开始出现在衣服上,人们将衣带打结来系牢衣服。唐代以后,绳结由注重实用开始向饰物过渡,绳结饰物在服装上大量运用。到了清代,绳结已经发展成一种工艺品,式样繁多,名称巧妙,展现出了非常高超的水准。

    中国结可以用来装饰居室,也可以当作馈赠的礼物,还可以作为佩带的饰物。

    中国结有着丰富的寓意。“同心结”寓意着夫妻恩爱情深,永结同心;“福字结”寓意着全家福气满堂,幸福美满;“鱼结”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富足,年年有余;“平安结”寓意着一生如意,岁岁平安;“寿字结”寓意着松鹤长春,长命百岁。

    中国结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象征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心愿,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渴望。

    1.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结可以用来,也可以当作,还可以作为

      ②中国结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象征着人们的美好,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

    2. (2) 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到了先秦时代,绳结由注重实用开始向饰物过渡。

      ②如果爷爷过生日,你可以送“寿字结”,表达对爷爷长命百岁的美好祝福。

    3. (3) 选择。(单选)

      ①第2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和演变”的?(

      A.游览顺序      B.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

      ②要了解“中国结”名称的来历,应读();要了解“中国结”的寓意,应读()。

      A.第1自然段    B.第2自然段    C.第3自然段

      D.第4自然段    E.第5自然段

    4. (4) 今年春节,如果让你为家人准备一种中国结,你会准备哪种?寓意是什么?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
  • 11. 课外阅读

    大厨郝师傅

    ①年过花甲的郝师傅掌灶这么多年,还从没让食客挑过眼。

    ②那天,餐厅里客人特别多。几个大厨围着灶台,熬炖焖溜,煎炒烹炸,忙得不可开交。

    ③“芙蓉鸡片儿一盘!”服务员冲着后厨大声招呼。郝师傅手头正忙,就扭头朝徒弟说:“志鹏,芙蓉鸡片儿你来,注意火候,马虎不得!”崔志鹏应道:“放心吧,手到擒来!”

    ④不一会儿,就听餐厅里一位食客高声嚷嚷起来:“这芙蓉鸡片儿味儿不对呀!”郝师傅脸色一沉,三步并作两步从后厨走出来,瞥了那菜一眼,冲服务员一努嘴:“还愣着干什么?把菜端回去重做!”服务员赶紧跟客人道了声“对不起”,把菜端回了厨房。

    ⑤郝师傅觉得脸有点儿发烧,他走到客人跟前,勉强挤出几个笑纹:“对不住,对不住,我给您重做。回头菜端上来,您再品品。”说着,他快步走回后厨。

    ⑥走进厨房,他指着那盘菜,眼里冒着火,厉声冲着徒弟吼了一嗓子:“你是怎么炒的!火候对吗?”“那人也太挑剔了……”“胡说!火候不对怨不得人家!”郝师傅的脸涨得通红,“说了多少遍,什么时候勾芡,什么时候起锅,你都当耳旁风了!”崔志鹏没想到平时和蔼可亲的师父会发这么大的火,大气儿也不敢出。

    ⑦说着,郝师傅精心挑选出鸡里脊,熟练地剔去筋膜,又用刀背砸成泥茸。厨房里闷得让人难受,灶台的火苗比往日更旺更红,本就不大的厨房已经如同蒸笼一般。汗水顺着郝师傅的脸颊往下淌。

    ⑧看着师父那股子认真劲儿,再看看他手底下的活计,崔志鹏脸上渐渐没了怨气。他赶紧给师父打下手,学着师父的样子,小心地磕开鸡蛋,小心地撇出蛋清,感觉蛋清好像有了从未见过的美丽的光泽。郝师傅歪头瞧了一眼,语重心长地说:“志鹏,做每一道菜都讲究个‘用心’。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得好好学,做菜如做人,马虎不得呀!”说着,他接过志鹏手中的碗,一点儿一点儿地往砸好的泥茸上兑蛋清,又顺一个方向搅匀,接着舀入温油,上锅滑成鸡片儿,再用汤汁加白糖、精盐、味精勾芡,上锅颠了几下。“看到了吗,几下就出锅,这叫火候!你呀,老实学吧!”说着,郝师傅把炒好的菜倒在盘子里。崔志鹏一看,心里暗暗叫绝:“这菜卖相真好,形态雅致,软滑鲜嫩,像件精美的艺术品。唉,和师父比,我这火候真还差得远呢!”

    ⑨郝师傅让服务员给客人端过去,那客人说:“够味儿,地道!是不是刚才那位老师傅炒的?”“是。”服务员说,“他姓郝,是我们这儿的老师傅了。”

    ⑩“啊,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大厨郝师傅呀!”客人竖起大拇指说,“果然名不虚传!”

    1. (1) 选择。

      ①给下面句子中的“火候”一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胡说!火候不对怨不得人家!”(

      A.烹饪过程中火力的大小与时间的长短。

      B.比喻修养程度的深浅。

      ②下列对崔志鹏这个人物理解正确的是()(多选)

      A.客人不满意,崔志鹏认为客人太挑剔,却不从自身找原因。

      B.写崔志鹏磕鸡蛋、撇蛋清时连用两个“小心”,是为了表明他做菜时间长,十分辛苦。

      C.崔志鹏感觉鸡蛋清好像有了“美丽的光泽”,表明他已经没有了怨气,改变了态度。

      ③第⑦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厨房的环境,这样写的作用是()(多选)

      A.说明厨师们工作很辛苦。

      B.烘托郝师傅做菜认真用心的形象。

      C.反衬崔志鹏学手艺很认真。

    2. (2) 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 (3)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郝师傅让崔志鹏来炒“芙蓉鸡片儿”这道菜,是因为自己和其他大厨都忙得不可开交。

      ②第④自然段通过对郝师傅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出了他认真改错的态度。

      ③文章结尾写客人的语言只是为了表明这件事得到了解决。

    4. (4) 郝师傅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三、习作(30分)
  • 12. 有人认为取得成功是幸福,有人认为帮助别人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得到关爱是幸福。其实,获得满足、体验快乐、全心投入……都是幸福。请以“幸福”为题写一篇习作。所选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

    要求: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表达出自己的感受;600字左右。

四、附加题(10分)
  • 13. 根据积累选择诗句。

    A.唯见长江天际流     B.绿树村边合     C.万紫千红总是春

    1. (1) 等闲识得东风面,
    2. (2) ,青山郭外斜。
    3. (3) 孤帆远影碧空尽,
  • 14. 结合材料读诗句,选择作者。

    材料: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各具特色。李白善用夸张和想象,朱熹的诗常常蕴含哲理,孟浩然创作了大量表现田园生活的诗。

    A.孟浩然    B.李白          C.朱熹

    1. (1)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2. (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5. 如果要对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价,可以选择下面的哪两个成语?(    )
    A . 余音绕梁 B . 笔走龙蛇 C . 入木三分
  • 16. 给下面材料中的三位英烈选择合适的题词。

    材料:10月19日,“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走进展览现场,毛岸英、邱少云、黄继光……一个个英烈的名字映入眼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每位参观者。

    毛岸英

    邱少云

    黄继光

    A.严守纪律,烈火烧身若等闲;顾全大局,浩然正气冲九霄。

    B.领袖之子,青山有幸埋忠骨;普通一兵,何须马革裹尸还。

    C.张臂猛扑,英雄豪气震敌胆;胸挡枪口,烈士威名传千古。

  • 17. 把下面三个内容分别填入句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别人想得多”      ②受到各界人士的悼念

    ③被群众“抬举得很高,很高”

    鲁迅带病坚持写作,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的人;鲁迅救助黄包车夫,是一个______的人。正因为如此,鲁迅______,是一个______的人。

    A . ①③② B . ①②③ C . ③②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