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2-13 浏览次数:1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奴隶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下列有关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发展

    ②贫富分化,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

    ③个体劳动代替氏族成员共同劳动

    ④生产工具、牲畜、土地等私有

    ⑤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形成

    A . ①→②→④→③→⑤ B . ①→③→④→②→⑤ C . ③→①→②→④→⑤ D . ①→③→②→④→⑤
  • 2.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描写了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的状况。下列诗词能够反映这种剥削状况的是(   )

    ①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3. 唯物史观揭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下列选项符合唯物史观的是(   )

    ①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③欧文出资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进行共产主义新村实验

    ④傅立叶将自己理想社会目标的实现寄希望于富翁出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1年9月23日,“红色之源——马恩经典与党建核心文献”在上海首展。2700多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著《共产党宣言》、220种《中国共产党党章》珍品与观众见面。下列说法属于《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是(   )

    ①创立剩余价值说,揭示人类和社会发展规律

    ②阐明了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从理想和正义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蓝图

    ④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传人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 一批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B . 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 . 中国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中国的问题 D . 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6. 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前者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后者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

    ②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③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二者必须相互衔接

    ④前者主要任务是变革生产关系,后者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7.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曾对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判断。党的十九大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这两个判断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两个判断都是对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反映

    ②解决前者矛盾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改造,解决后者矛盾需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前者的判断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后者是根据我国国情做出的正确判断

    ④前者背景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者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下列能够体现此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措施是(   )

    ①各级政府采取措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提升

    ②废除农产品统购制度,放开农产品价格

    ③民政部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精准救助

    ④推动国有企业通过重组、联合、兼并、合资、转让等形式进行改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取得说明(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④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历史上的辛丑年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当时的中国清政府力量衰弱,难敌外强,谈判桌上没有底气,任人宰割,终至割地赔款,丧权辱国。120年后的又一个辛丑年2021年,在中美高级别对话会上,中方代表杨洁篪对美国代表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前后对比,今日中国的这种自信来自于(   )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

    ③中国迈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引领世界发展

    ④中国在国际社会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存在的失衡现象,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同时我国人均GDP仍然较低,生产力结构还不够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国民经济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这表明(   )

    ①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②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美好需要同落后生产的矛盾

    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2.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助力实现中国科技兴国强国航天梦;2021年6月,穗长粒多,株高平均约1.8米的“巨型稻”在浙江试种成功,实现“禾下乘凉梦”;2020年底,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实现共同富裕梦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这表明(   )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正在逐步实现

    ②中华民族最有理由、最有信心强起来

    ③中国梦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中国已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从防沙治沙、脱贫攻坚,到巡边护边、为国戍海,无数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只因心中洋溢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须(   )

    ①进行伟大斗争,着力解决当前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这个主要矛盾

    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

    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④让人民成为中国梦主体,成为中国梦的领导者、创造者和享有者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中国不但在世界上举住了、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而且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了崭新阶段。这意味着(   )
    A . 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 .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 . 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有了全新选择 D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15.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对时代之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真理的光芒、思想的伟力,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这告诉我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

    ①在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中形成的    ②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理论成果    ④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1年9月20日,新一届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顺利产生,象征着香港特区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政治体制踏进新里程,这座走过动荡的城市正踏上由治及兴光明大道。这表明(   )

    ①回看走过的路,更要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

    ②比较别人的路,要善于借鉴和吸取他国政治文明

    ③远眺前行的路,要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道路决定命运,要坚定选择符合本国具体实际的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2021年9月17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指出:坚定制度自信,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这是因为(   )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需要坚定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书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最大优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历史机遇期。新时代历史机遇期是(   )

    ①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

    ②中国共产党迈向建党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遇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

    ④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9. 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中首次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同时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彰显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主采取重大举措的历史责任担当。这表明(   )

    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是奉献世界造福世界的梦

    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人类进步潮流的主导者、引领者

    ③在中国人民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道路”,对世界影响深远

    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0.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绥德实验中学勉励中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学生要成为国之栋梁,需要(   )

    ①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②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争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③锤炼意志,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为实现个人目标而拼搏

    ④加强党的建设,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是(   )

    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   )
    A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 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 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 . 坚持民主集中制 B . 坚持依法执政 C .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 . 坚持群众路线
  • 24.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根本使命是(   )
    A .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B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D .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十年来,美国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问题更加严重。据美联储2021年9月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美最富有1%人口控制的资产已是底层50%美国人的近16倍。经济学家认为,就长远发展而言,持续的贫富分化必将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隐患。

    美国贫富分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持续的贫富分化必将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隐患?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指出:“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

    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习近平主席为什么要强调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实现怎样的发展?福建省三明市在实践中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三明市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不断加快“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三明建设。三明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守护“无价之宝”绿水青山到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凸显全面深化改革,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林改、医改到金融改革,从特色产业一县一品、乡村振兴再到生态治理,几乎所有改革发展都着眼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明市是如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雄心壮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奋斗的主题,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体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理论武器、拥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汇聚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中国精神、拥有了坚强领导核心。这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更是时与势的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必然性。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着力推行利民惠民政策措施,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请列举出202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三项事件。(要求:围绕主题,内容真实,不重复;言简意赅,每项字数不超过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