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9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 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忆百草园碧绿菜蛙,叹三味书屋罚诡戒尺。

  • 2. 根据语境,给下面-段话中加点字注音。

    在静谧的午后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似乎呈现出一幅幅画卷:跟轻风流水应( )着的牧童的短笛成天在嘹亮地响着;在初春的田野,一家人在散步时发生分( ),彼此想着对方的和睦场景……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 3.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 B .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C . 运动会开幕式上,同学们举着花枝招展的彩旗,精神抖擞地走过主席台。 D . 他沿着绿道来到汉江边,只见水波粼粼 , 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 C .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D .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出来。”句中“小草”是名词,“钻”是动词。
  • 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句子,排序最为连贯的一项是( )

    约多年不见的好友一道喝茶,我们之间竟有了淡淡的生疏和尴尬。     。真正的友情就应该如茶一般,淡而幽远,久而弥香。

    ①我终于明白,友情不会因为疏淡而忘记,也不会因为距离而陌生。

    ②于是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回忆着 从前的快乐,畅想着将来的生活。

    ③但当清新的茶香升起,热气氤氲间,许多陈年往事渐渐被唤醒。

    ④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茶香和着情谊;让我们回味无穷。

    A . ③④①② B . ③②④①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①④
  • 6. 诗文默写。
    1. (1)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2) 人生离不开友谊,古往今来被许多名人传诵。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感慨:“我寄愁心与明月,”;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感叹:“正是江南好风景,”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3. (3)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概括出新旧更迭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
    4. (4)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 7. 朋友是一本书,一本让你一生都读不完的书;朋友是一个港湾,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休息的港湾;朋友是一束阳光,一束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温暖的阳光。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朋友?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呢?请一起来参加七(1)班“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吧!
    1. (1) [拟写标语]请你为此次的活动拟写简洁的标语。
    2. (2) [设计栏目]活动之前,七(1)班出了一期板报,除了“同学风采”“友谊名言”等栏目之外,还张贴了一组图片,请你根据这组图片给这一栏目拟写一个小标题。

    3. (3) [材料探究)阅读下面文段,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管宁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4. (4) [口语交际]你的朋友小军认识了一位上海的网友,他想在寒假期间独自一人去上海见网友。你赞成他去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阅读与欣赏(45分)
  • 8. 名著阅读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饮、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1. (1) 《朝花夕拾》原名《》,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一部散文集。语段中的“书”是指《》。
    2. (2) 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变化?
    3. (3) 《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9. 古诗赏析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C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静态描写,写出了山岛上的树木、百草的生机勃勃。 D . 诗中选取的景物宏大,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近观之景。
    2. (2) 说说诗中两个“若”字的表达效果。
  • 10.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行  期:

      人门不  顾:

    2. (2) 下面对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 (4) “友人”出口伤人,元方从“”和“”两方面加以反驳。(请从文中各摘录两个字回答)
    5. (5) 有人认为陈元方这样对待客人不够礼貌,你认为呢?
  • 11. 记叙文阅读

    善良的种子

    朱成玉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

    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铍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⑪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 (1) 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女人”的种子被偷→()→()

    2. (2) 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3. (3) 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4. (4) 文章说父亲是有名的“抠王”,你认为父亲“抠”吗?请说出理由。
  • 12. 记叙文阅读

    爱的防弹衣

    陈学长

    ①儿子去买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

    ②妻子开始埋怨我,说,锻炼孩子,也不是这个法子呀!十一二岁的孩子,能独自去买菜吗?去那个菜市场,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况且,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③起初,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琢磨了一会儿,竟也有了担心。终于,我坐不住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盏茶的工夫,终于来到菜市场。收好雨伞一回头,发现妻子也跟了来,她在家里放心不下。

    ⑤在靠近肉市的水果摊前,我们发现了儿子,要不是我把食指竖在嘴前,妻子肯定会大叫起来。儿子很狼狈,身上满是泥水,显然在路.上滑倒过。不知为什么,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他的前面,是散落一地的黄橘,不远处还有个蓝色的塑料筐,倒扣在地上。我牵着妻子躲在一边,远远地看着。

    ⑥“小家伙,这筐橘子就是你撞倒的。眼睛长哪儿去了?走路怎么这样莽撞!”声音来自摊位内一个穿着蓝色围裙的中年男人。他双手按在摊位上,抻着脖子,瞪着通红的眼睛冲儿子吼道。

    ⑦“叔叔,真不是我撞倒的,我根本就没碰到橘子筐,我经过的时候,它恰巧歪倒了。”儿子说。

    ⑧“不是你撞例的,那你干吗捡拾呀?”

    ⑨“我是帮你呀。”儿子站了起来。

    ⑩“橘子难道长腿了?你这个小家伙不但很笨,而且还很不诚实。”

    ⑪妻子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想过去和胖男人争论,被我一把拉住。她疑惑地看着我,我压低声音解释说:“小孩顺风顺水地长大,承受能力会很差,让他接受点挫折教育也好。”妻子白了我一眼,但还是依了我,继续旁观。

    ⑫“我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撞倒你的橘子筐。”儿子斩钉截铁地说。

    ⑬“你这个小坏蛋,看你一身脏的,是个乞丐吧,犯了错,还不敢承认?”胖男子从半圆形摊位内走了出来。

    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这一次,我没有拉住妻子,她一下子就冲到胖男人面前,嚷道:“我们说话都要讲道理呀,你说是我儿子撞的,你有什么依据?”

    ⑮“哎哟!”胖男子转脸又和妻子吵起来,“大人来了更好,我这橘子摔烂了很多,正愁找不到人呢!”

    ⑯“他帮你捡拾,也不能作为你赖.上他的依据呀。”妻子拉着儿子想走,被胖男人伸出的胳膊拦住。胖男人说:“继续捡吧,我不会错怪任何一个好人!”

    ⑰我走过去拍拍胖男人的肩膀,说:“师傅,上面有监控呢,我们看看监控吧,如果是我儿子摔烂的,这筐橘子我全买了,如果不是,你可要道歉喔!”

    ⑱“好,看监控就看监控。”胖男子喘着粗气,拉着我就去监控室。

    ⑲录像放得很慢,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儿歪,才倒的。橘子筐倒时,我儿子离它有一大截距离呢,他只是恰巧经过。

    ⑳“叔叔,看清楚了吧?”儿子撇着嘴说。

    “对不起,小兄弟,错怪你了。”胖男子给儿子道了歉。儿子大度地摆摆手:“算了,没多大事!”我为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回家的路上,妻子关切地问儿子:“儿子,那人骂你的话像子弹一样,很伤人的,为什么就伤不到你呢?”

    儿子咧嘴笑了笑,仰着头说:“你们给我穿了‘防弹衣’呢!你们不是经常夸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吗?”

    (原文有删改)

    1. (1) 防弹衣”在本文中指对抗的能力。(用文中的两字词语填写)
    2. (2) 梳理全文,完成下表。

      情节发展

      儿子久未归

      儿子遭斥骂

      儿子显大度

      父母的心情

      埋怨、担心

      惊讶、不解

    3. (3) 联系上下文,品味句子的含义。

      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伤心的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

    4. (4) 文中的父母用哪些教子之道为儿子织就“爱的防弹衣”?请仔细通读全文,分条概括。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 13.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朱自清让“生机”定格在春天的果树上;“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史铁生把“怀念”定格在母亲的哭声里;“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莫怀戚将“温馨”定格在家庭的散步中……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为某处风景、某个人或某件事也有过难忘的“定格”。请以“难忘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   ▲  的味道

    正值少年的我们,走过缤纷的四季,体味过世态的冷暖,享受着温暖的亲情,也感受着时时与你相伴的师生情谊,这其中,一花一草,一颦一笑,哪怕一支笔,一杯水,相信都曾给你留下过别样的“味道”,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要求:⑴请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若选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字数不少于500字。

    ⑶说真话述真情,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及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