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1-30 浏览次数:4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参加校运动会1500m比赛成绩是400(填上适当的单位)。
  • 2. 如图(a)中的手表所示时刻为秒;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长方形长度应记录为mm。

  • 3. 宁安城际铁路芜湖段正在建设中,芜湖人多年的“动车”梦即将变为现实,已知芜湖到南京的路程约为92km,若宁安城际铁路建成后,火车以2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芜湖到南京约需min.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静止”或“运动”)的。
  • 4. 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效应.
  • 5. 2005年5月22日,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携带先进仪器成功登上珠峰,所带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可通过电磁波在地面和卫星之间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真空中光速相同,即为m/s;所带的雷达探测仪能利用来探测山顶冰雪的厚度(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 6.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若将蜡烛靠近成像仪少许,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7. 我国古诗词中往往有着优美的意境,千古名句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名句中的一句。其中看到大漠中的“孤烟”是由于光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沿传播;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这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现象所形成的,此时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
  • 8. 现在一些大厦都用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过光线也能反射光线。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反射(填“镜面”或“漫”),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
  • 9. (2020八上·瑶海期中) 在一次百米赛跑中,某运动员在5秒末的速度为10.4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km/h。
二、作图题
三、单选题
  • 11. (2019八上·南通期中)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收集证据 B . 猜想假设 C . 进行实验 D . 分析论证
  • 12.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 B . 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C . 现行用的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9m D .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 13. 蹦极,是近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的吊车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如图。当游戏者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游戏者是静止的 B . 以吊车为参照物,游戏者在向上运动 C . 以游戏者为参照物,吊车是静止的 D . 以游戏者为参照物,地面在向上运动
  • 14. (2018八上·武汉月考)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 15. 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一种叫做“小蜜蜂”的便携式扩音设备,使讲课声音更加洪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 16.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 . 日食现象 B . 千手观音 C . 森林里的阳光 D . 水中的倒影
  • 17. 如图所示,入夏以来,河道内水草疯长,导致河水呈绿色油漆状。河水呈现绿色是因为(   )

    A . 白光照在水草上,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 B . 白光照在水草上,绿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 C . 水草是光源,自身能发出绿光 D . 水草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绿光以外的其它色光
四、多选题
  • 18. 如图的四种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 平面镜中的像 B . 竖直杆的影子 C . 放大的邮票 D . 拱桥的倒影
五、实验题
  • 19. 某学生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L/100;

    (d)取得语文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上述步骤(c)是错误的,应改为

  • 20.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 (3)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cm, tBC s,vACcm/s。

    4.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小”)。
  • 21. 如图1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小明在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并直立于直尺上,再拿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调整B的位置,直到从玻璃板面看去,蜡烛B和完全重合,则蜡烛B的位置即像的位置,选取直尺的目的在于
    2. (2) 小丽用墨水瓶代替蜡烛进行上述实验,但是墨水瓶的像不太清楚,请你想办法帮她看清楚墨水瓶的像:
    3. (3) 小明认为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不能完成上面的实验,小丽不以为然,她通过探索找到一种方法;将平面镜直立在桌面上,把墨水瓶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2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相同的墨水瓶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B的位置即像的位置。
六、计算题
  • 22. 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总长度1318千米如下图所示。它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客运专线之一,初期运营速度300千米/时,计划2011年年底投入运营。 求:

    1. (1) 不考虑车站停留时间,初期运行从北京到上海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2) 如果有二个车站之间运行时间为20分钟,这二个车站之间的距离。
  • 23. 如图所示: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当火车头距离桥头15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刚好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330m/s计算)

    1. (1) 计算火车的速度;
    2. (2) 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3. (3) 计算大桥的长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